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大全:涼思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唐詩大全:涼思》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涼思》
    作者:李商隱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dāng)此節(jié),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shù),疑誤有新知。
    【注解】
    ①檻:欄桿。蟬休:蟬聲停止,指夜深。
    ②北斗:指客所在之地。南陵:今安徽南陵縣。指作者懷客之地。寓使:指傳書的使者。
    ③占夢:占卜夢境。新知:新的知交。
    ④永懷:長思。
    ⑤倚立:意謂今日重立檻前,時節(jié)已由春而秋。
    ⑥北斗:指客所在之地。南陵:今安徽東南。占夢:卜問夢境。
    【韻譯】
    當(dāng)初你離去時春潮漫平欄桿;如今秋蟬不鳴露水掛滿樹枝。
    我永遠懷念當(dāng)時那美好時節(jié);今日重倚檻前不覺時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處象春天般遙遠;我在南陵嫌送信人來得太遲。
    遠隔天涯我屢次占卜著美夢;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記。
    【評析】
    這是寫詩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聯(lián)寫愁思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訪客已經(jīng)離去,池水漲平了欄檻,知了停止噪鳴,清露掛滿樹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涼圖景!但是,詩句的勝處不光在于寫景真切,它還細致地傳達出詩人心理感受的微妙變化。如“客去”與“波平檻”,本來是互不相關(guān)的兩件事,為什么要連在一起敘述呢?細細推敲,大有道理。大凡人在熱鬧之中,是不會去注意夜晚池塘漲水這類細節(jié)的。只有當(dāng)客人告退、孤身獨坐時,才會突然發(fā)現(xiàn):喲,怎么不知不覺間面前的水波已漲得這么高了!同樣,鳴蟬與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靜下來心緒無聊時,才會覺察到現(xiàn)象的變化。所以,這聯(lián)寫景實際上反映了詩人由鬧至靜后的特殊心境,為引起愁思作了鋪墊。
    第二聯(lián)開始,詩人的筆觸由“涼”轉(zhuǎn)入“思”。永懷,即長想。此節(jié),此刻。移時,歷時、經(jīng)時。詩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欄柱之間,他凝神長想,思潮起伏。讀者雖還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經(jīng)感染到那種愁思綿綿的悲涼情味。
    詩篇后半進入所思的內(nèi)容。北斗星,因為它屹立天極,眾星圍繞轉(zhuǎn)動,古人常用來比喻君主,這里指皇帝駐居的京城長安。兼春,即兼年,兩年。南陵,今安徽繁昌縣,唐時屬宣州。寓,托。兩句意思是:離開長安已有兩個年頭,滯留遠方未歸;而托去南陵傳信的使者,又遲遲不帶回期待的消息。處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無怪乎詩人要產(chǎn)生被棄置天涯、零丁無告的感覺,屢屢借夢境占卜吉兇,甚至猜疑所聯(lián)系的對方有了新結(jié)識的朋友而不念舊交了。由于寫作背景難以考定,詩中所敘情事不很了了。但我們知道李商隱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過短短兩任小官,其余時間都漂泊異鄉(xiāng),寄人幕下。這首詩大約寫在又一次飄零途中,緬懷長安而不得歸,尋找新的出路又沒有結(jié)果,素抱難展,托身無地,只有歸結(jié)于悲愁抑郁的情思?!皼鏊肌币活},語意雙關(guān):既指“思”由“涼”生,也意味著思緒悲涼。按照這樣的理解,“涼”和“思”又是通篇融貫為一體的。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此詩抒情采用直寫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詩作那樣婉曲見意,但傾吐胸懷仍有宛轉(zhuǎn)含蓄之處,并非一瀉無余。語言風(fēng)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飾,也有別于李商隱一貫的精工典麗的作風(fēng),正適合于表現(xiàn)那種凄冷蕭瑟的情懷。大作家善于隨物賦形,不受一種固定風(fēng)格的拘限,于此可見一斑。
    【李商隱《涼思》詩新解】
    關(guān)于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涼思》的主題,歷來人們多認為是懷友之作。實際上,這是一首以女性口吻寫的閨思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思念妻子的詩。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涼思》曰:“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永懷當(dāng)此節(jié)。倚立自移時。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天涯占夢數(shù),疑誤有新知?!标P(guān)于這首詩的主題,清紀昀日:“起四句一氣涌出。氣格殊高,五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然其妙可思。結(jié)句承‘寓使遲’來,言家在天涯,不知留滯之故,幾疑別有新知也?!睂χ黝}是含糊其詞“在可解不可解之間”。