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數(shù)學必修5模擬試題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二年級數(shù)學必修5模擬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卷 一、選擇題 1.在△ABC 中,角 A、B、C 成等差數(shù)列,則角 B 為( ) (A) 30° (B) 60° (C) 90° (D) 120° 2.由 a1 (A) 99 3.在等比數(shù)列 (A) 2 (B) 100 (C) 96 (D)101 )
    = 1,d = 3 確定的等差數(shù)列 {an } ,當 an =298 時,序號 n 等于(
    )
    {an } , a3 = 2,a7 = 32 ,則 q =(
    (B) -2
    2 2 2
    (C) ±2 (C) 150° (C) 45
    (D) 4 ) (D) 120°
    4.在△ABC 中,若 c = a (A) 60° (B) 90° 5.等差數(shù)列 (A) 180 6.等差數(shù)列 (B) 75
    + b + ab ,則∠C=(
    {a n } 中,若 a 2 + a 4 + a 5 + a 6 + a 8
    = 45 0 ,則 a 2 + a8 =(
    (D) 30
    ) )
    {an } 中,已知 a1 + a2 = 15 , a3 + a4 = 35 ,則 a5 + a6 = (
    )
    (A) 65 (B) 55 (C) 45 (D) 25 7.在△ABC 中,若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 ,則△ABC 為( (B)等腰三角形 (A)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8.在等比數(shù)列 則 q =( (A) 3
    {an } 中,前三項分別為1, q, q 2 ,第二項加上 2 后構(gòu)成等差數(shù)列,
    (B) -1
    )
    9.在各項均為正數(shù)的等比數(shù)列 則 log 3 b1 (A) 5
    {bn } 中,若 b7 ? b8 = 3 ,
    ) (C) 7
    °
    (C) 3 或-1
    (D) 2
    + log 3 b2 + …… + log 3 b14 等于(
    (B) 6
    (D)8
    10.在 ?ABC 中, a = 80, b = 100, A = 45 ,則此三角形解的情況是( ) A、一解 B、兩解 C、一解或兩解 D、無解 11.等差數(shù)列 {an } 的前 m 項和為 30,前 2m 項和為 100,則它的前 3m 項和是( A、130 B、170 12.若 b<0b+d
    b
    )
    D、260 D.a(chǎn)-c>b-d ) D.2 4 3
    a b > c d
    a
    13.若 a、b 為實數(shù), 且 a+b=2, 則 3 +3 的小值為 ( A.18
    2
    B.6
    C.2 3
    14. 不等式 x > x 的解集是( D ) A. (?∞, 0) B. (0, 1) C. (1 + ∞) , D. ( ?∞, ∪ (1, ∞) 0) +
    15. 已知集合 M = {?1,1} , N = {x | (A) {?1,1} (B) {?1} (C) {0}
    1 < 2 x +1 < 4, x ∈ Z } 則 M ∩ N = (B) 2
    (D) {?1, 0}
    16. 不等式 ax2+bx+c>0(a,b,c∈Z)的解集為( ? (A)10 一、選擇題 選擇題 (B)-10
    1 1 , ) ,則 a+b 的值可能為( 2 3
    )D
    (C)14 第二卷
    (D)-14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二、填空題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8
    9
    10
    17.在△ABC 中, a = 3 18.在等比數(shù)列 19.
    2 , b = 2 3, cos C =
    {an } 中, a1 =2, a3 =8,則 S6 =
    1 ,則 S△ABC = 3
    1 1 1 1 = + + + …… + 1× 2 2×3 3× 4 n ( n + 1) ?1,x ≥ 0; ,則不等式 x + ( x + 2 ) ? f ( x + 2) ≤ 5 的解集是 20.已知 f ( x) = ? ?? 1,x < 0 3? ? ? ? ∞, ? 2? ?
    21.△ABC 中,A(2,4) 、B(-1,2) 、C(1,0) ,D(x,y)在△ABC 內(nèi)部及邊界運動, 小值為 -3 則 z=x-y 的大值為 1 22. 已知數(shù)列{ a n }滿足條件 a1 = –2 , a n + 1 =2 +
    2a n , 則a5 = 1? an
    .
    10 7
    三、解答題 23.(本小題 10 分) (文科)已知 a 、 b 、 c 分別是 ?ABC 的三個內(nèi)角 A 、 B 、 C 所對的邊
    3 , c = 2, A = 60°, 求 a 、 b 的值; 2 【Ⅱ】若 a = c cos B ,且 b = c sin A ,試判斷 ?ABC 的形狀.
