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空氣

字號:

這篇關于初三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空氣,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實驗的原理是在一定量的空氣中,利用過量紅磷的燃燒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氣而又不產生其他氣體,導致壓強減小,減小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即上升水的體積就是氧氣的體積。
    本實驗成功的關鍵:
    ①裝置不漏氣。因為若裝置漏氣,雖然裝置內氣體壓強減小,但是從外界又進入一些氣體,并不能使壓強減小很明顯,因而水并不能上升到集氣瓶中。
    ②燃燒匙里要放入過量的紅磷,目的是使紅磷燃燒,盡可能消耗盡鐘罩內的氧氣。
    ③應該到溫度冷卻到室溫時才可以觀察,因為如果溫度較高時,雖然氣體減少,但是壓強并不能減少很明顯,因而也不能上升到集氣瓶體積的1/5。
    紅磷燃燒時生成無氧化二磷固體小顆粒,因此描述為白煙。煙指的是固體小顆粒。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該數值是體積分數,不是質量分數。
    空氣中各成分體積分數一般是比較固定的。
    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可以用化學式來表示,絕對純凈的物質是沒有的,純凈物是相對而言的。
    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質。
    根據氮氣的性質得知其用途廣泛,有:
    a.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b.用作保護氣,如焊接金屬時常用氮氣作保護氣,燈泡中充氮氣以延長使用壽命,食品包裝里充氮氣用來防腐;
    c.醫(yī)療上用液氮治療一些皮膚病和在液氮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
    d.超導材料在液氮的低溫環(huán)境下能顯示超導性能。
    稀有氣體的用途有:
    a.保護氣,如焊接金屬是用稀有氣體來隔絕空氣,燈泡中充入稀有氣以使燈泡經久耐用。
    b.電光源,稀有氣體在通電時發(fā)出不同的光。燈管里充入氬氣,通電時發(fā)出藍紫色光;充入氦氣發(fā)出粉紅色光;充入氦氣發(fā)出紅光。
    c.用于激光技術。
    d.氦氣可作冷卻劑。
    e.氙氣可作麻醉劑。
    當進入大氣中的某些有害成分的量超過了大氣的自凈能力,就會對人類和生物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就是大氣污染。利用壓強差,使水進入,測出氧氣的體積,或利用壓強差,使密閉系統的活塞移動,根據活塞移動的體積測出氧氣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