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家長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別忽視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孩子入園:家長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別忽視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孩子上幼兒園,不僅孩子會恐懼、不適應(yīng),很多大人也會不適應(yīng)。受不了分離時孩子的大哭大鬧,擔(dān)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好,睡不香,尤其現(xiàn)在關(guān)于幼兒園的父母報道越來越多,XX老師虐待孩子,XX孩子被老師體罰致殘,XX孩子被幼兒園的校車悶死……,家長總擔(dān)心這樣的情況也會發(fā)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家長的焦慮比孩子還嚴重。因此,家長自身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樣才能讓孩子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
    1、克服自身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的情況不僅會在孩子身上發(fā)生,很多家長也一樣會出現(xiàn),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甚至是由于家長的影響導(dǎo)致的。
    沈吟在兒子上幼兒園的前幾天,開始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憂傷。原先她以為是對孩子的不舍,并沒有特別在意。開學(xué)那天,沈吟和先生異常隆重的一同前往送孩子入幼兒園。一路上,沈吟感覺內(nèi)心越來越恐慌。進入幼兒園,幫孩子打理好一切,老師示意家長趕緊離開,沈吟的眼圈卻莫名其妙的紅了,淚水不自禁的流下了。兒子原本很開心的與她說再見,看見她傷心的樣子,孩子撲過來,緊緊的抱住媽媽。當(dāng)沈吟被老公強行拉走的那一瞬間,兒子放聲大哭,沈吟也忍不住痛哭失聲。
    “不知道為什么我感到一種莫名的憂傷。很多家長笑話我,孩子只是上幼兒園而已,幾小時后就會回來。我也明白,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有一種深深的被父母拋棄的感覺。”沈吟說。她原以為這份情緒很快就會好轉(zhuǎn),可現(xiàn)實卻是每天送兒子上幼兒園她都會哭得稀里嘩啦。
    無奈之下,沈吟只能向?qū)W心理學(xué)的朋友求助。在朋友的幫助下,沈吟回想起自己第一天上幼兒園時的情景:
    那天沈吟很興奮,早早的就起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拉著爸爸的手出門。到了幼兒園,有一個很漂亮的老師迎接沈吟,說帶她去滑滑梯。爸爸留在門口與另一位老師說著什么。沈吟很放心的跟著老師走了,一圈滑滑梯玩好,沈吟想找爸爸,沖到門口去找他,卻發(fā)現(xiàn)爸爸不見了。遍尋不到爸爸的沈吟驚恐的大哭起來,她以為爸爸不要自己了,她再也回不了家了,不知道哭了多久,幼兒園老師出來強硬的把沈吟拉了進去。但在沈吟幼小的心靈里,卻埋下了“爸爸不要我了”的心理陰影。從那一天開始,沈吟每次去幼兒園,這份感覺都會重現(xiàn),就這樣,三年幼兒園上下來,沈吟也整整哭了三年。隨著沈吟一天天的長大,這份傷痛早已被深深的埋在潛意識深處。但這次兒子上幼兒園,卻喚起了沈吟潛意識深處的傷痛,于是沈吟比孩子還要焦慮,還要傷心。
    朋友幫沈吟處理了這部分的情緒,讓她告訴那個悲傷的幼小的自己,她并沒有被爸爸拋棄,相反,爸爸很愛她。幼兒園的生活也不是那么悲慘,有很多快樂開心的回憶。當(dāng)沈吟自己的傷痛處理好,她發(fā)現(xiàn)兒子能夠很平靜的接受幼兒園的生活,開開心心的和自己說再見。
    家長的分離焦慮就像一股反作用力,會阻礙孩子更快地適應(yīng)幼兒園。這種情緒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雖然家長嘴上說著:“寶貝,你要去幼兒園?!逼鋵崈?nèi)心并不希望孩子去幼兒園。而孩子們都是非常聰明的,他們能感覺到父母情緒的微妙變化。他們便會通過哭鬧來引起父母的同情和憐憫心,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逃避因此,孩子入園前,家長要檢查自己是否有分離焦慮,如果有,要盡快處理,同時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要讓自己的不安傳染給孩子。
    2、不要把孩子上幼兒園當(dāng)成一種解脫
    很多家長會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解脫了的想法,尤其在自己很疲憊的情況下,更是會不由自主的感嘆:“等他上幼兒園就輕松了”,這些想法會讓孩子有一種自己是爸爸媽媽的負擔(dān),爸爸媽媽對自己很厭煩的感覺,會給孩子帶來負面信息,加深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慌。如果家長抱有這樣的想法,即使家長不明確的說出來,孩子也能察覺到,這些都會讓他更恐慌,更粘家長。
