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村光餅
建甌光餅香味可口、價格低廉,是獨具地方風味的美味佳肴。寒假,我參加了建歐房村訓練基地舉辦的“承文化,做傳人”培訓班。
房村,以光餅生產(chǎn)名揚遐邇。走進街道,店鋪林立,都是制作光餅的作坊,街道籠罩在光餅散發(fā)著的香味之中,店門口擺放著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剛出爐的香噴噴的誘人的金黃色光餅, 還有一口高近 兩米 、直徑約有 一米 的外裹黃泥的大缸。男子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動作敏捷地焙著光餅。真是叫人大開眼界。
上午,我們上的是文化培訓課,講授光餅的歷史,制作手藝。從中我知道了,建甌光餅是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因連日陰雨,軍中無法燒火做飯,戚繼光焦急萬分,便想出烤制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干糧。后人感念戚繼光,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這讓我了解了小小光餅的來歷,更懂得光餅背后的文化內(nèi)含,堅定了這次學習的信心?! ?BR> 下午,學習光餅的制作。一個上了點年紀的阿姨給我們進行示范。然后就是我們具體實踐操作了。我拿來一個面團,學著阿姨的樣子先把大拇指按在面團上面,轉(zhuǎn)的跟小碗一樣,放入小肉團,用雙手把它合上搓圓,再用搟面棍壓扁,我用盡力氣壓下去,面團一下子變成了長方形了,難看極了,只好又重新開始,可是搟面棍實在不聽我的使喚,我想往東,它偏往西,我要它輕點,它偏偏就重了,來來回回折騰好幾個回合,我有點氣餒,恨不得把這家伙給扔了??窗⒁棠谴謮训氖种甘炀毜啬媚鬂L動,就像舞動一件藝術(shù)品。我細細地看,慢慢地學,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慢慢地掌握了一些秘訣,右手輕滾,左手快翻,總算“大功告成”,一個光餅胚子在我手下“降伏”了,心里的石頭也落地了,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接著,我發(fā)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繼續(xù)干,不一會兒, 我又浮獲了好幾個,看著手下“敗將”乖乖的躺著,心里暢快極了?! ?BR> 接下來就是焙餅了,可能是我們獨生子女太嬌嫩,經(jīng)不起爐子的高溫,也可能是我們“初出茅廬”干不了這工藝講究,手藝高超的活,焙餅的活由師傅代勞了,我們只能留下遺憾了。
汽車在公路上飛快地行駛著,我們吃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香脆可口的光餅,結(jié)束了這次體驗旅程。車窗外,幾顆小樹正迎著陽光茁壯地成長,我想:它們幾年后也會成長成一顆大樹,屹立在祖國的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