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現(xiàn)象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現(xiàn)象,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填空題
    1.影子的 形成原因是 .我國某些地區(qū)流行一種皮影戲,它也可 以用 來加以 解釋.
    2.在練習(xí)射擊時,要“三點一線”才能射得準(zhǔn),即槍上標(biāo)尺缺口、槍上的準(zhǔn)星和射擊的目標(biāo)要重合,這是根據(jù) 原理.
    3.夜晚進(jìn)入某一黑暗的房間,打開電燈的瞬間,整個房間立即被電燈照亮了,而人 卻沒有感覺到需要太長時間,這是由于 .
    4.光在 中傳播快,每秒傳播 m.從地球向月球發(fā)出激光信號,經(jīng)2.56s后收到返回 信號,則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 m.
    二.選擇題
    5.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的原理來解釋的是……( )
    A.小孔成像 B.手影游戲
    C.日食、月食現(xiàn)象 D.隔著火看東西在晃動
    6.在一工棚的頂上有一方形小孔 ,太陽光通過它落到 地面上形成一圓形 光斑,這一 現(xiàn) 象表明…………………………………………………………………( )
    A.小孔的形狀一定是圓的 B.太陽的形狀是圓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 D.光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7.根據(jù)科學(xué)家預(yù)計,人類將在下一世紀(jì)移居月球,如果能實現(xiàn)的話,月球上 的居民則可看到………………………………………………… … ………………( )
    A.月食現(xiàn)象 B.日食現(xiàn)象
    C.日食和月食現(xiàn)象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現(xiàn)象
    三.實驗探究題
    8.為了探究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某同學(xué)找到以下器材:粉筆灰、乳白色透明的果凍、雪碧瓶、激光電筒、小木塊、小平面鏡、一杯水、泡沫塊、小金屬圓柱體、一杯牛奶、火柴、蚊香等.請你幫助他設(shè)計兩個方案進(jìn)行探究.
    一.填空
    1.光在 均勻物質(zhì)中沿 傳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 ¬¬¬¬的區(qū)域便產(chǎn)生了影子¬¬¬¬.
    2.你排縱隊時 看到自己前面的一個人擋住了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因為光 ¬¬¬¬ ¬¬¬¬;下雨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由于 ¬¬¬¬的緣故. •
    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km/s,太陽距地球1.5X1011m,太陽發(fā)出的光要經(jīng)過 ¬¬¬¬s才能到達(dá)地球.
    4.月食的形成 在中間,日食的形成 在中間,它們都是由于 ¬¬¬¬形成的.
    5.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而信息是以真空 中的光速傳播 的,其速度為 m/s;若北京到南通市的 傳輸距離約為1.5 XlO6m,通過“信息高速公路”,南通市接收到從北京發(fā)出的信息需 S.
    6.陽光經(jīng)過茂密樹葉的縫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許多 形光斑,這是太陽的 ,是由于 而形成的.
    二.選擇
    7.北宋的沈括在《夢溪 筆談》中記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他首先直接觀察老 鷹,發(fā)現(xiàn)它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移動的方向與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老鷹的影子呈現(xiàn)在室內(nèi)的紙屏上,結(jié)果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閱讀了上述材料 后,你認(rèn)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的現(xiàn)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觀察到“鳶在空中飛動,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 動”,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
    D.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線是真實存在的
    C.光的傳播需要時間 D.光的傳播速度是3X lO8m/s
    9.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觀察物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物體做順時針轉(zhuǎn)動時,像做逆時針轉(zhuǎn)動
    C.物體離得越遠(yuǎn),像就越大
    D.在物體與小孔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
    10.百米賽跑終點記時員,必須在看到發(fā)令槍冒白煙就開始記時,而不能聽到槍聲才記時,這是
    因為 ( )
    A.看槍冒煙記時準(zhǔn)確 B.聲音嘈雜聽不清槍聲
    C.聽槍聲才記時不夠準(zhǔn)確,使成績偏低 D.都不對
    11.光在下列幾種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大的是 ( )
    A.空氣 B.水 C.玻璃 D.真空
    12.下列現(xiàn)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 .水中筷子彎曲了 D. 小孔成像
    13.光在不同的物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確的是 ( )
    A.V空氣>V真空>V水>V玻璃 B. V玻璃< V空氣< V水< V真空
    C.V真空> V空氣> V玻璃> V水 D.V玻璃< V水< V空氣< V真空
    14.王派晚自習(xí)下課回家的路上,她發(fā)現(xiàn)某行人在路燈下經(jīng)過時,行人影子的變化情況應(yīng)該是 ( )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
    C.先變長后變短 D.先變短后變長
    三.計算與論述
    15.用激光發(fā)射器向月球發(fā)射信號,第發(fā)信號后經(jīng)2.7s接收到返回信號;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發(fā)出信號經(jīng)2.6s接收到返回信號.據(jù)此請你算一算,月球這兩個位置到地球的距離相差大約多少千米?
