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為什么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問答

字號:

這篇《關于為什么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問答》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問:如何控制孩子的多動,多話的習慣?
    答:愛動多話是學齡前孩子的特點,如果不是很過分的話,不用控制,而要滿足他們這種愿望。國外有的兒童博物館都是讓孩子能夠親手看一看、摸一摸這種形式的,能夠加強孩子的感受力,我們也是非常提倡讓孩子通過動和說來進行學習。但是孩子總是處于動和說的狀態(tài),沒有安靜的時候也不利于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的發(fā)育,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些操作性的活動,如通過繪畫和手工制作,把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表達出來,如果家長能把這種想法幫助記錄下來,能夠讓孩子更加清楚自己做和想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而不是更多的無意義說和動了。
    問:兒子4周歲半了,很喜歡畫畫,想?yún)⒓永L畫班。是參加各種素材創(chuàng)意手工的班好呢?還是參加大點孩子聽故事學繪畫技巧的班呢?
    答:我想你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目的是想讓孩子更加的心靈手巧,那就考察一下老師的教育觀念是怎樣的,繪畫和手工是表現(xiàn)形式,它們能不能起到啟發(fā)孩子自己大膽的創(chuàng)想,表達自己的意愿的作用。
    問:劉老師,還想請教一下有沒有關于《童心畫語》課程的網(wǎng)絡資料?
    答:在網(wǎng)上搜童心畫語和金成賢就可以找到一些。另外下一步想建立一個個人博客,你會看到更多的資料。
    問:我家孩子膽比較小,就拿今天來說,我讓他好好的喝抗病毒口服液,結(jié)果他邊玩邊喝,不小心掉地上摔了,瓶子爛了,他馬上趴在沙發(fā)上看著我,還把自己的手指放嘴巴里,我當時把道理給他講了:媽媽讓你好好喝,你看,邊玩邊喝結(jié)果怎樣,摔了吧。后來我讓他自己去藥箱再拿一支喝,這次就乖乖的喝完再玩了,可是我不愿意看見孩子害怕的眼神,有什么方法嗎?幼兒園表演,他能好好的完成,可是總有些不自信的動作,比如拉拉衣角,咬咬牙,伸伸舌頭,總的來說,我家孩子還是很乖的,但我就怕這乖的表面會不會隱藏了很多家長不了解的因素,耽誤了孩子?謝謝回復。
    答:像今天這個事情,孩子做錯事了流露出害怕的眼神這很正常,說明他的自我意識還是比較強的,這種心態(tài)也便于他修正錯誤。但平時有點不自信的表現(xiàn)能夠引起你的重視,說明你是一個很稱職的家長。您的孩子很有可能是這種氣質(zhì)類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一些改變,也可以通過讓他更多的體會自己的成功來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幫助他。如積木搭的很好,畫的畫有意思,會講故事等,要及時表揚他,對這種類型的孩子一定不能吝嗇對他的表揚,讓他體會到自己的成功,會增強他的自信。
    問:小朋友總喜歡亂畫,要真的叫他畫呢,又畫不出什么名堂來!像這種情況怎樣培養(yǎng)呢?
    答:可能你感覺孩子畫不出什么名堂,是因為孩子的畫面很混亂。其實孩子畫畫就像大人說話寫字來抒發(fā)自己情感一樣,他們首先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我們可以先來問一問“你畫的是什么?”幫助他理一理思路,并充分肯定他畫中積極樂觀的表現(xiàn)。在他也愿意畫的更好一些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建議他把主要的事情畫大一些,盡量畫的清晰,將他原圖中重要的畫面重新組合成一幅畫,使他混亂的畫面變得清晰起來,這就是進步。
    “安康(公益)網(wǎng)絡”、"安康項目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教研員 劉亞明
    問:孩子已經(jīng)六歲了,我們發(fā)現(xiàn)他走路時候會走成八字形的樣子,我們也給他指出,要求他改正走路姿態(tài),但他還是會有這種習慣,我想請教老師,我們要怎么做才能糾正孩子這個不好的習慣?
