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中左手的技法

字號:

這篇關于古箏中左手的技法,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左手吟按指法的基本要求,左手在碼子左側弦段上潤飾、美化和改變右手撥弦音的各種指法,稱為左手吟按指法。使用吟按指法時,首先用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自然并攏,手指略有自然彎曲,以手指的頂端觸弦,跟著右手撥弦音進行。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左手指尖觸弦,中指用力較多,食指(或食名二指)用力次之。
    2)左手指尖觸弦部位在碼子左側16-19公分的地方,高音區(qū)弦長一些,低音區(qū)弦短一些。
    3)左手手指略有自然彎曲(是在吟按指法進行時自然形成的)。手指與手背約成110度角。
    4)吟按指法一般是隨右手大指的撥弦音移動,偶爾也隨中指按弦。某些和音或和弦音的按揉,則根據(jù)需要隨食中二指按弦或每指吟揉一弦。左手隨右手移動的方向,向外側撥時,左手偏向左前方;向內(nèi)側撥弦時,左手移向靠近身體的方向。
    5)吟按指法的用力是肩部順臂自然傳遞到手,不可單純用手或手腕的力量壓弦,也不可單純用指力撥弦,只有在一些個別的技法中,手腕或手指的用力可略多一點,一般手腕是?
    6)左手吟按的基本"圖式"是以手指和肩部劃一直線,以手和臂成彎弓形,各種指法是以這個彎弓形的擺動或搖動為基礎而進行的。
    7)左手大指和小指隨手形自然放置,大指自然置于食指旁,小指置于各指旁,可有自然的分離,不可過翹起或垂下。A、左手吟按指法
    1、顫音:右手撥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立即在該弦的碼外弦段上作十分輕微的上下顫動,使聲音圓潤柔美。顫音與后面要講到的揉弦是有區(qū)別的:顫音僅有輕微起伏的揉動,音波單純,音高變化甚微;揉弦顫動起伏大(音高相應變化也大),揉動手法豐富多采。當掌握了顫音的規(guī)律性后,在演奏樂曲時,可自由運用。
    2、揉弦:右手撥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三指)在該弦碼外弦段上,做輕快而有規(guī)則地連續(xù)顫動,使聲音發(fā)出悅耳的音波。
    揉弦是箏的很富有特色的一種技法。它既不同于拉弦樂器的改變弦長的揉弦,也不同于某些彈撥樂器的小幅度單指揉弦。箏的揉弦,有它獨特的手法,它通過左手一下一上均勻地揉動,使發(fā)音弦段改變著弦的張力,并使弦長有所改變,使發(fā)音弦段發(fā)生一張一弛、一短一長有規(guī)則的變化,使琴音優(yōu)美、柔和而流暢。通過揉弦,加強了音樂感染力。不同的揉弦方法又適應了不同的藝術需要,有些地區(qū)的特有揉弦效果又表現(xiàn)出這些地區(qū)的地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