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升小高峰至2017年 家長孩子學校齊喊難

字號:

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北京幼升小高峰至2017年 家長孩子學校齊喊難》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之聲從昨天開始推出了特別策劃《大中城市教育銜接難點調(diào)查--孩子與學校牽手難在哪?》,在很多聽眾尤其是家長們之中產(chǎn)生了熱烈反響。孩子是教育的核心,是家庭的希望。但是在孩子成長的幾個重要階段,在幾個重要階段的銜接處,你,做的好嗎?
    6歲,義務教育的開始。如果說幼兒園是在"玩"中度過,那么小學,則是一個孩子漫長學習歷程的真正起點。根據(jù)我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地方各級政府應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但這句話,在全國大中城市的實踐中,卻是一道比奧數(shù)還復雜的思考題,以北京為例。
    北京教委相關(guān)負責人羅潔:凡是年滿6歲,也就是2007年8月31號之前出生的,為什么說今年是入學高峰呢?就是咱們那個“金豬寶寶”,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適齡兒童,均需按照區(qū)縣教委劃定的學校服務片就近登記入學,在小學入學的時候,嚴禁面試考試等進行入學登記。
    今年北京的小學入學人數(shù)在17.5萬人,比去年增加2萬多人。正如北京市教委相關(guān)負責人羅潔所言,07年是金豬寶寶,08年是奧運寶寶,這幼升小的高峰年要持續(xù)到2017年。娃娃多,學校少——幼升小銜接的第一個難題,擇校。明令禁止的“面試”,學校們更愿意稱之為是“了解學生情況”。簡單的,問你家里有幾口人。難的,從語文到數(shù)學,從邏輯到才藝。
    夸張點,還有提交簡歷、甚至面試家長的環(huán)節(jié)??傊议L花大價錢跨片作業(yè)也在所不惜,寧愿孩子東奔西跑多長些本事,也決不能上來就趴倒在起跑線。
    家長第一招:幼升小銜接班
    幼升小銜接班,家長們的第一招。為了擇個好校,孩子們都跑去培訓機構(gòu)上課了,不少幼兒園大班課堂空了一半。
    家長第二招:購買“學區(qū)房”
    購買“學區(qū)房”,家長們的第二招。放棄大房子選擇小房子,放棄新房子選擇舊房子,自己上班可以繞遠,孩子上學絕對要近。學區(qū)房,能不貴么?
    幼升小擇校,難在家長。但第二個難題,如何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孩子,卻難到學校。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一年級班主任史屹:現(xiàn)在一年級的孩子吧,對于小學老師也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入學的時候他的知識儲備,上下差距太大,層次不齊,太過嚴重。有的孩子可能已經(jīng)三五千字沒有問題,寫字很棒了,但是有的孩子呢基本上就是零,連一點學習的意識都還沒有,挺頭疼的事情。
    教育上的銜接,因為部分孩子的“提前小學化”,而無法順暢。走在前面的孩子只好等等。這個"等",使得一些前面的孩子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也使得一些后面的孩子自信心受挫。3歲到6歲,一個孩子的學前教育,到底該給他些什么呢?
    史屹:真正課本上知識的學習還是從小學開始的,所以我覺得一個是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一個積極向上、陽光的、大氣的心理狀態(tài),還有就是交往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渡過幼小銜接的過渡期,讓孩子很好的邁出他的第一步。
    這就是現(xiàn)在的幼升小。你能聽到家長的焦慮,你能聽到學校的擔憂,你能聽到政府部門的全力改革,你能聽到培訓機構(gòu)的熱心相助。但是,真正的主角,他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