    【Ⅰ】若 ?ABC 面積 S ?ABC = 23. (本小題 10 分) (理科)△ABC 中,內(nèi)角 A,B,C 的對邊分別為 a,b,c,已知 a,b,c 成 等比數(shù)列, cos B =
    3 . 4 1 1 (Ⅰ)求 + 的值; tan A tan C 3 (Ⅱ)設 BA ? BC = , 求a + c 的值。 2
    解:【Ⅰ】∵ S ?ABC = 1 bc sin A = 3 ,∴ 1 b ? 2 sin 60° = 3 ,得 b = 1 … ……2 分 2 2 2 2 2 2 2 2 2 由余弦定理得: a = b + c ? 2bc cos A = 1 + 2 ? 2 × 1× 2 ? cos 60° = 3 , 所以 a =
    3 …………4 分
    【Ⅱ】由余弦定理得: a = c ? 所以 ∠C = 90°
    a2 + c2 ? b2 ? a2 + b2 = c2 , 2ac
    …………7 分
    …………6 分
    在 Rt?ABC 中, sin A =
    a a ,所以 b = c ? = a c c
    所以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8 分 解: (Ⅰ)由 cos B =
    3 3 7 , 得 sin B = 1 ? ( ) 2 = , 4 4 4 2 由 b =ac 及正弦定理得 sin 2 B = sin A sin C . 于是 1 + 1 = cos A + cos C = sin C cos A + cos C sin A = sin( A + C ) 2
    tan A tan C sin A sin B 1 4 = = = 7. 2 sin B 7 sin B sin C sin A sin C sin B
    (Ⅱ)由 BA ? BC =
    3 3 3 得ca ? cos B = ,由cos B = , 可得ca = 2,即b 2 = 2. 2 2 4 2 2 2 2 2 2 由余弦定理 b =a +c -2ac+cosB 得 a +c =b +2ac·cosB=5.
    a+c =3 2 24. (本小題 10 分)設關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 n x - an +1 x+1=0(n∈N)有兩根α和β,且滿足 6
    α-2αβ+6β=3.
    (a + c ) 2 = a 2 + c 2 + 2ac = 5 + 4 = 9,
    (1)試用an 表示an +1 ; 2? ? (2)求證:數(shù)列 ?an ? ? 是等比數(shù)列. 3? ? a 1 解: (1)根據(jù)韋達定理,得 α+β= n +1 ,α?β= ,由 6α-2αβ+6β=3 an an a 2 1 1 得 6 ? n +1 ? = 3, 故an +1 = an + an an 2 3 2 an +1 ? 2 1 1 1 2 3 = 1, (2)證明:因為 an +1 ? = an ? = (an ? ), 所以 2 3 2 3 2 3 2 an ? 3
    25. (本小題 12 分)某工廠生產(chǎn) A、B 兩類型桌子,每張桌子需木工和油漆兩道工序完成。已知 木工做 A、B 型桌子各一張分別需要 1 小時和 2 小時;漆工油漆 A、B 型桌子各一張分別需要 3 小時和 1 小時;又知木工、漆工每天工作時間分別不得超過 8 小時和 9 小時,而生產(chǎn)一張 A、 B 型桌子的利潤分別為 15 元和 20 元,試問工廠每天應生產(chǎn) A、B 型桌子各多少張,才能獲得 利潤大?大利潤是多少? 解:工廠每天生產(chǎn) A 型桌子 2 張,每天生產(chǎn) B 型桌子 3 張時, 才能獲得利潤大。大利潤是 90 元。 26. (本小題 14 分)某漁業(yè)公司年初用 98 萬元購買一艘捕魚船,第一年各種費用 12 萬元,以 后每年都增加 4 萬元,每年捕魚收益 50 萬元。 (1)問第幾年開始獲利; (2)若干年后,有兩種處理方案:①年平均獲利大時,以 26 萬元出售該漁船;②總純 收入獲利大時,以 8 萬元出售該漁船。 問哪種方案合算。 解:由題意知每年的費用是以 12 為首項,4 為公差的等差數(shù)列,設純收入與年數(shù)的關系為 f(n),
    則 f(n)=50n-[12+16+……+(8+4n)]-98=40n-2n -98 (1)由 f(n)>0 得 n -20n+49<0 所以 10 ? 51 < n < 10 + 51
    2
    2
    又因為 n ∈ N ,所以 n=3,4,5,……17.即從第三年開始獲利.4 分 (2)①年平均收入為
    f (n) 49 =40-2 (n + ) ≤ 40 ? 2 × 14 = 12 .當且僅當 n=7 時,年平均收 n n 益大.此時出售漁船總獲利為 12 × 7 + 26 = 110 (萬元);8 分
    2 2
    ②由 f(n)=40n-2n -98=-2(n-10) +102 可知當 n=10 時總收益大。此時出售漁船總 獲利為 102+8=110(萬元). 11 分 但 7<10.所以第一種方案更合算. 12 分
    [模塊考試情況分析]: 樣本容量為 57(一個普通班學生) 選擇題各小題得分率如下: 題號 得分率 1 0.72 2 0.33 3 0.70 4 0.60 5 0.61 6 0.37 7 0.51 8 0.67 9 0.82
    填空題、解答題滿分率如下: 題號 得分率 10 0.59 11 0.40 12 0.58 13 0.44 14 0.57 15 0.29
    綜合以上對考試的試卷分析,對本模塊及以后的教學有著以下幾點啟示: 1、要重視基礎。數(shù)學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基礎,教學過程中要落實基本概念知識、 基本技能和基本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要求,特別要關心數(shù)學學習困難的學生,通過學習興趣培養(yǎng)和學 習方法指導,使他們達到學習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合格率。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述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在答題中,由于書寫表達的不規(guī) 范或是表述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表述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交流能力,因此,教學中 要重視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表述能力。