北師大版初一上冊歷史知識點

字號:

這篇關于北師大版初一上冊歷史知識點,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一、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云南元謀(早)二、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1、形貌、體質(zhì)特征  2、直立行走
    3、制造工具(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4、使用天然火    5、群居生活(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
    6、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三、山頂洞人
    1、刮磨和鉆孔
    2、佩帶飾品(愛美的表現(xiàn))
    3、人工取火(燧人氏)
    思考題:火的使用對人類生存和進化有何作用?
    第2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比較異同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地區(qū)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時間 距今約6000多年 距今約7000年
    房屋 半地穴式 干欄式
    農(nóng)作物 粟、白菜、芥菜 水稻
    牲畜 豬、狗 豬、狗、水牛
    工具 磨制石器 磨制、骨制工具
    陶器 彩陶 黑陶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距今約四五千年
    2、殉葬品(出現(xiàn)私有財產(chǎn)、貧富分化)
    概念:氏族和農(nóng)耕文化
    第3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與黃帝
    1、主要事跡
    2、華夏族的形成
    二、禪讓--堯、舜、禹三、大禹治水
    思考題:1、為什么說炎黃是華夏族的祖先?
    2、如何區(qū)別傳說和史實?
    第5課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朝--第一個國家
    學派 人物 代表作 政治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愛,非攻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貴君輕
    法家 韓非子 《韓非子》 "法"治,中央集權
    道家 莊子 《莊子》 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1、時間: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陽城
    4、禪讓制(啟繼承父位,開始"家天下")
    5、國家象征(城堡和大型宮殿)
    二、商朝
    1、時間: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湯
    3、都城:亳、殷
    4、青銅器的使用和發(fā)展(商朝文明的標志)
    三、西周
    1、時間: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鎬京
    掌握:公元紀年的推算。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實行目的、主要內(nèi)容、作用
    二、等級劃分--以血緣親疏關系區(qū)分
    三、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
    1、軍隊和刑法--對外征戰(zhàn)和對內(nèi)鎮(zhèn)壓反抗
    2、禮儀教化--目的、作用
    第7課春秋五霸與戰(zhàn)國七雄
    一、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二、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七雄:韓、趙、魏(晉分裂)、齊、楚、燕、秦
    思考:1、齊桓公為什么能首先稱霸?
    2、合縱連橫策略(原因、失敗原因)
    成語故事:退避三舍、問鼎中原、朝秦暮楚、
    臥薪嘗膽、縱橫捭闔
    第8課鐵器牛耕引發(fā)的社會變革
    一、從千耦其耕到個體農(nóng)耕
    1、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廣(根本原因)
    2、個體小農(nóng)--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
    3、新興地主
    二、競相改革的風潮--目的:確立地主階級統(tǒng)治
    魏-李悝、楚-吳起、韓-申不害、齊-鄒忌
    三、商鞅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內(nèi)容、作用
    第9課甲骨文與青銅器
    一、甲骨文
    1、文字的出現(xiàn)--人類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
    2、甲骨文的價值
    二、青銅器
    1、鼎盛時期:商朝
    2、特點
    3、代表作:"司母戊鼎"(大)
    第10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一、孔子
    1、春秋末年魯國人
    2、主要思想:"仁"和"禮"
    3、《論語》
    二、百家爭鳴--直接原因:社會大變革
    諸子百家簡表
    延伸:《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第11課先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者:李冰父子
    2、都江堰主體部分
    3、都江堰的作用
    二、神奇的編鐘
    1、銅鐘和編鐘
    2、編鐘神奇在哪
    人物:魯班
    思考:為什么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
    一、秦的統(tǒng)一--第一個統(tǒng)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
    1、長平之戰(zhàn)
    2、時間:公元前221年
    3、意義
    二、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
    1、根本原因:秦的*
    2、陳勝吳廣起義(意義)
    三、楚漢之爭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
    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廢分封,立郡縣" 二、經(jīng)濟文化方面:"車同軌,書同文" 三、思想方面:焚書坑儒 四、軍事方面:御匈奴,筑長城
    思考:1、秦朝實行中央集權制度的內(nèi)容和影響。
    2、如何評價秦始皇。
    第15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tǒng)格局
    一、西漢建立
    1、時間: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劉邦
    3、都城:長安
    二、大一統(tǒng)措施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削弱封國勢力,頒布"推恩令"(直接原因,巧妙之處)
    強化監(jiān)察制度,設立司隸校尉和刺史
    思考:評價漢武帝。
    第16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一、中原與匈奴的和戰(zhàn)關系
    1、蒙恬北伐(秦始皇)
    2、與單于和親(漢高祖)
    3、衛(wèi)青、霍去病擊敗匈奴(漢武帝)
    4、昭君出塞(漢元帝)
    二、張騫通西域
    1、時間:第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2、作用
    3、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新疆歸中央統(tǒng)轄
    三、絲綢之路
    路線、作用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
    一、造紙術的發(fā)明與改進
    1、紙的發(fā)明--"積漂絮成絮片"
    2、紙的改進--蔡倫(蔡侯紙)
    3、傳播
    二、醫(yī)學
    1、"醫(y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2、"神醫(yī)"華佗--"麻沸散"
    三、《九章算術》
    思考:造紙術的發(fā)明對人類文化發(fā)展有什么貢獻?
    第18課昌盛的文化
    一、宗教
    1、佛教――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原
    2、道教――東漢年間土生土長
    二、史學――司馬遷與《史記》
    三、雕塑――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20課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統(tǒng)一北方(原因)
    二、三國鼎立(經(jīng)過)
    文學:《三國志》
    思考:評價曹操
    第21課南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
    一、人口南遷
    1、北方人口南遷的主要原因--南方安定
    2、北方人口南遷帶來的影響
    二、淝水之戰(zhàn)
    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
    1、江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原因
    2、江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表現(xiàn)
    成語故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第22課北方的民族匯聚
    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目的、內(nèi)容、影響、評價
    第23課世界的科學技術
    項目 人物 成 就
    數(shù)學 祖沖之 推算出圓周率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
    農(nóng)學 賈思勰 《齊民要術》
    地理學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
    第24課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藝術成就
    書法藝術 → 王羲之(書圣):《蘭亭序》
    繪畫藝術 →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石窟藝術 → 云岡石窟(大同)龍門石窟(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