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敘事作文:涼城3000字

字號:

寫在開頭的一些話,卻后來寫,不是我拖沓,也不是本末倒置,只是想在開始的地方能讓你看見我曾是這樣的,用曾寫過的一段話來和我一起開始吧。如果似曾相識,請別對號入戲……
     【末日傾城,不敢轉身,只怕回顧心會疼,旦旦信誓,斑斑淚痕,頹退愛和恨,一人或并肩走遠去遠方,尋歸處,歸處問歸期,荒蕪了世間的繁華,沒無了人煙,誰會在天盡際把煙火點,溫暖璀璨我絕世的悲感,洪水滔天,山河破碎,皆是天賦,如不可逆轉,就聽之任憑處之,但有你或無你,又怎般?】
    ——啟示語
     2012年1月,我回到那個我生活了十八年從未踏足離開過而如今一別半年的地方——涼城,回來時還是冬天,我一個人背著旅行包走在冬季里,走在熟悉又陌生的風景里,這半年來我從未回去過,也許是太想跟那座城鎮(zhèn)脫離,也許是骨子里的桀驁正在成長,總之我沒有絲毫牽掛過那個別人稱之為故里家鄉(xiāng)的小地方。
     涼城是一座很小的邊遠小地,小到在省級的地圖上都很難找到,更別說更大的地圖了,就像被自己的省拋棄的城鎮(zhèn)一樣,我感覺我就是被城鎮(zhèn)舍棄的一個人,因為它帶走了許多溫暖,現(xiàn)在只把它的名字賦予了好多人。涼鎮(zhèn)是一座毗鄰東南的腹地,兩面環(huán)山,風光勉強算的上旖旎,因為至少在離開它后的時間里我遇見的風光都比不上它,雖然我不喜歡它。在這座空間狹隘的城鎮(zhèn)里密集擁擠地生活著好多的人,具體數(shù)字我是不知道的,不過這其中就包括我和接下來出現(xiàn)在下面文字的所有人物。
     老相識之間發(fā)生的這些那些才叫故事,故事精彩不?如果你這樣猜想那我怕會讓你失望了,不過你也別喪氣,因為失望的人絕對不會是你,看客永遠是幸運的,可以以心如止水來看盡別人流了無數(shù)淚水的悲傷,畢竟他們不曾經歷。而且因為后來將會有好多人會失望到瀕臨絕望,有的遍體鱗傷,有的流盡眼淚,更有甚者……。
     故城,故人寒暄起來才不怕生,這就是我開始的擔心,怕寫不下去,越是熟悉就越怕傷害,一不小心就會橫亙下無數(shù)條陌路,走到后,僅自己而已,中間的灑在陽光下的歡笑和奔跑的足跡是涼城里我初的印象和后的結局,成為了渲染我十八歲前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我那段記憶的終點處從患得患失那臨摹了一幅生動的水墨畫,粗重的落筆把如鮮血的少年時光暈的淋漓不堪,好多人事喪失的面目全非,讓好多東西在懊悔悲傷中開出黑色的花朵,在許多人的記憶里石化永不凋零。
     回溯一下時間,到2011年,我在涼城里一非常破落的學校讀畢業(yè)書,但那時的我對涼城是那樣喜歡,同我這樣的人我身邊還有許多,我知道她們都和我一樣深深喜歡涼鎮(zhèn)這座邊城,因為在這里有我們熱愛的渴望的想守護的所有,友情、愛情總是標出自己的領地,楚河漢界涇渭分明。那時候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很自然的以為一切可以地久天長,直到殘酷近在咫尺,但那一年好像沖犯了煞成了多事之秋。
     一月,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天氣讓人感到刺骨的寒冷,涼城雖銀裝素裹但卻也瑟瑟發(fā)抖,像個凍僵的小獸可憐巴巴,安和笛就在這時候結束了多年的感情,安是我好的朋友,我們認識了好多年,沒人敢問原因,但是我知道,因為我曾有次在涼城的后山上看見笛和一個男孩接吻,但男孩不是安,我沒告訴安,氣氛同氣溫樣冷到了極點,安一連幾天不說一句話,對我也如此,其實我好幾個晚上都聽見從他被子里不小心發(fā)出的微弱哽咽聲,我假裝睡著但再也睡不著直到天亮。這種狀況一直過了一個月安才稍稍走出來點,開始和我說幾句話,一起吃飯,一起上課,只是笛成了他的禁區(qū),誰也不能提及,安變得沉默了許多,我們的友情在涼鎮(zhèn)的夾弄里來回碰撞躲避,但爆炸的火藥桶后來因為還是被點燃了,當我提及笛和別人好時讓他別再執(zhí)著了,安照著我的面頰就是一拳,我沒還手繼續(xù)說著,他咄咄的目光里噴射出火焰,當他咬牙切齒地說出“我們再也不是朋友了”時,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但是當天,安就趁我不在的時候從我們一起住了好幾年的房子里搬離了,只留下空蕩蕩的床鋪在不舍,我氣憤的把床板砸得粉碎。后來,我們刻意躲避著彼此,不再一起吃飯上課,我沒再找人同住,我又修好了被破壞的床板,但安真的再也沒回來過。笛不久轉校去了離涼城很遠的地方,再也沒有聽聞她的音訊,涼城里也再也沒傳出過我和安爽朗的笑聲。
