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讀后感:郭沫若《女神》讀后感700字

字號:

今天我讀完了郭沫若的《女神》,也想起了早些時候,我到郭沫若故居的情景,樂山沙灣古鎮(zhèn)沉浸在一片寥峭寒雨之中,我對郭沫若仿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對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遙想當年領(lǐng)軍創(chuàng)造社的輝煌,《女神》《星空》的燦爛,《屈原》與《棠棣之花》的朗聲高調(diào)……如今全部成為了《天上的街市》里《沙上腳印》,終淹沒在《黃海中的哀歌》,一切的一切都為商業(yè)社會的《天狗》所吞噬,在《輟了課的第一點鐘里》的那一刻,怕死的,飽受屈辱的詩人《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死》,《死的誘惑》啊,《火葬場》!在這《洪水時代》,《太陽沒了》,只剩下《月下的司芬克司》,在《黑的文字窟中》到處都是《如火如荼的恐怖》,《金錢的魔力》控制了整個世界,《朋友們愴聚在囚牢里》,《血的幻影》《歌笑在富兒們的園里》……
     當下,我為一個篤信文學的迷茫人,獨自徘徊在沫若故居后花園里,在灰蒙蒙天空之下,望不見遠處的美人山,僅有冬樹的寂寞,屋檐水的滴落,沫若兒時讀書的綏山山館毫無聲息地舊,好衰時喲。
     “魯、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這位在舊版《現(xiàn)代中國文學》上聲名赫赫的中國現(xiàn)代文人,此時此地,在自己的故鄉(xiāng)連同自己的故居,都成了歷史的一顆琥珀,一顆栩栩如生而被塵封遺忘的文物。
     當我跨出沫若故居門檻后,驀然回顧,驚訝這故居竟然為這樂山沙灣古鎮(zhèn)后的瓦房民居了,那個舊時代后的殘夢了。
     遠山無影,寒氣籠罩著沫若故居老屋,真?zhèn)€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切切,叫人也無從尋尋覓覓了……
     多讀讀這些文人的作品,多走走這些文人走過的地方,感受一個文學的世界。感謝郭沫若讓我對文學燃氣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