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入園須知:準備須知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幼兒園入園須知:準備須知》,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前訓練:預防入園哭鬧
    入園哭鬧其實是分離焦慮
    入園前,寶寶在家里完全由媽媽(或其他親人)呵護,一旦離開媽媽換了一個陌生環(huán)境里,寶寶往往會受到打擊,難免要哭要鬧了,這就是“分離焦慮”。
    寶寶步入幼兒園,面臨著來自兩個方面的雙重壓力:
    》離開親人、離開父母而導致的親子分離;
    》進入新環(huán)境、接觸陌生人而產(chǎn)生的陌生環(huán)境適應。
    在兩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入園后的寶寶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現(xiàn)象:
    情感方面:寶寶初入園時,常常出現(xiàn)不安、情緒波動、哭鬧等現(xiàn)象,其中哭有先哭、后哭、長哭、短哭之分,還有離開家門時哭,入園即停的現(xiàn)象。
    飲食方面: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食量減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現(xiàn)象。所以在寶寶入園前和入園初期,你要多注意寶寶的飲食,做到多流質(zhì)、多清淡、多飲水。
    睡眠方面:少數(shù)寶寶會出現(xiàn)夜驚、夜哭等現(xiàn)象,經(jīng)過一段時間會自行消失。
    行為方面:寶寶出現(xiàn)依戀增強、行為退縮、膽小、沉默不語、反抗性增強等現(xiàn)象。這也是對新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一段時間后會消失。
    身體方面:少數(shù)寶寶入園后不愛吃飯,導致體重下降。
    做足生活和學習上的技能訓練
    在入園前的好幾個月,你就要開始從各方面做足準備,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入園前的訓練。準備充分,寶寶哭鬧的現(xiàn)象會大大減少,分離焦慮的程度也會降低。
    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的訓練
    睡眠習慣過渡:盡量按幼兒園的時間表安排寶寶在家的睡眠,按時早起和午睡。
    飲食習慣過渡:定時、定點吃飯,盡量做到寶寶自己獨立吃飯,少吃零食。
    活動習慣:盡量按幼兒園戶外戶內(nèi)時間安排寶寶的戶外活動;會自己提出排便要求。
    給予寶寶正確的心理暗示
    入園前經(jīng)常跟寶寶提起幼兒園,并告訴寶寶: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有許多玩具玩,有許多圖書,有老師講故事,還能唱歌、跳舞、做游戲等,表現(xiàn)好了就讓你去幼兒園、幼兒園可好玩了,等等。
    經(jīng)常讓寶寶說這兩句話
    “我已經(jīng)長大了,所以要上幼兒園了!”
    “爸爸媽媽很愛我,老師也會喜歡我?!?BR>    爸爸媽媽不能說的話
    “你這么調(diào)皮,明天送你到幼兒園去,叫老師好好收抬你!”
    “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幼兒園,讓老師把你關(guān)心來。”
    平時教寶寶學說一些描述上幼兒園的兒歌,培養(yǎng)寶寶對幼兒園的喜愛,向往之情:
    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去幼兒園;幼兒園里朋友多,老師照顧我。
    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
    給寶寶找個學習榜樣
    加強與周圍小朋友的聯(lián)絡,有選擇地接觸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寶寶,起到榜樣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對寶寶會有積極的影響。
    帶寶寶去幼兒園實地玩耍
    有機會陪同寶寶到幼兒園去熟悉環(huán)境,熟悉老師,增加感性認識。不少幼兒園每到招生前都會召開座談會,或開學前一至兩周請爸爸媽媽與小朋友一起來園舉行活動,熟悉環(huán)境。
    在家里玩角色扮演游戲
    在家里讓寶寶和你們一起吃飯,鼓勵他獨立進餐,并和他一起玩老師和小朋友玩的游戲。你扮演老師,教寶寶學會向老師表達意見和愿望。
    語言準備,學會大膽表白
    注意跟寶寶說話時盡量說普通話,表述清楚、有禮貌、語氣溫和。還要有意識地讓寶寶學會傾聽你的話,學會按你的話去做某些事情;同時教寶寶學說一些日常生活用語,使寶寶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如“我要尿尿”、“要喝水”“我餓了”“我覺得熱”等等,教寶寶有事情要大膽地告訴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