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模擬試題附加答案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歷史模擬試題附加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左傳》記載,晉國趙鞅率軍與鄭國交戰(zhàn)于鐵,臨戰(zhàn)發(fā)表誓詞:“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边@反映出當時晉國
    A.分封制度受到沖擊
    B.郡縣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級秩序變動
    D.國家政權趨向松散
    2.“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倍偈娴倪@一思想主張
    A.意在規(guī)勸皇帝實行仁政
    B.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
    C.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
    D.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3.北宋首創(chuàng)“鈔鹽法”,商人用現(xiàn)錢向政府門“榷貨務”購置通行證,然后憑證至產鹽地支鹽,運至規(guī)定地區(qū)銷售。這表明北宋
    A.政府直接從事食鹽產銷
    B.民營商業(yè)遭到政府打擊
    C.抑商政策執(zhí)行有所松動
    D.政府放棄鹽業(yè)專賣制度
    5.為實現(xiàn)社會的轉型,近代先進的中國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國運動中提出的主張,最符合社會轉型趨勢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
    B.“所有婿娶彌月喜事,俱用國庫”
    C.“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納銀若干,有失則保人賠其所值”
    6.張謇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不僅在籌建期間曾借用公款,而且開廠以后還依仗滑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內,不準別家設立紗廠”的壟斷權。1904年,上海紡織業(yè)資本家朱疇擬在祟明增設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競出面替張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見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務漾創(chuàng)辦工業(yè)
    B.封建勢力阻礙民族工業(yè)健康發(fā)展
    C.民族資本家之間的自由競爭日趨澈烈
    D.近代民族工業(yè)沒有擺脫外來勢力控制
    7.中國近代某革命政府下達部隊動員令,宜布其軍事戰(zhàn)略為:“先定三湘,規(guī)復武漢,進而與我友軍會師,以期統(tǒng)一中國,復興民族?!币罁?jù)該戰(zhàn)略展開的軍事行動
    A.推動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北洋軍閥政府的統(tǒng)治
    C.促使工農革命的重心轉移到北方
    D.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
    8.在紀念抗戰(zhàn)一周年到來的時候,作為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領導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舉行了大規(guī)模的紀念活動。在這次活功中,影響的是“七七”獻金,短短五天內,參加獻金的達五十萬人以上,獻金總額超過一百萬元。這反映出當時
    A.抗日戰(zhàn)爭已經進入相持階段
    B.聞共合作采取“黨內合作”方式
    C.國民經濟遭到戰(zhàn)爭殘酷打擊
    D.國共合作推動民眾抗日熱情高漲
    10.在中美兩國同時發(fā)表的某公報中寫道:“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系。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該公報的發(fā)表
    A.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正?;?BR>    B.結束了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敵對狀態(tài)
    C.有利于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進展
    D.有助于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11.1990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鵬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qū)的開發(fā),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和某些經濟特區(qū)的政策。”這一決定,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
    A.深化改革、擴大殲放的戰(zhàn)略構想
    B.拉開了設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序幕
    C.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盡快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決心
    12.《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獄官或仲裁者收受賄賂要被處以死刑。這表明
    A.公民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習慣舊俗得以保留
    C.貴族濫用權力受到限制
    D.法律程序過于嚴格
    14.“歐洲的知識精英大多已對基督教持懷疑態(tài)度,此情況在法國尤其突出,極富幻想天分的法國人還自然地由自然界聯(lián)想到人類社會。既然自然界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那么人類社會也決不會例外?!睘榇?,法國思想家
    A.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張
    B.打出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與上帝直接對話
    D.希望用理性迎來民主、科學的新時代
    15.根據(jù)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普魯士雖然有能力否決不利于它的議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聯(lián)合起來以多數(shù)票制服普魯士,確保自己的權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亞、薩克森和符滕堡三個邦聯(lián)合起來就可以否決對其不利的議案。這反映了德意志帝國
    A.分裂割據(jù)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軍事、外交大權
    C.組織形式呈現(xiàn)聯(lián)邦主義性質
    D.體現(xiàn)普魯士的專制主義傳統(tǒng)
    16.“布爾什維克力圖領導并直接參加了兩個群眾的革命斗爭,但尚無足夠力量使自發(fā)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響之下。這次革命的結果超出了一般資產階級革命的范圍?!辈牧戏从车母锩录?BR>    A.通過和平方式獲得勝利
    B.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C.導致蘇俄退出了世界大戰(zhàn)
    D.遭到臨時政府的武力鎮(zhèn)壓
    17.1935年,羅斯福簽署了《社會保障法》,為失業(yè)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濟金和養(yǎng)老金。同年,美國國會又通過《財產稅法》,規(guī)定對盈利超過15%的公司征收超額利潤稅;對5萬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額累進稅,使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稍顯公平。這表明羅斯福新政
