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世說新語》兩則教案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一上冊語文《世說新語》兩則教案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劉義慶和《世說新語》。
    3、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解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針對文中內容,談談自己的見解。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讀課文前言,然后讓學生說說古代有哪些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詠雪》
    (一)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
    1、先請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 劉義慶(403——444),南宋人,愛好文學?!妒勒f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夸飾。《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按照類書的形式編排,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对佈愤x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世說新語》內容主要記述自東漢至東晉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晉。所記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風貌為主,作為史實來看,絕大多數無關緊要。書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賢妻、良母、廉吏的事跡,也揭露和諷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貪殘、酷虐、吝嗇、虛偽的行為,體現了一些基本的評價準則?!妒勒f新語》的文字,素稱簡潔雋永,筆調含蓄委婉。它沒有鋪敘或過多的描寫,更絕少夸張之處。但寥寥幾筆,卻能表現出相當生動的人物形象。這是因為作者采取遺貌取神的手法,刪落枝葉,抓住人物本身有特征、富于意味的動作和語言,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并且,它所記載的人物語言,大多是活的口語,使人如聞其聲。
    (二)誦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2、全班齊背,再抽查個別學生背誦。
    (三)疏通課文大意
    要求學生對照課文注解和《詞語手冊》,自己先把課文口譯一遍,然后在班級交流,逐句請學生來翻譯。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四)合作研討
    1、文中第一句話交代了哪些內容?
    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文中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就此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明確:融洽、歡快、輕松。后一問要學生各抒己見。
    3、文章結尾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兩個比喻,你認為哪個好?為什么?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明確:言之有理即可。如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三、當堂完成課堂練習,并再次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背誦《詠雪》,并當堂默寫。
    2、文學常識回顧。
    3、文中重點字詞解釋:內集 講論文義 俄而 欣然 差可擬 未若
    二、學習《陳太丘與友期》
    (一)讀課文,說大意。
    1、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讀至熟練為止。
    2、 讓學生同桌合作,理解疑難詞句,并口頭翻譯課文。
    3、 請一位學生說說課文大意。
    4、 之后班級交流,逐句翻譯課文。疑難字詞,教師加以強調。
    (二)讀課文,說人物。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集體揣摩對話的語氣、語調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試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要求準確、流暢和有感情。
    3、 從文中任選一個人物,根據其言行舉止說說自己的整體感受。
    如:元方——聰明、懂得為人的道理。
    (三)讀課文,說語言。
    1、默讀課文,理解一些文言詞語的含義。如:期、舌去、乃、尊君、不、委、家君、則、引、顧。
    2、默讀課文,理解一些文言語句的含義。
    (四)讀課文,說看法。
    1、 文中哪兩個詞語是全文的核心?(無禮、無信)
    2、 這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借陳記義正辭嚴的斥責,從反面來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
    3、 你認為文中的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五)當堂背誦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