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城二中102班 吳 漾
突然,目光被一片格外刺眼的新綠所吸引。一個幾米式的漫畫人物雙手抱住膝蓋,在一把椅子旁邊豎立著一把小提琴,粉刷著新綠的墻壁及屋內(nèi)簡單的構(gòu)造與擺設(shè),勾勒出了一幕唯美的場景。
這仿佛是一塊磁鐵,吸引著我伸手抽下。《別說對不起》五個綠色的字讓我感到賞心悅目。夜深人靜,我一頁頁翻看著這本出自一個年紀(jì)與我相仿的女孩之手的書,很快就沉溺于其中。
頁數(shù)很少,卻有很多波折,一波連一波,如此的戲劇化,不翻到最后一頁決不罷休。因為迫切地想知道最后的結(jié)局,所以翻得速度極快,等看到最后一頁,得到意料中的結(jié)局之后,我又后悔,變得迷茫,為什么要看得這么快呀!結(jié)局對我的誘惑太大,所以有許多好的描寫都只是一掃而過,并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無奈,只得從頭看起。曾瀏覽過一遍,我對每一波的結(jié)尾都十分熟悉,因而沒有了原有的緊迫感。
雖然有那么一點點的遺憾,但《別說對不起》這本書徹底把我感動,細膩的文字,多愁的情懷,性格鮮明的人物,夢幻而又殘酷的情節(jié),這些都感動了我,足足感動了我兩遍。若再品味一次,我想,我還會如此感動!
這篇新綠徹底地為我敞開了書的大門。再一次的震撼是為一本名叫《邊走邊愛》的小說。主人公因一頂縫有“Day Day up”字樣的帽子而愛上攀巖,最后因一次事故不幸的死,但是她依然很滿足。事隔已久,記不清主人公姓什么叫什么,的記憶就是那“Day Day up” (天天向上)。因為感動,所以記住了。Day Day up,說得多有道理啊,難道我們就不該天天向上嗎?“天天向上”這句話廣為流傳且十分簡單,原本真有點熟視無睹,但《邊走邊愛》卻讓我永遠記住了它。
一般不看作文書,家里除了那本厚厚的《新概念》,一群憤世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學(xué)的人寫的文章的組合。除此之外,家里一切作文書籍都被我“焚燒”了。
后來媽媽幫我買了一本《獲獎作文大全》。一開始是“被逼無奈”,后來則是“心甘情愿”。雖然不合我口味的文章較多,但合我口味的也不少!
《FLY》讓我看到一位17歲少女的獨白,面對自由,她可望而不可即,面對學(xué)習(xí),她很困惑?!耙磺卸紩^去,當(dāng)一切都過去之后,誰來再給我一個17歲,誰來彌補這過程中我丟失的快樂?”這不僅是作者的心聲,這更是作者做出的抗?fàn)帲m然無助……多年之后再次瀏覽此文,頓時明白了FLY的意義,學(xué)習(xí)的枷鎖勒得太緊,她很想很想飛……
《別說對不起》,《邊走邊愛》,《FLY》……我漫步在書的王國中。
評語:
習(xí)作生動地描述了自己與書為伴的生活情形,具體地寫出他對書的熱愛。讀書給他帶來的快樂、后悔和迷茫,還有讀書給他帶來的感動及震撼,敘述得那么逼真。另外,文章結(jié)構(gòu)自然,語言優(yōu)美,是一篇較好的習(xí)作。
指導(dǎo)老師:俞友仁
突然,目光被一片格外刺眼的新綠所吸引。一個幾米式的漫畫人物雙手抱住膝蓋,在一把椅子旁邊豎立著一把小提琴,粉刷著新綠的墻壁及屋內(nèi)簡單的構(gòu)造與擺設(shè),勾勒出了一幕唯美的場景。
這仿佛是一塊磁鐵,吸引著我伸手抽下。《別說對不起》五個綠色的字讓我感到賞心悅目。夜深人靜,我一頁頁翻看著這本出自一個年紀(jì)與我相仿的女孩之手的書,很快就沉溺于其中。
頁數(shù)很少,卻有很多波折,一波連一波,如此的戲劇化,不翻到最后一頁決不罷休。因為迫切地想知道最后的結(jié)局,所以翻得速度極快,等看到最后一頁,得到意料中的結(jié)局之后,我又后悔,變得迷茫,為什么要看得這么快呀!結(jié)局對我的誘惑太大,所以有許多好的描寫都只是一掃而過,并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無奈,只得從頭看起。曾瀏覽過一遍,我對每一波的結(jié)尾都十分熟悉,因而沒有了原有的緊迫感。
雖然有那么一點點的遺憾,但《別說對不起》這本書徹底把我感動,細膩的文字,多愁的情懷,性格鮮明的人物,夢幻而又殘酷的情節(jié),這些都感動了我,足足感動了我兩遍。若再品味一次,我想,我還會如此感動!
這篇新綠徹底地為我敞開了書的大門。再一次的震撼是為一本名叫《邊走邊愛》的小說。主人公因一頂縫有“Day Day up”字樣的帽子而愛上攀巖,最后因一次事故不幸的死,但是她依然很滿足。事隔已久,記不清主人公姓什么叫什么,的記憶就是那“Day Day up” (天天向上)。因為感動,所以記住了。Day Day up,說得多有道理啊,難道我們就不該天天向上嗎?“天天向上”這句話廣為流傳且十分簡單,原本真有點熟視無睹,但《邊走邊愛》卻讓我永遠記住了它。
一般不看作文書,家里除了那本厚厚的《新概念》,一群憤世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學(xué)的人寫的文章的組合。除此之外,家里一切作文書籍都被我“焚燒”了。
后來媽媽幫我買了一本《獲獎作文大全》。一開始是“被逼無奈”,后來則是“心甘情愿”。雖然不合我口味的文章較多,但合我口味的也不少!
《FLY》讓我看到一位17歲少女的獨白,面對自由,她可望而不可即,面對學(xué)習(xí),她很困惑?!耙磺卸紩^去,當(dāng)一切都過去之后,誰來再給我一個17歲,誰來彌補這過程中我丟失的快樂?”這不僅是作者的心聲,這更是作者做出的抗?fàn)帲m然無助……多年之后再次瀏覽此文,頓時明白了FLY的意義,學(xué)習(xí)的枷鎖勒得太緊,她很想很想飛……
《別說對不起》,《邊走邊愛》,《FLY》……我漫步在書的王國中。
評語:
習(xí)作生動地描述了自己與書為伴的生活情形,具體地寫出他對書的熱愛。讀書給他帶來的快樂、后悔和迷茫,還有讀書給他帶來的感動及震撼,敘述得那么逼真。另外,文章結(jié)構(gòu)自然,語言優(yōu)美,是一篇較好的習(xí)作。
指導(dǎo)老師:俞友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