    ①注重調整企業(yè)關系和勞資關系 ②運用立法手段干預經濟發(fā)展
    ③著力增加就業(yè),擴大社會購買力 ④力求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20世紀六十年代,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曾兩拒英國加入歐共體。戴高樂認為英國幾乎在所有問題上都選擇與美國站在一邊,在歐洲防務上堅持借重美國,并且堅決反對歐洲核力量,這是他絕對不能答應的。據(jù)此可以推斷出
    A.法國推行抗衡美國的政策
    B.英國與歐共體國家經濟差距大
    C.歐洲一體化進程停滯不前
    D.美國對西歐的控制進一步加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60分,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其中第21題-第23題為必做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4題為選做題,共4題,考生只能選做兩題,多答無效。
    21.(13分)唐朝政治體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模式。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其后,以太宗嘗為尚書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職,由是仆射為尚書省長官,與侍中、中書令號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佗名。
    ——歐陽修《新唐書》卷四六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書取旨撰擬詔敕,付門下審覆,再瞎尚書施行;步驟精密……惟是事權分立,往往發(fā)生流弊,尤以中書門下兩省,或論難往來,各逞意氣。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長官合署辦公,是謂政事堂,此實唐代宰相制度之一進步也。
     ——嚴耕望《唐代文化約論》
    材料三 唐無論社會、經濟、選舉、交通燈,較之西漢,其繁雜程度又何止十倍!舊體制不足以取新社會,于是政務決策則由丞相一人轉為中書門下兩省合議,謹慎大政之決策在此行政過程中,宰臣與君主有俱不可得而專擅。論者徒就君相權力表面之分劃而謂唐制為漢制之退步,恐未得設立制度之真情。
     ——據(jù)孫國棟《唐宋史論叢》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組織形式。(6分)
    (2)據(jù)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機制運行方式的利弊。(4分)
    (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影響中國古代官僚體制的主要因素。(3分)
    22.(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從1763年至1914年的一個半世紀,作為歐洲獲得對世界大部分地區(qū)的霸權時期,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擁有顯著地位。1763年時,歐洲僅在非洲和亞洲有一些沿海據(jù)點,還遠遠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時,歐洲諸強國已并吞整個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對亞洲的控制。歐洲之所以能進行這種前所未有的擴張,是因為其現(xiàn)代化進程一直在繼續(xù)和加速,三*——科學革命、工業(yè)革命和政治革命給了歐洲以不可阻擋的推動力和力量。關于這三*,它們并不是平行或獨立地進行的。它們互相依賴,相互之間不斷起作用,從而使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歐化、非洲的分割以及對亞洲和大洋洲的支配成為可能。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材料中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
    23.(13分)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的思想理論成果,是引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旗幟。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們三民主義的口號和法國革命的口號來比較……平等和我們的民權主義相同,因為民權主義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權,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說民權是和平等相對待的。
    ——孫中山《三民主義》(1924年)
    材料二 毛澤東在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方面,超過了他的同事?!珴蓶|認為,如果你對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夠并且應該照那樣做,但是你的經驗和你實踐的結果,應該引導你對你所知道的東西加以再認識。
    ——(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
    材料三 鄧小平同志部分講話的時間和名稱
    講話名稱發(fā)表日期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1984年6月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992年1月、2月
    ——摘自《鄧小平文選》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對民權的認識有何變化?聯(lián)系時代背景,簡析其原因。(4分)
    (2)說明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在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3分)
    (3)據(jù)材料三,指出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實踐成果。(4分)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三大思想理論的認識。(3分)
    24.【選做題】本題包括A、B、C、D四小題,請選定其中兩小題,并在相應的答題區(qū)域作答。若多做,則按作答的前兩小題評分。
    A.【歷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戊戌人士的變革心態(tài)與政治策略對戊戌變法的結局具有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竊頃者德人割據(jù)膠州,俄人窺伺旅大……臣累上書,極陳時危,力請變法,格未得達。觀萬國之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噬先魶Q定變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舊習,黽勉維新,否則自陳免官,以激厲眾志。
     ——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
    材料二 伯兄(康有為)規(guī)模太廣,包攬?zhí)?,同志太孤,當此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竊深憂之。
     ——康廣仁《致易一書》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變革心態(tài);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心態(tài)出現(xiàn)的社會背景,并說明材料中變法建議難以實行的原因。(5分)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主要變法措施。談談你從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啟示。(5分)
    B.【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
    克倫威爾和拿破侖作為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代表人物,后人對他們的認識褒貶不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倫威爾沒有真心實意地努力滿足當時的社會需要,而只圖填個人欲壑,無所不為,丑態(tài)百出,終于導致了封建王朝的復辟。這樣,還能說克倫威爾是真正的革命者嗎?他還能算是一個矛盾人物嗎?