    答:關于這個問題,排除幼兒的生理原因,大多數(shù)是因為遺傳,可以看一看家長自己是不是也這樣走路。涉及到孩子遺傳和生理的問題,要有專門的行為矯治訓練,可能效果會更好,但是孩子不太容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去解決,我們要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法,六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一定的審美感了,可以讓他看看芭蕾舞劇,小朋友表演節(jié)目,解放軍走步的樣子,重點引導他體會其中優(yōu)美的走路姿態(tài),然后再選擇他喜歡的榜樣,提示他向他們學習。還可以把他走路的姿態(tài)在不經(jīng)意間拍照或者是拍錄像,讓他自己體會到這樣走路不太美,這時候再鼓勵他自己尋找到走路美的方法,他會更樂意接受,主動地去改??傊?yōu)楹⒆又鲃酉胱?、愿意做的行為,這是一個不大的毛病,也不是很不好改的毛病,但確實長大以后走路姿態(tài)不美會影響他的自信心,而且改起來會更不容易,因此從小要引導他改變,但關鍵在于他自己愿意改才行。
    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小,舉些例子:有時候在家里畫畫好好的,突然用力把油畫棒給斷兩截了,孩子頓時像接受不了事實一樣的大哭,非要我用膠布給纏好,輕聲和他講過很多次,斷了也可以畫的,不一定要恢復原狀才能用,依然哭得很傷心。有時候正在沙發(fā)上玩的車掉地上了,也好象掉了塊肉的趁機亂發(fā)脾氣的哭。當自己的要求被拒絕的時候,或者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了去,馬上表現(xiàn)出委屈想哭,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搭個積木或者砌個什么小房子(做手工)試幾次都達不到他的意愿就會很煩躁的想哭,怎樣才能改變我家孩子動不動就哭的性格,謝謝!
    答:有些孩子的氣質(zhì)類型就是很愛哭的那種,他哭的背后可能是您說的這些原因,還有可能是他自己說不清楚,我們也沒體會到的原因。因此在他哭的時候,我們大人一定要冷靜,一個是找到他不高興的真正原因,并且要幫助他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比如像油畫棒斷了,他完全可以學著自己用膠布粘上。但還要想一想他是否因為其他原因而不高興,比如畫沒有畫好,自己不滿意,或怕家長不滿意,家長還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過于嚴厲,孩子怕做不好,就找其他的借口。還有一個方法,當孩子不高興要哭的時候,跟他說可以把自己不高興的心情畫出來,也許這樣會好受一些,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能夠讓他把自己的不快釋放宣泄出來,之后再讓他講出來就更好了,大人也可以更加細致真切的了解到他哭的真實原因。一般孩子在宣泄之后心情就能夠轉(zhuǎn)變,因為在宣泄的過程中他們也總會把一些積極的因素畫到畫里面,我們在聽孩子講述的時候多鼓勵他體會那些積極的因素,就會覆蓋掉他不快的心情,這就是通過繪畫進行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
    問:現(xiàn)在我們在組織幼兒美術(shù)活動的時候,怎么把握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造和臨摹的尺度?比方說,有個年輕老師在園級交流活動中組織了美術(shù)活動《可愛的小貓》,通過激趣--感受--講解--教師示范--幼兒臨摹開展活動,環(huán)節(jié)很清晰,總體來說活動中幼兒也比較感興趣,做為常規(guī)的美術(shù)活動,大家還是認為幼兒的思維受到限制,可是,老師若不逐步示范,幼兒就不能把握技巧,若是分步示范,灌輸?shù)某煞钟痔啵瑧撛趺窗盐蘸媚兀?BR>    答:我是很不贊成老師示范,讓孩子模仿這種學習方式,這樣給孩子的創(chuàng)作空間太小了,而且不能夠讓他學會學習,因為孩子是“畫他知道的,而不是畫他看到的”,他本身是有創(chuàng)造符號的能力的。因此我們要多選擇一些貓咪的圖片讓孩子來觀察,并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觀察和回憶貓的形象和可愛的形態(tài)上,激發(fā)起孩子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物象分析,比如貓的頭是什么形狀的,身體、尾巴、四肢是什么形狀?長在什么部位?讓小朋友學一學小貓走路、游戲的樣子,把起筆的第一步貓頭畫在什么位置上,在紙上示意一下,為孩子的表現(xiàn)搭建一些橋梁,此時再讓孩子進行創(chuàng)作,他們一定會畫出栩栩如生的小貓。
    問:我的孩子也是很愛哭,而且脾氣很急,有一點不順心就嚷。事后我們說他,他也說以后不這樣了,可是下次他還是一樣。請問,我們該怎么引導他?
