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名句: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字號:

這篇《古詩詞名句: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出自唐代詩人戴叔倫的古詩作品《題稚川山水》第一二句,其全詩如下: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fēng)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
    【注釋】
    1、無
    【譯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卻涼爽宜人,白沙覆蓋的汀洲和遠(yuǎn)處的繁茂樹林融入了暮色,呈現(xiàn)出一片蒼蒼茫茫。路上的行人興起了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此處的青山綠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鄉(xiāng)了。
    【鑒賞】
    前兩句即景描寫,由近及遠(yuǎn)?!八上旅┩の逶聸觥?,松下茅亭是詩人觀賞稚川山水的立足點(diǎn)和題詠之處。時值仲夏,天氣已開始有些暖熱,而蒼松覆蓋下的茅亭卻依然涼意襲人,為覽眺這一帶的山水提供了一個宜人的場所。從下文“行人”之語推測,詩人大概是行旅路經(jīng)此地,在茅亭歇腳。這就更給這次覽眺增添一份不期而遇的欣喜。次句“汀沙云樹晚蒼蒼”,是茅亭眺望所見的中景和遠(yuǎn)景。近處有江流,對岸有白沙覆蓋的汀洲,再遠(yuǎn)一點(diǎn),便是郁郁蔥蔥的樹林。時近傍晚,汀沙云樹漸漸融入暮靄,呈現(xiàn)出一片蒼蒼茫茫的色調(diào)。這兩句以茅亭為中心,勾勒出一幅有山有水,有風(fēng)景有人物(詩人自己就在畫中)的稚川山水畫。“晚”字暗引出下文的鄉(xiāng)思,筆法渾然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