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前家長可側重進行幾方面的教育

字號:

這篇關于《入學前家長可側重進行幾方面的教育》,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一名幼兒家長,又是一名小學老師,我就在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談談體會。孩子快入小學了,這是孩子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孩子在幼兒園得到老師和保育員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學,許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課間10分鐘,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動,包括喝水、上廁所等;在幼兒園孩子們是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是寓學于玩的,而到了小學則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了;在幼兒園一般都能保證充足的午睡時間,而到了小學可能就沒有午睡時間或只有短暫的午休。還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園時間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小學則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到校。上面種種差異就必然形成一個坡度,要求孩子去適應一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為了減緩這一坡度,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在這階段家長就要加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方面的教育。
    一般說來,在孩子入學前這幾個月里,家長可側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向往上小學的心理準備。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小學,家長要使孩子內(nèi)心產(chǎn)生想上小學當個小學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在路上見到許多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校,這時,您不妨對孩子說:“瞧,這些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chǎn)生羨慕之情。在這方面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決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
    2、鑒于小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是上課,課間休息和游戲時間短,課后又有作業(yè),而上學放學, 上下課都有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 課堂學習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等情況, 就增加了孩子的緊張度,加快了生活節(jié)奏。為了使他們較快地適應小學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家長要適當?shù)販p少孩子睡眠和游戲時間,延長學習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 以免因不適應而損害健康。
    3、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幾乎都有父母細心照顧,在父母照料下生活, 孩子能獨立支配的活動和事情很少,獨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較差。為此,家長要提前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及早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1)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個小學生了, 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 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要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2)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yǎng)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學會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脫穿衣服鞋襪,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大小便,學會擺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等。 (3)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會削鉛筆,并能制作簡單的玩具等。 (4)培養(yǎng)孩子服務性勞動的能力 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 地、抹桌椅,在活動、游戲或開飯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圖書等。
    4、上學前的孩子,控制能力、注意力的集中都比較差。所以,應該讓他承擔一定的家庭任務,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每天給花澆水、撕日歷,有時讓他到附近的商店買件東西,或布置家庭環(huán)境等。在孩子做事時,特別要注意培養(yǎng)他有始有終、按時完成任務、力求做得更好的習慣,從而使他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遇到困難和失誤,家長不要放松和中止,要幫助、鼓勵他大膽地去做。培養(yǎng)孩子有意注意也很重要,在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渙散。孩子在專注某件事時,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特別是孩子在做事時,家長應配合,讓孩子干完后再做另一項。另外家長可以每天安排一些事讓孩子干,并適當?shù)难娱L一些時間,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孩子的有意注意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家長也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游、拼圖游戲,這對培養(yǎng)有意注意很有益。
    5、每個孩子對世界都是充滿好奇,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孩子一旦有了興趣和求知欲,就能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積極地去探究,對周圍不明白的事物或現(xiàn)象,總愛問個“是什么”、“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不能避而不答,或者是胡弄幾句,因為這樣會誤導孩子。相反,我們應該盡所能的告訴他,如果實在想不出,也應該實話實說,或者通過網(wǎng)絡查找答案。
    6、生活中時時是課堂,處處是教育。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多觀察身邊的一些事物,發(fā)現(xiàn)他們的變化,從而養(yǎng)成愛觀察的習慣。通過觀察,也為孩子以后的習作提供了寫作素材。
    7、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家長要多犧牲自己娛樂的時間,多陪陪孩子,為孩子選擇一些好的幼兒讀物,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也要在家多讀書看報,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識字等,也無須把家里的玩具收起來,而是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讓他終身受益。此外,家長也應該注意言傳身教,讓自身的行為來感染孩子。后,我送家長幾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堅持不住的家長。只要我們堅持做了,我們的孩子一定是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