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guān)于《勵志古文名言名句(三) 》,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
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逗鬂h書》
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豆茏印?quán)修》
4、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鮑照
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
6、士為知己者死?!妒酚洝?BR> 7、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都t樓夢》
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拙右?BR> 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BR>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皱?BR> 11、誰言寸草心,報(bào)得三春暉?!劢?BR> 1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1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
1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功夫?!端疂G傳》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1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8、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矶耸?BR> 1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櫻孜?BR> 20、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镀堊印?BR> 21、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钌屉[
22、玩物喪志。——《書經(jīng)》
2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2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25、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26、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27、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拙右?BR> 28、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韓愈
29、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铎?BR> 3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祆?BR> 31、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T嗣同
3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鸥?BR> 3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淌?BR> 35、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懹?BR>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獎?BR> 38、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兑捉?jīng)》
39、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钌屉[
4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BR> 4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
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逗鬂h書》
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豆茏印?quán)修》
4、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鮑照
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
6、士為知己者死?!妒酚洝?BR> 7、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都t樓夢》
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拙右?BR> 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BR>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皱?BR> 11、誰言寸草心,報(bào)得三春暉?!劢?BR> 1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1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
1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功夫?!端疂G傳》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1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8、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矶耸?BR> 1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櫻孜?BR> 20、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镀堊印?BR> 21、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钌屉[
22、玩物喪志。——《書經(jīng)》
2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2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25、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26、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27、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拙右?BR> 28、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韓愈
29、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铎?BR> 3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祆?BR> 31、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T嗣同
3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鸥?BR> 3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淌?BR> 35、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懹?BR>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獎?BR> 38、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兑捉?jīng)》
39、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钌屉[
4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BR> 4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