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議論文:品讀歷史

字號: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李世民
    上下悠悠五千年,有多少興衰值得回味?有多少成敗值得評說?又有多少是非功過值得借鑒,我們其實能夠?qū)W到很多……
    從歷史中,我學(xué)到了愛國。國家興旺,匹夫有責(zé)。每當(dāng)國家有難時,總會涌現(xiàn)出一大批民族英雄??菇衩麑⒃里w,十年艱苦奮戰(zhàn)收復(fù)中原,他的“三十功名與塵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正表明了他的愛國之心嗎?文天祥幾度失敗又幾次重來,以微弱兵力艱苦抗擊元軍四年,臨刑前流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難道這不是他愛國情操,得體現(xiàn)嗎?近代清政府腐敗透頂,國家處于滅亡的邊緣,林則徐、戊戌六君子、孫中山,不都是為了國家的重新崛起而貢獻(xiàn)自己的力量,甚至獻(xiàn)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愛國之情,怎麼不令人敬佩?
    從歷史中,我學(xué)到了正直。司馬遷正直,為李陵仗義執(zhí)言,雖受酷刑,但還是完成了一部史家絕唱,無韻《離騷》——《史記》;魏征直言敢諫才使唐朝有了“貞觀之治”;李白看不慣官場中的爾虞我詐,里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使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新顏”的千古名句;韓愈勸迎佛骨,最終被貶潮州,但他的名字千古流芳……這樣正直怎能不使人學(xué)習(xí)?
    從歷史中,我學(xué)到了自信,如果沒有自信,荊軻怎敢刺秦王?如果沒有自信,陳勝吳廣怎敢揭竿而起走上反秦道路?如果沒有自信,怎麼會有一代雄主漢武帝的偉大功績?如果沒有自信,諸葛孔明又何以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這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怎讓人不渴望擁有呢?
    從歷史中,我學(xué)到了……
    歷史是一本百科普全書,只要你仔細(xì)研讀,一定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