    孩子為什么要上幼兒園?在2-5歲這個階段,每個孩子將會經(jīng)歷一種類似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xiàn)的強烈沖突,他們開始認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媽媽不是專屬于自己的,他們自己會有走向社會的渴望。他們需要認識更多的朋友。同時在情感上,孩子會有更多的情緒出現(xiàn),他們需要一個更加輕松的環(huán)境和氛圍,用做游戲或說話等方式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而幼兒園就是扮演這樣一個角色的。幼兒園提供了一個比家更適合的環(huán)境,所有的物品擺設(shè)都是配合小朋友的身高,老師會提供一些創(chuàng)意的活動或游戲幫助孩子發(fā)展新能力。孩子在這個環(huán)境里還會認識許多同齡的小伙伴,他們會學(xué)會如何與同伴相處,如何成為同齡團體的一分子。
    因此,幼兒園是一個幫助孩子成長的地方,家長讓孩子上幼兒園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性,幫助孩子成長。如果家長堅定這樣的信念,孩子就會對幼兒園產(chǎn)生信賴與好奇,也更容易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
    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幼兒園嚇孩子。有些家長會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用幼兒園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讓老師教訓(xùn)你”、“你這樣,到了幼兒園老師會不喜歡”。這些話都會讓孩子討厭幼兒園。
    3、相信孩子,相信幼兒園
    孩子看似弱小,什么都不懂,事實上,他們的適應(yīng)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得多。我經(jīng)??吹竭@樣的場景:家長還在焦慮,擔(dān)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好,睡不香,而孩子早沒事了。
    轉(zhuǎn)眼牛牛就要上幼兒園了。牛牛媽千挑萬選,為兒子報了一所公立幼兒園,幼兒園環(huán)境很不錯,在一條幽靜的接上,操場上有各種小孩子玩的設(shè)施,操場四周還種了很多小灌木。雖然這所公立幼兒園里的課程一般,不像有些私立幼兒園或者雙語幼兒園有許多特色課程或者外語課等等,主要就是帶孩子玩,教孩子一些行為習(xí)慣。不過幼兒園的環(huán)境設(shè)施很好,伙食也很不錯,有早餐、午餐、下午點心。老師很溫柔,里面的小朋友也很懂禮貌。媽媽還帶牛牛去看過,牛牛也很喜歡這所幼兒園。
    不過日子一天天臨近九月,牛牛媽開始憂心起來,牛牛從小都是在自己身邊長大,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更別提過集體生活了。牛牛到了幼兒園能不能適應(yīng)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呢?會不會被同學(xué)欺負呢?會不會好好吃飯呢?一系列的問題開始在她的腦海盤旋起來。她每天晚上和老公念叨這些擔(dān)心的問題,有時候在牛牛面前也不免表現(xiàn)出擔(dān)心的神色來。一天喂牛牛吃飯時,牛牛媽想到牛牛到了幼兒園自己就不能喂他吃飯了,又忍不住傷感起來,對老公說:“牛牛到了幼兒園就沒人喂他吃飯了,老師肯定不能像我這樣細心的,我們家寶寶不喂就不好好吃飯,而且幼兒園的伙食不知道對不對寶寶胃口。萬一伙食不對胃口,寶寶肯定要餓肚子了。”聽她這么愁眉苦臉的念叨著,原本高高興興吃飯的牛牛也變得愁眉苦臉起來,叫著“我只要媽媽喂我吃飯,別人喂我我都不要吃!”聽了此話,爸爸說:“你以后別整天在孩子面前擔(dān)心這個、擔(dān)心那個啦!你既然希望寶寶每天開開心心去上幼兒園,你就要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dān),相信孩子,相信老師!”牛牛媽覺得很有道理。自己是寶寶堅強的后盾,應(yīng)該給寶寶精神上的鼓勵。如果自己為了寶寶上幼兒園就成天愁眉苦臉,寶寶的情緒會受到大人的影響,怎么可能開開心心去上幼兒園呢。
    現(xiàn)在的小孩子非常聰明,雖然只有兩三歲,但是就已經(jīng)學(xué)會對大人察言觀色了。如果大人對于孩子上幼兒園表現(xiàn)出過度的擔(dān)心和不舍,那么孩子到了幼兒園就有可能不停哭鬧,抓住大人焦慮的點,然后不肯去上幼兒園。如果大人對于孩子上幼兒園表現(xiàn)出充分的相信、鼓勵的話,孩子對于和母親分離就不會表現(xiàn)出特別的依賴。同時,如果家長不信任老師,老師也會感受到這份能量,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不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所以對于送孩子上幼兒園,父母首先自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要過度焦慮,而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
    葉老師的貼心小叮嚀:
    孩子剛上幼兒園階段難免有焦慮,如果希望孩子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家長首先要做好充分準備。家長的分離焦慮就像一股反作用力,會阻礙孩子更快地適應(yīng)幼兒園。這種情緒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因此孩子入園前,家長要檢查自己是否有分離焦慮,如果有,要盡快處理,同時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要讓自己的不安傳染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