     ——蔣孟引《論克倫威爾》
    材料二 在拿破侖統(tǒng)治區(qū),人身依附關系、等級制度、貴族和僧侶的特權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資產階級的平等、宗教自由……實行行政集中化并設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職的政府部門以取代封建特權和由此而產生的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這一切大大激發(fā)了人們對年輕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爾·拉夫《德意志史》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作者評價克倫威爾的史實依據(jù)。(3分)
    (2)據(jù)材料二,概括拿破侖備受德意志地區(qū)人們敬慕的原因。(3分)
    (3)分別指出材料一、二在認識歷史人物活動方面的不足之處。據(jù)此,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的正確方法是什么?(4分)
    C.【探索歷史的奧秘】(10分)
     材料二 伊文思雇傭了能工巧匠用鮮艷的色彩在褪色破舊的壁畫上重新描繪;他用鐵梁和混凝土把搖搖欲墜的樓梯間支撐起來;他重修一些房間,根據(jù)他自己的設想,盡可能讓它們顯得堂皇,這樣,克諾塞斯在伊文思眼里真是魅力無窮了!
    ——呂貝克·斯特夫《廢墟的真相》
    材料三 如果以為只有能夠找到確切年代或歷史事實的記載才算歷史。那么,我們只能把歷史觀局限在信史,這就大大縮小了歷史的范圍。相反,如果我們承認神話傳說或多或少包含著歷史的真實,那么我們的歷史觀就極大地得到了修正和擴展??梢?,上古史研究不能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簡單的、絕對的歷史觀,而應該多角度、多層次、辯證地看待神話傳說與歷史的關系。
    ——何順果、陳繼靜《神化、傳說與歷史》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中的四幅圖片,反映出來諾斯人怎樣的藝術特點和社會狀況?(4分)
    (2)據(jù)材料二,指出伊文思開展的工作。你對此持什么觀點?(3分)
    (3)據(jù)材料三指出神話傳說與歷史的關系。從歷史研究的角度,分析考古挖掘對神話傳說的作用。(3分)
    D.【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
    昆曲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瑰寶,被譽為“百戲之祖”。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神廟時,始特設玉熙宮,近侍三百余員,兼學外戲。外戲,吳敵曲本戲也。光宗喜看曲本戲,于宮教習戲曲者有近侍何明、鐘鼓司鄭隱山等。
    ──(明)史玄《舊京遺事》
    材料二 伯龍雅擅詞曲,所撰《江東白芒》,妙艷時人。時邑人魏良輔,能喉轉聲音,始變弋陽、海鹽為昆腔,伯龍?zhí)睢朵郊営洝犯吨?。王元美(世貞)詩“吳閶白面而冶游兒,爭唱梁郎雪艷詞”者是也……傳奇家曲劇本,戈陽弟子,可以改調歌之,惟《浣紗》不能,故是詞家老手。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
    材料三 昆曲與明清人士關系密切之表現(xiàn)的最關鍵處,還在于它脫開‘案頭’,以‘活態(tài)’的形式滲透于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場上’,雙方形影不離,相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中國的昆曲藝術》
    材料四 昆曲的長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損失?!@股昆曲熱潮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社會普及教育,是難以后繼的。
    ——白先勇《昆曲的普及教育》
    請回答:
    (1)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明清時期昆曲得以發(fā)展的因素。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你認為符合哪項申遺標準?(6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以來昆曲長期衰微的原因。據(jù)上述材料,你認為該如何振興昆曲?(4分)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ADCDDBBDBC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CCDCBBAAD
    二、非選擇題:
    21.(13分)
    (1)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三省長官集體討論政事;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職權;三省分掌宰相職權,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尚書省下設六部,分理政事。(6分)
    (2)可以減少決策失誤,有利于防止權臣專致;對君權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部門互相責難,影響了政府效能。(4分)
    (3)君相矛盾;原有體制的弊端;社會發(fā)展,政事增多。(3分)
    22.(14分)
    評分標準:
    一、觀點:四個層次(0分、1分、2分、3分)
    1.寫出“歐洲三*相互影響,共同推動了歐洲確立對世界的霸權”得3分。
    2.寫出“歐洲三*推動了歐洲確立對世界的霸權”得2分。
    3.寫出“歐洲對外擴張確立了對世界的霸權”得1分。
