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選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初一上冊語文《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選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教學分析】
    本詩寫于1921年,這時,“五四”運動高潮已過,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混戰(zhàn)時期。此時的郭沫若,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如血!”的黑暗現(xiàn)實感到極大的憤怒和傷感,但他并沒有絕望,仍執(zhí)著的尋求光明和理想。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詩篇《天上的街市》。本班的學生積極性很高,非常樂意舉手回答問題,具有很強的探索能力。學生很喜歡讀書,對詩人有所了解。
    【重點難點】
    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的節(jié)奏感與和諧美;練習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領(lǐng)悟詩歌表達的中心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聯(lián)想、豐富的想像。
    3.賞析語歌的語言
    【課型方法】新授課 啟發(fā)式 討論式
    【電教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星空以其無比的廣闊和神秘,引起人們紛繁多姿的幻想,創(chuàng)造出眾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同學們,面對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們說,詩人的想象瑰麗,那么,我國現(xiàn)代大詩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翻到《天上的街市》。二、作者簡介(學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F(xiàn)代詩人、學者。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戲劇《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杜瘛肥侵袊挛幕\動詩壇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
    三、寫作背景。
    本詩寫于1921年,這時,“五四”運動高潮已過,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混戰(zhàn)時期。此時的郭沫若,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如血!”的黑暗現(xiàn)實感到極大的憤怒和傷感,但他并沒有絕望,仍執(zhí)著的尋求光明和理想。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詩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詩歌,指導朗讀
    1、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體會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
    2、這種感情基調(diào)的詩歌應(yīng)怎樣朗讀?
    ——朗讀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3、放錄音。聽完錄音后,再請學生根據(jù)聽錄音的印象試讀。老師再明確這首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的劃分。
    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 街燈/ 明了,
    好像/ 閃著/ 無數(shù)的/ 明星。
    天上的/ 明星/ 現(xiàn)了,
    好像/ 點著/ 無數(shù)的 / 街燈。
    我想那/ 縹渺的/ 空中,
    定然有/ 美麗的/ 街市。
    街市上/ 陳列的 / 一些物品,
    定然是/ 世上沒有的/ 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 天河,
    定然是/ 不甚/ 寬廣。
    那/ 隔著河的/ 牛郎織女,
    定能夠/ 騎著牛兒/ 來往。
    我想/ 他們/ 此刻,
    定然/ 在天街/ 閑游。
    不信,請看/ 那朵流星,
    是他們/ 提著燈籠/ 在走。
    五、師生共同活動,分析、解讀全詩。
    (一)、先出示聯(lián)想、想象的定義。(透影)
    聯(lián)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到其他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兩事物之間必須具有相似點和相關(guān)點。
    想象:是指在頭腦中對已知的事物形象進行加工,經(jīng)過新的組合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的事物形象。
    但想象的內(nèi)容總是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
    (二)、研討與賞析:
    1、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lián)想到什么?
    2、詩人看到明星景象時產(chǎn)生了那些想像?
    3、詩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個怎樣的世界?(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
    1、詩人遠望街燈若隱若現(xiàn),和天上閃閃爍爍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接著詩人又仰望蒼穹,看到那閃爍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起遠處若隱若現(xiàn)的街燈。(街燈聯(lián)想到明星;明星聯(lián)想到街燈。)
    2、想到天上(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珍奇的)物品 (淺淺的)天河牛郎織女(騎著牛兒來往、閑游)
    3、光明、美麗、富饒、自由、幸福的世界。
    (三)、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織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緒?(請結(jié)合時代背景理解)明確: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探究。
    1、詩人描寫的牛郎織女的命運如何?它與傳說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是不自由的,他們受王母娘娘的專制統(tǒng)治。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膽改造了這個民間故事。在這首詩中,牛郎織女解放了,他們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滿。他們騎著牛兒來來往往,他們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天地里。2、詩人這樣的想象合理嗎?他為什么要作這樣的改造?
    ——詩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據(jù)星象來想象的,因為淡淡的銀河,看上去確是淺淺的,也不很寬廣。作者這樣寫是借想象牛郎織女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來反襯當時人間社會的痛苦,表達了詩人對人民大眾苦難的同情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七、品析語言
    語言是詩歌美麗的外衣,詩歌需要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節(jié)奏和諧,富有音樂性。同學們認為詩中哪些詞或句子使詩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說說看。
    例句:一朵(顆)流星(“朵”字說明了流星如花兒般的美麗,與牛郎織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如:在第一節(jié)詩中運用了哪些動詞?這些動詞用得如何?請仔細揣摩。
    明確:寫街燈用了“明”和“點”;寫明星用了“閃”和“現(xiàn)”。因為街燈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點”;而星星本來就存在,只是隨著天色的昏暗而逐漸看清,所以用“現(xiàn)”。街燈亮后不會有明顯變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卻是不停地閃爍,所以用“閃”。
    (又如:在短短的16行詩中,反復(fù)用了四個“定然”的作用:使人感到詩人的形象真實可信,形象鮮明;表示詩人堅信那樣理想的世界是一定會有的。
    八、完成有關(guān)聯(lián)想和想象的題目。
    1、根據(jù)示例, 請同學們經(jīng)過四至五步聯(lián)想,使兩個意義很遠的詞聯(lián)系起來。 ①雪花 茶 ②鋼筆 月亮 ③夏夜 鮮花
    示例: 木頭 足球
    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
    2、(老師、爸爸或媽媽……)的眼睛(生氣、思考或高興……時)像 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發(fā)揮你的聯(lián)想和想像,根據(jù)提供的情景,編一則小故事.
    海豹 高原 啤酒
    九、拓展、遷移
    你知道關(guān)于月亮的哪些傳說?試展開想象:將來的某一天,假如你成了中國的宇航員,也登上了月球,見到了傳說中的吳剛、嫦娥,你將會……
    十、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詩;比較、羅列本詩與巴金的《繁星》之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