    16.李明同學(xué)想測一下廣場一個路燈距地面的高度,晚飯后路燈亮了,他拿了一根2.8m長的直桿和皮尺與小軍來到路燈下,從燈柱向前走出7m把桿立成與地面垂直,然后由小軍測了一下桿的影長為 3.5m,后他們算出了路燈的高度.你計算出路燈的高度.
    一、填空題
    1、一根旗桿豎立在陽光下,從早晨到中午這段時間內(nèi),旗桿影子的長度     。(填“變長”、“不變”或“變短”)
    2、用激光發(fā)射器向月球發(fā)射信號,第發(fā)出信號后經(jīng)2.7s接收到返回信號;過了幾天后,再次發(fā)出信號后經(jīng)2.6s接收到反射信號。由此可得出月球在這兩個位置到地球距離相差       km。
    3、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鏡前1.5m處,當(dāng)他向鏡子靠近0.5m時,他在鏡子中的像到鏡的距離是     m,鏡中像的高是    m。
    4、有一條南北方向的河,某日上午,陽光很好,小明拿著照相機(jī)到河邊相拍一張有水中倒影的風(fēng)景照片,為此,小明應(yīng)當(dāng)站在河的    岸。
    5、古籍《淮南萬畢術(shù)》記有這樣一段文字:“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其下,則見四鄰”這是利用      原理來觀察周圍景物,它類似于      的裝置。
    6、某人身高1.6m,要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鏡子長度至少為  m。若他的眼睛在頭頂下10cm,那么鏡子下端距地面高度為   m。
    二、選擇題
    1、如圖所示,有一過路的人,經(jīng)一盞路燈下時,燈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長度變化情況是(  )
    A、先變長后變短
    B、先變短后變長
    C、逐漸變長
    D、逐漸變短
    2、發(fā)生日偏食的時候,我們在大樹下面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亮斑,其形狀是(  )
    A、圓形的 B、月牙形的
    C、與樹葉的空隙相同的形狀 D、無規(guī)則的各種形狀
    3、如圖所示,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時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觀察物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物體做順時針轉(zhuǎn)動時,像做逆時針轉(zhuǎn)動
    C、物體離得越遠(yuǎn),像就越小
    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
    4、人以1m/s的速度在平直的河岸上行走,他看到自己在平靜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對自己移動的速度為(  )
    A、0 B、1m/s C、2m/s D、不能確定
    5、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面電子鐘示數(shù)的像如圖所示,這時的時刻應(yīng)是(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一面鏡子豎直懸掛在墻壁上,人眼睛的位置如圖所示,現(xiàn)有甲、乙、丙三個物體放在鏡子前面,則人眼能通過鏡子看到像的物體有(  )
    A、只有乙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7、兒童樂園的哈哈鏡面呈波浪形,使人像變形,令人發(fā)笑,那么(  )
    A、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長了 B、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變短了
    C、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長了 D、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變短了
    四、實驗題及計算、作圖題
    1、如圖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支點燃的蠟燭,通過三塊鉆有小孔的紙板去看燭光,當(dāng)     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燭光,這說明:       。
    2、(2000年•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廣場省政府辦公樓前,五星紅旗在旗桿上飄揚(yáng),同學(xué)們?yōu)榱藴y出旗桿的高度,設(shè)計了三種方案,如圖2所示,請你任選其中一種方案。
    (1) 說明其運用的物理知識;
    (2) 利用同學(xué)們的實測數(shù)據(jù),計算出旗桿的高度。
    3、某同學(xué)在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同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直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jìn)行觀察,如圖所示,在上述實驗中:
    (1)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的關(guān)系;
    (2) 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  的關(guān)系;
    (3) 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蠟燭成的像是    像。
    4、畫出下圖中字母“F”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5、根據(jù)物體AB在鏡中所成的像A′B′,畫出圖中平面鏡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