    4.沒有以上觀點詞語給0分。
    二、史實:五個層次(0分、2分、3分、5分、7分)
    所答史實:科學革命;牛頓力學、電磁感應現(xiàn)象、進化論。工業(yè)革命: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政治革命: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完善、法國*、法國共和政體確立、德國統(tǒng)一和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有三個革命方面的史實,并從三*相互影響共同推動歐洲擴張展開相關說明論述可給7分。嚴格控制給7分的人數(shù)。
    2.有三個革命方面的史實,并展開相關說明論述就可給5分。
    3.有3個以上,兩個革命方面的史實,并展開相關說明論述可給3分。
    4.有2個史實,并展開相關說明論述,給2分。
    5.1個史實,并展開相關論述;或者只有一個或多個史實沒有展開相關論述,給0分。
    三、邏輯表述:五個層次(0分、1分、2分、3分、4分)
    1.論證非常全面,表述準確清楚,能從三*相互影響推動歐洲擴張,并結合現(xiàn)代化史觀論證給4分。嚴格控制給4分的人數(shù)。
    2.論證非常全面,表述準確清楚,能從三*相互影響推動歐洲擴張方面論證,給3分。
    3.論證比較全面,表述較為準確清楚,能從三*對歐洲擴張的作用方面論證,給2分。
    4.除觀點外,只要有論述,除非特別少的文字,一般都給1分。
    5.只有孤立的觀點,給0分。
    23.(13分)
    (1)變化:曲*帝制、創(chuàng)立民國發(fā)展為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2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2分)
    (2)提出“工農武裝割據(jù)”的理論;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找到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3分)
    (3)“一國兩制”的構想,推動了港澳回歸和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2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2分)
    (4)理論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理論要聯(lián)系實踐,不斷完善。(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4.【選做題】本題包括A、B、C、D四小題,請選定其中兩小題,并在相應的答題區(qū)域作答。若多做,則按作答的前兩小題評分。
    A.【歷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迅速變革;全面變革。(2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民族危機加劇。(1分)光緒帝沒有掌握實權;守舊勢力十分強大。(2分)
    (2)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取消旗人特權,準其自謀生計,改革科舉,廢除八股。(3分)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進;改革要講究政治策略、盡量減少對立面。(2分)
    B.【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
    (1)克倫威爾不是真正的革命者。解散議會;就任護國主,建立軍事*統(tǒng)治。(3分)
    (2)原因:拿破侖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沉重打擊了當?shù)氐姆饨▌萘?;確立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原則;實行行政集中化,改變四分五裂局面。(3分)
    (3)不足:材料一:著眼于人物的局限性忽視其進步性;
    材料二:只看到人物在歷的進步作用沒有看到其局限性。(2分)
    正確方法:應該全面、辯證評價歷史人物;并將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2分)
    C.【探索歷史的奧秘】(10分)
    (1)藝術特點:雅致;自然;寫實。(2分)
    社會狀況:熱愛生活;婦女社會地位較高。(2分)
    (2)工作:復原工程。(1分)
     觀點:對于重大文明遺址還是少一點改造,多一點保護、因為歷史是無法依據(jù)想象重現(xiàn)的。(2分)
    (3)關系:神話傳說或多或少包含著歷史的真實。(1分)
     作用:考古挖掘對神話傳說有補充、印證作用;對認識歷史真相有幫助。(2分)
    D.【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
    (1)因素:昆曲藝術家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昆曲演員對精湛技藝的追求;統(tǒng)治者的喜愛;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江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任意1點1分,不超過4分)
    標準: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杰作。(2分)
    (2)原因:昆曲脫離人民群眾;片面追求旋律和音樂的表現(xiàn)力,犧牲了文學性和戲劇性。(2分)
    振興:創(chuàng)新,給昆曲注入新的活力;加大宣傳推廣力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