     五月,炎火焚心,涼城的氣溫同離別的呼喊一起高歌猛進。晚上我在空房子里躺在床上聽著電風扇不耐煩吱吱的工作聲,一夜又一夜,我開始成宿的失眠,我的愛情也開始燥熱起來。
     她經常在涼城起風的互城河上寫生,我為她背著畫夾,坐在橋延上看她的臉在夕陽里慢慢入畫,飛舞的長發(fā)和夕陽下認真的面顏是涼城里無雙的風景,她小心翼翼站在很高的地方臨摹我看不到的風光,然后回過頭朝我笑,夕陽下她依偎在我肩頭,望著涼城外的地方,說要讓涼城同我一起入她的畫,目光里溫柔的溢滿腳下的河水,波光粼粼,我欣喜得從背后把她抱住,想象會是怎樣的英俊少年。她說把我入畫成了涼城河上我好的回憶。第三天,她離開涼城去到江城集訓,我一個人站在涼城護城河她曾站的地方,想望穿她望過的景,回來時她的畫里就有我,或站在夕陽里,連影子也發(fā)著光,或飛在涼城上,有潔白的翅膀。
     我這樣以為著,我沒有等到她拿著畫本回來找我,等到的卻是兩個句點,理由無懈可擊,自然讓人無可辯駁,收到她后的簡訊時我在涼城邊圍大片的荒原上放寫滿心愿的紙鳶,我不知道后的我到底有沒有成為她畫中的少年,但涼城在她細膩的筆觸下肯定不溫暖,涼城依舊不顧我獨自草長鶯飛,此線已斷,此去望安。
     “無野火都會溫暖嗎?無煙花一起慶祝好嗎?…”涼城沒有這首歌,但我在唱念。
     她離開,涼城荒漠成無垠的荒原,我把所有的只言片語甚至記憶都還了,只是我還會偶爾惦記那個夕陽下的溫暖畫面!夏天后的一只螢火蟲還是燒了夕陽,波及了涼城上空所有的云朵,通紅通紅,久久不散。
     六月,煙柳泯滅,涼城沸騰得終于爆炸了,從未見過的人聲鼎沸,別離的笙簫一點也不悄悄,我站在街角,看擁擠的人們相互擁抱,我同許多人一一無力的擁抱,還有好多人我沒擁抱到,火車從遠處轟轟向涼城駛來,近了,風呼嘯過橋洞曠野鋼鐵,湮沒了無數(shù)人的歡笑和眼淚,掩埋了整座涼城,涼城再也沒有我們的歡聲笑語。
     后來聽說,我熟悉的人們,有的北上去了北邊第一個等待黎明,有的南下尋找去看涼城眼淚一樣的海,有的東流成了千萬工人中的一員,有的西漂去到不茅之地想把荒原種成草原,只是沒有人留在涼城,我也遠遠走開離開涼城,戲劇性的是,我于七月離開涼城去到江城,我在這里停留待了一個月,走遍了所有角落,看這個城市的車流不息,聽這個城市的風聲不柔,感受著與涼城截然不同的一切,然后在熱鬧的大街上四下張望,千千萬萬的人從我面前經過,我都沒找到一個能給我擁抱的,我一下子原諒了她所有的過錯和沉默,不想在這里繼續(xù)看下去,離開了涼城,再沒有了任何的保護,在陌生之地,不怕走得進去,只怕離出不來。畫了無數(shù),描了無數(shù),卻奈何后畫成了個禁錮,遙遙相望的,觸手可及的,突然一下子徹底飛逝,再也看不見抓不到。
     我怨恨涼城,我更多的懷念涼城,涼城是溫暖又寒冷的地方,是你和我的故里,八月的一天,我趁江城還未睡醒匆匆離開,來到四廬這個地方,一待就是五個月,這期間足夠我改掉所有的習慣,養(yǎng)成許多新習慣。
     這時候,末世快要到來的言論鋪天蓋地得甚囂塵上,我開始看以前從不看的末日電影,一部接一部,知道了許多回到過去的方法,可以靠時光機器,可以打開時光之門,可以回憶,可以后悔。
     如果可以,我想問一聲涼城還好嗎?此歲的后一天晚上,四廬都是煙火,鐘聲四起,我坐在車的后一排,看著窗外的光景,五官開始錯亂,千創(chuàng)百孔的畫面,千奇百怪的事物,不感寒冷,但溫度的確出奇的低,人們倒數(shù)著“十、九…五、四、三、二、一,”四廬淹沒在2012的歡呼雀躍里,我的眼里,滿城的火樹銀花,我好像看到了別樣的涼城。不知幾時,玻璃上開始落了雪晶,也不知是去年的還是來年的,寒暖各一半,一手炙熱,一手冰涼。
     2012年,涼城陰雨連綿不斷,我在家等待天氣放晴,一待就是一個多月。暮春三月,天氣好轉了一些,雨后匆匆與幾個好友一聚,都是舊時模樣,跟印象中的一模一樣,我們坐在[他來她往]里品茶暢聊,才發(fā)現(xiàn)走遍千山,看盡萬水,都不如涼城,我們一邊想著離開,一邊牽掛,終于沒走遠,沒走散,又坐在一起了,此刻所有的糟糕好像都要煙消云散了。但涼城的冬天格外漫長,雨又開始在下,道路又泥濘了些,我們站在[他來她往]Logo下久久不說話,他來了,她往了,只是沒有擁抱來停住外面越下越大的雨,照相機的鏡頭模糊了整個涼城。
     我在四廬,走路看景,山窮水盡,我都反復練習著第擁抱,涼城依舊在那等,歲月無聲,不怕等待,只怕末日回不去,不管溫暖與否,哪怕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