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古詩:《惠崇春江晚景》蘇軾古詩賞析

字號:

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少兒古詩:《惠崇春江晚景》蘇軾古詩賞析》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詩歌翻譯】
    竹林外的桃花剛剛綻放了兩三枝,江水變暖了,是鴨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氣息。蔞蒿已滿地,而蘆葦剛長出嫩芽,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時。
    【賞析】
    這是一首的題畫詩。作者因為懂畫、會畫,所以他能緊緊抓住惠崇這幅《春江晚景》的畫題畫意,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yōu)美畫境。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xiàn)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畫外,以畫上并沒有的“河豚欲上”,來點(diǎn)染初春的氣息,深化畫中的意境。如果說惠崇的畫是“畫中有詩”的話,那么這首詩便是“詩中有畫”了。難怪它能作為一首人人喜愛的名詩而傳誦至今!
    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在花開時節(jié)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散發(fā)著香味、空空蒙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略顯幽寂,與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作者要燒紅燭陪伴、呵護(hù)海棠,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了一種氣氛,讓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兩句極賦浪漫色彩。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認(rèn)為此詩“造語之工”“盡古今之變”。
    《春江晚景》畫家介紹
    惠崇(?~約1017?) 北宋僧人、畫家、詩人。建陽(今屬福建建陽縣)人,一作淮南人。他擅長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汀遠(yuǎn)渚、瀟灑虛曠之象。王安石《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說:"畫史紛紛何足數(shù),惠崇晚出吾最許。"蘇軾、黃庭堅、王庭□等也有詩稱贊他的畫,其中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尤為后人所稱許。
    惠崇與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臺行肇、汝沃簡長、貴城惟鳳、江南宇昭、峨眉懷古,合稱"九僧";與魏野、寇□、林逋、潘閬等俱宗賈島、姚合,同屬晚唐派。九僧與西□詩人同時,而作風(fēng)不同。他們專精五律,多寫生活瑣事與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