同時也要加強考前指導,學習中考說明中有關答題 的要求,盡量減少由于表述不清造成的失分。 3、強化思維過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維能力。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要充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 程,解數(shù)學題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shù)學方法和基本數(shù)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 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個數(shù)學問題的多條途徑,注意增減直覺猜想,歸納抽象, 邏輯推理,演繹證明,運算求解等理性思維能力。如果這方面做得好的話。 4、倡導主動學 習,營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環(huán)境。學校和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間,善 于從教材實際和社會生活中提出問題,開設研究性課程,讓學生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在解決 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培養(yǎng)鉆研精神,同時提高數(shù)學表達能力和數(shù)學交流能力。
    三.模塊教學反思。 模塊教學反思。 (1)數(shù)學必修 5 的內(nèi)容共有三章,分別是:解三角形,數(shù)列,不等式;內(nèi)容較多,在課改 之前應該是高二上學期的內(nèi)容,并且每周至少是 6 課時;現(xiàn)在實行課改后 5 周就上完課本的三分 之二,每周是 5 課時;由于課時緊,任務大,我感覺學生學得不夠好,大多數(shù)學生反映“消化不 良” 。數(shù)學必修 5 結(jié)束一半時進行了期末考試,結(jié)果也與我們預期的有較大的出入;課本上 原題(含例題、課后練習、習題 A 組與復習題的 A 組)占了整個試題的 55%,結(jié)果有超過一半的 學生不及格,原因在哪里呢?我想這應該是我在下一個學段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在上課時我也 是一直是按新課程的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也是處處體現(xiàn)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可 為什么后的結(jié)果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該怎么辦,這也是我在今后所要解 決的一個突出的問題。 另我感到欣慰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懂得如何去學習,如何去鉆研、如何帶著質(zhì)疑的態(tài)度 去仔細斟酌;正是有了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所以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了書本的好幾處錯誤:如:教材 61 頁上面的、教材 135 頁例題 3 解答中也有一處、教材 140 頁 A 組第三題、教材 146 頁 B 組第 二題等等。 我想這主要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才有這樣的結(jié)果,在課堂上學生不再是 聽課的機器,而是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問題在學習小組之內(nèi)討論解決,在小組還解決不 了的問題在全班共同討論解決,直至問題得到完滿的解決。這樣學生在無形之中就變成了學習的 主人,成了學習的主角;因為是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自己來嘗試解決,因而學生的積極性也就很高, 學習熱情就很飽滿。當然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便與學生一起探討,關鍵的時候給予必要 的指點和表揚,以保持學生學習熱情的持續(xù)性。 我的教學方式:在教數(shù)學必修 5 的內(nèi)容時我基本上是讓學生自己先預習后提出問題,其他同 學一起幫助解決問題,我僅僅是在課堂上控制一下課堂節(jié)奏;引導學生如何傾聽他人的觀點;在 學生感到非常困難是加以分析、引導;指導他們?nèi)绾芜M行合作學習;思考如何讓學生都“動”起 來等等。 (2) “內(nèi)容多,課時少”是學生反映強烈的問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78%的學生認為老師講課速度 快,學習跟不上,沒有時間理解和消化所學習的內(nèi)容.因而有必要適當調(diào)整部分教學內(nèi)容,如在 高一第一學期開設的數(shù)學課程不宜過多,可以考慮只開一個模塊,讓學生對高中的數(shù)學學習有一 個適應的過程,以實現(xiàn)初高中的平穩(wěn)過渡.同時,對現(xiàn)有的部分內(nèi)容,該充實的還是要充實,讓 教材內(nèi)容更具體,學生學習起來更方便.例如,關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生普遍要求教材能對具 體操作步驟更細致些,老師不僅對有關軟件作演示,還應教會學生操作的方法,正所謂“授之以 魚不如授之以漁” .又如,某些公式、定理的證明、推導,雖然課程標準中不要求學生掌握,但 教材中還是可以以某種恰當?shù)男问浇o出(如小字的形式,以某個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介紹某些參 考書或某些網(wǎng)站讓學生自己去查閱等) .學生對某知識了解其來龍去脈,理解、記憶會更深刻, 從而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