    答:孩子的很多行為表現(xiàn)都能影射出家長的一些教養(yǎng)方式,當我們不滿意孩子的行為時,先要想一想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是否合適,是否不滿意的時候也發(fā)脾氣,或者當他嚷和哭的時候就無原則的遷就孩子的無理要求。我還建議您嘗試一下用繪畫的方式引導他緩解焦慮的心情,鼓勵他不高興的時候用畫筆畫一畫自己的心情或者和他一起做手工,轉(zhuǎn)移他的不良情緒,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問:請問老師,孩子一有想法不能得到滿足就會很吵鬧,是否與心理因素有關。
    答:我覺得這個孩子對自己要求很高,這是一個好事。孩子不滿足,不會像大人很清晰的用語言或者文字進行表達或抒發(fā)出來,他經(jīng)常會用哭鬧的形式來表現(xiàn),大人一定要明白他吵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他的這種發(fā)展需要,哪些是不合理的,你給他一個合理的建議,如果他還很小,不能接受你的合理建議,就用轉(zhuǎn)移的方法來幫助他舒緩。
    問:孩子在家時畫畫時,自己覺得畫得不好,就不想上幼兒園,是什么原因?
    答:畫不好就不想上幼兒園,這主要是大人的原因,小孩畫畫首先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不應該用畫的像不像進行評價,更沒有好不好之分,我們對孩子畫畫的態(tài)度應該是持“鼓勵鼓勵再鼓勵”!
    問:劉老師,謝謝你,你的回答讓我頗有啟發(fā)??墒牵瑐鹘y(tǒng)意義上的美術(shù)教學中有一個繪畫技巧的問題,像我們小的時候,很多人寫字,畫畫都有大人手把手教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在組織幼兒美術(shù)活動的時候,要是都讓幼兒去想象和創(chuàng)造,怎么才能保證孩子技能的提高呢?
    答:過去我們對孩子作品的評價總喜歡那些干凈的、造型像的,這就影響我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造型上,所以要手把手的教孩子,讓孩子模仿老師創(chuàng)造出來的符號。其實孩子繪畫技巧的培養(yǎng)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首先是色彩,還有構(gòu)圖、構(gòu)思和造型。因此,我們在小班安排了很多玩色、用色彩進行裝飾的活動;中班我們安排了很多突出主題式的構(gòu)圖,讓孩子把一個事物畫的大一些,把主要特征畫出來,還可以選擇一些特征很明顯的,如樹葉、大樹、貝殼、石頭,并能夠借這些形進行想象出一些新事物的內(nèi)容,甚至可以讓孩子畫一畫怪獸,把自己的想象和自己的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表現(xiàn),這樣就沒有像不像的問題。到了大班,孩子創(chuàng)造符號的能力和構(gòu)思的能力都更強了,此時我們更鼓勵孩子多表現(xiàn)一些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內(nèi)容,如“我的好朋友”、“樹葉帶我去旅行”這樣的題材。
    問:我家孩子是比較喜歡畫畫的,但是如果沒有給他樣子,就在白紙上亂畫了,興趣來了畫好多,沒興趣就丟一面,而且特別喜歡畫手上的,畫到處都是,請問這時家長該怎么辦?
    答:你對孩子的觀察很細致。不給他樣子的方法也很好,但是要引導他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讓他腦子里的形象更豐富一些,就不會出現(xiàn)沒興趣把紙丟在一邊,這是因為他的經(jīng)驗沒有更新的內(nèi)容,只有他的經(jīng)驗源源不斷的增長,他的畫面才會更加的豐富。孩子這么喜歡畫畫,幫助他養(yǎng)成好習慣是很容易的,在家里固定一塊地方,給他提供充足的工具材料,讓他盡情的創(chuàng)作。孩子偶爾的奇思妙想,畫在手上,滿足他的靈感,讓他更體會到繪畫的樂趣,也不是什么壞事,但是也可以要求他不要總是弄得很臟亂,而且弄臟亂之后一定要讓他自己收拾干凈,讓他自己承擔這個責任,他就不會輕易的弄的又臟又亂了。
    問:請問劉老師,小班的孩子比較適合學什么的美術(shù)課程呢,謝謝!
    答:小班時期學畫畫重點是興趣培養(yǎng)。《童心畫語》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它不僅教孩子學畫畫,它首先是讓孩子接受更多的相關信息,觀察事物的形象特征,在此基礎上讓孩子畫出來并講出來自己畫中的故事。比如說小動物愛吃什么食物,我的媽媽,這些都是孩子感興趣并能夠表現(xiàn)出來的。
    問:對于美術(shù)活動,大部份孩子都比較喜歡,但有些小朋友也很抗拒,你怎么引導他,他就說我不會畫,我不喜歡畫,畫畫是不是也不能強求?就好象有的孩子不喜歡唱歌一樣,這種情況小班的孩子比較明顯,這些寶寶到大班以后也不是很愿意畫。繪畫技能也始終不能提高,對于老師來說,總是有遺憾。請問專家,有比較合適的方法嗎?