俞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云:“這是一首因秋涼而懷舊的詩”,“誤以為別有新知,竟忘我故交?!苯鹦詧颉短圃娙偈仔伦ⅰ吩疲骸耙烧`句,錯誤地疑心友人已有新知而將自己忘了?!闭论谱⑹琛短圃娙偈住吩疲骸耙善溆行轮?,而遂忘故交”,“永懷,懷友人也。”王啟興、毛治中《唐詩三百首評注》去:“這首《涼思》從表面看,視詩人因秋涼而懷念友人之作,但從詩的結(jié)語來看。涉及的可能還是政治上的得失。”清代蘅塘退士編選。李明陽譯注《唐詩三百首》日:“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友人自春一別,時至秋涼尚無音信,作者的思念之情不能自禁。幾次因思而夢,因夢而占卜,甚至疑誤友人可能是因有新交而忘掉老朋友了?!崩铐底g注的《唐詩三百首譯析》云:“本詩是秋夜懷友之作?!?BR>    關(guān)于主題。“新知”一詞很重要。一般,把“新知”解釋為“新朋友”是沒錯的。但是,在古代詩詞中,“新知”不僅指新朋友,也指男子有了新的情人或妻子。例如:
    (1)南朝宋顏竣《*思古意》云:“春風(fēng)飛遠方,紀轉(zhuǎn)流思堂。貞節(jié)寄君子,窮閨妾所藏。裁書露微疑。千里問新知。君行過三稔,故心久當(dāng)移?!?BR>    (2)南朝梁王樞《至烏林村見采桑者因有贈》詩云“遙見提筐下。翩妍實端妙。將去復(fù)回身。欲語先為笑。閨中初別離。不許覓新知??战Y(jié)茉萸帶。敢報木蘭枝?!?BR>    (3)南朝梁元帝蕭繹《樹名詩》云“趙李競追隨。輕衫露弱枝。杏梁始東照,枯火未西馳。香因玉釧動,佩逐金衣移。柳葉生眉上,珠珰搖鬢垂。逢君桂枝馬。車下覓新知?!?BR>    (4)南朝梁王僧孺《為何庫部舊姬擬蘼蕪之句詩》云:“出戶望蘭薰,褰簾正逢君。斂容裁一訪,新知詎可間。新人含笑近,故人含淚隱。妾意在寒松,君心逐朝槿?!?BR>    (5)南朝梁王筠《代牽牛答織女》詩曰:“新知與生別,由來儻相值。如何寸心中,一霄懷兩事。歡娛未繾綣,倏忽成離異。終日遙相望,祗益生愁思。猶憶今春悲,尚有故年淚。忽遇長河轉(zhuǎn)。獨喜涼飆至。奔情翊鳳軫,精阿警龍轡?!?BR>    (6)唐孫光憲詞《酒泉子》:“斂態(tài)窗前,裊裊雀釵拋頸。燕成雙,鸞對影,耦新知。玉纖澹指眉小山,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全唐詞)
    (7)宋高似孫《鶯啼序》云,
    “青旃報春來了,玉鱗鱗風(fēng)旎。陳瑤席、新奏琳瑯,窈窕來薦嘉祉。桂酒洗瓊芳,麗景暉暉,日夜催紅紫。湛青陽新沐,人聲澹蕩花里。
    光汛崇蘭,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共攜手、蘅室蘭房,奈何新恨如此。對佳時、芳情脈脈,眉黛蹙、羞搴瓊珥。折微馨、聊寄相思,莫愁如水。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青蘋再轉(zhuǎn),淑思菲菲,春又過半矣。細雨濕香塵。未曉又止。莫教一熄無聊,群芳壹疊。傷情漠漠,淚痕輕洗。曲瓊桂帳流蘇暖,望美人、又是論千里。佳期杳緲,香風(fēng)不肯為媒,可堪玩此芳芷。春今漸歇,不忍零花,猶戀馀綺。度美曲、造新聲,樂莫樂此新知。思美人兮,有花同倚。年華做了,功成如委。天時相代何日已。悵春功、非與他時比。殷勤舉酒酬春,春若能留,口還亦喜?!?BR>    而且,把“新知”解為新朋友時,詩人一般都會明言,不會隱晦,尤其是在題目中就能看出來,如:
    唐高正臣《晦日重宴》“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隨。班荊陪舊識,傾蓋得新知。水葉分蓮沼,風(fēng)花落柳枝。自符河朔趣,寧羨高陽池?!?BR>    唐駱賓王《秋夜送閻五還潤州》:“通莊抵舊里,溝水泣新知。斷云飄易滯,連露積難披。素風(fēng)啼迥堞。驚月繞疏枝。無力勵短翰,輕舉送長離?!?BR>    唐王昌齡《潞府客亭寄崔鳳童》:“蕭條郡城閉,旅館空寒煙。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新知偶相訪,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長會,清風(fēng)徒滿川?!?BR>    劉長卿《送邵州判官往南一作皇甫冉詩》“看君發(fā)原隰,駟牡志皇皇。始罷滄江令,還隨粉署郎。海沂軍未息,河兗歲仍荒。征稅人全少,榛蕪虜近亡。新知行宋遠,相望隔淮長。早晚裁書寄,銀鉤佇八行?!?BR>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思念朋友不必隱晦,更不必“疑誤有新知”。我認為這是一首以女性口吻寫的閨思詩。首聯(lián)寫景,客人已經(jīng)離去,池水漲平了欄檻,蟬停止鳴叫,清露掛滿樹枝。剛剛還很熱鬧的環(huán)境瞬時安靜下來,剩下女主人公獨自一人,心境也變得凄涼起來。由景色的鬧到“涼”,反映了女主人公由鬧至靜后的孤獨凄涼心境,為下聯(lián)引起愁思作了鋪墊。所以,這聯(lián)寫景,實是寫情,“一切景語皆情語”。第二聯(lián)由“涼”轉(zhuǎn)入“思”。女主人公獨自一人久久倚立著水亭欄桿,凝神長想,一股愁思籠罩了她。第三聯(lián)講她久久倚立,原來是在思念自己很久都未回家的丈夫。而深切盼望的信使也久久不來,丈夫杳無音信。她只能屢屢借夢境占卜吉兇。思念丈夫之余,還有些擔(dān)心。甚至猜疑丈夫久不回家是因為在外面有了新的情人而忘了自己。
    這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思念妻子的詩。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jié)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jīng)常團聚,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同時詩人遭際坎坷,久在異鄉(xiāng)漂泊,心境也很凄涼。在凄涼的境況中更加思念妻子,想象妻子此時的心境,大概也在思念自己,也許還會因為自己的長久羈旅不歸且音信不通而有所猜疑。詩人以想象的筆觸描寫妻子的思念與凄涼心境,其實也從另一個側(cè)面寫出了作者此時思念妻子想要回家而不能的凄涼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