    答:小孩子從初拿起筆來,都會喜歡亂涂亂畫的,后來有的孩子卻不喜歡了,這很大原因是因為受到家長或小朋友的“打擊”,其實小孩子畫畫像他游戲一樣,是沒有任何功利色彩,不必要取悅于成人,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如果成人能夠持有這樣的態(tài)度,讓孩子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他會喜歡畫畫的。小班的孩子更多是處于涂鴉期的階段,好能創(chuàng)設提供一個涂鴉墻或涂鴉板,多讓他們涂涂畫畫,讓他感受到色彩很好玩,線條是可以千變?nèi)f化的,而不必要讓他們畫出來什么,我不想每一個孩子都會喜歡畫的,繪畫能力是在反復的練習中提高的。
    問:什么時候?qū)W第二語言才合適?
    答:這要看自己孩子語言能力的成熟狀況和周邊是否有比較適宜的環(huán)境。當孩子母語掌握的比較好了,發(fā)音也能夠比較準確時,周圍又有比較好的教學資源,是可以讓他開始學習第二語言,但把目標要定在萌發(fā)其興趣上,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聽、唱的游戲環(huán)境,而不要提過高的知識點的要求。
    問:劉老師您好!我是太谷二幼的教師,我們在使用《單心畫語》教程時,往往在孩子的繪畫講述時候出現(xiàn)困難,孩子的繪畫作品挺好的,但卻講述不出來,或者是不敢講,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改變這樣的狀況?
    答:很高興在網(wǎng)上見到你。開始對孩子講述的要求不要提的太高,講出一句話就很好,甚至可能是幾個字、幾個詞,只要能表達出他的畫面意思,我們可以幫他把話說完整,讓他體會到講清楚的語句是什么樣。還可以讓孩子一對一的跟同伴講,跟家長講,跟老師講。先用對話式的語言,再使用講述式的語言,可能會好一些,孩子講話比畫畫更容易一些,我相信他們能畫得出來,也一定能講的出來。我在教學時經(jīng)常問孩子“你想得出來,能畫的出來嗎”?畫完之后我也會這樣問他們“你能畫得出來,能講出來嗎?”借此來激勵他們一下,效果也不錯,你也可以試試看。
    問:我的孩子平時好動,活力型的,發(fā)展得也很好,但一有出場表演的時候就不行了,她說害羞,也多次鼓勵,但還不行,集體活動的還可以,請問應該怎么辦?
    答:你能重視到孩子這種發(fā)展需求,這很好。孩子這種表現(xiàn)很正常,我們大人如果換了一個環(huán)境,或者是面對很多人來說話或表演也是很害怕的,這需要一個鍛煉的過程??梢韵仍诩依锒嘟M織一些人看他表演,再和老師溝通,先在小組少數(shù)人面前進行表演,再逐步擴大范圍。還要激發(fā)孩子愿意主動表現(xiàn)的愿望,不要強求孩子。還可以跟孩子談論一下當眾表演的良好心情的分享,和將來成長的幫助和好處。
    問:我的女兒3歲,在讀小班。在家里很愛說話也很活潑,但是一旦換了環(huán)境或有外人在場時就顯得很內(nèi)向,不愛說話,也不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請問我們該如何引導她與別人交流?”
    答:您的孩子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她換了一個環(huán)境之后的表現(xiàn)是很正常的,家長可以請她喜歡的小朋友到家里來玩一玩或共同到院子里或公園去玩,小朋友熟悉了,才會有更多的交流。家長也可以多向孩子詢問“今天和誰一起游戲了?發(fā)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或跟她談論自己發(fā)現(xiàn)的她喜歡的小朋友的變化,逐步引導孩子關心周圍的人。還可以采取正強化的方式,如孩子和別人交流了,就及時鼓勵她的這種行為。
    問:平時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娛樂中建立起好的品行?
    答:你能關注到讓孩子在玩中學,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素質(zhì)的問題,說明你的教育觀念是很先進的。確實孩子通過玩是會很自然的培養(yǎng)起其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和能力。比如在玩中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他們需要互助、配合,才會玩的更有意思。在玩水玩沙等和大自然親近的游戲中還能探究一些科學,如水的流動,水的三態(tài),水的力量,這些經(jīng)驗對他們今后的學業(yè)會有很多的幫助,當他們學到這方面的知識時,能夠再現(xiàn)出這些經(jīng)驗,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