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游記:澳門游記作文:TOUCH MY HEART,澳門

字號:

“澳凼大橋聯(lián)絡了凼仔島,路凼連貫公路又把凼仔島和路環(huán)島連接起來。這樣,一個小小的半島和兩個離島,就仿佛像一串冰糖葫蘆,或者三個圓球似的特別啞鈴一般,平臥在湛藍的海水之上了”。這就是美麗的澳門。
     ——摘自秦牧《“東方蒙特卡羅”漫記》
     一
     當我們的船漸漸靠岸時,天空中預定好了一般,下起了蒙蒙的細雨。手中撐起的那把的傘是透明的,可以清楚地看見雨珠點點地落在頭頂,粒粒閃爍著晶瑩,呼吸里感覺著也沒有了灰塵。忍不住握住傘柄旋轉了幾下,飛濺出的雨滴如心里綻開的美妙的鮮花,動人且愉悅著。
     這是一個可以盡心徒步的城市,從碼頭往新馬路方向,也就只需很短的路程。穿行在狹長的巷子里,可以看見很多古色古香的、頗具文物價值的老屋子,慢慢看下往,你甚至還能發(fā)現(xiàn)明清風格的小旅館,讓人覺得自己不小心踏足了老電影里的一個片場。
     兩個背著書包的青春男女,合著一把翠綠色的小傘,任那細碎的雨點灑落在肩頭,發(fā)梢凝著些許泛著光澤的水珠,他們站在巷子中間正說著什么,看見我走過來,忽然有點不好意思,側身挪了挪地方給我讓路,紅云迅速地從他們臉上飛過。我輕輕地笑了笑,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時代的我。模糊中,這里似乎就變成了昔日江南的雨巷,兩旁也有著一樣油漆斑駁了的扇扇舊木門。
     前面的一條小巷里,居然全是賣古董家俱的,古老的雕花木床像個房間一樣,可以在里邊洗臉,看書,吸煙袋,兩邊還放著椅子用來會客;還有那穿街跑巷貨郎的擔子,搖來晃往的竹躺椅,大戶人家小姐的打扮枱……數(shù)不勝數(shù),看得我眼花繚略冬好奇地對著它們撫摩著,仿佛想要往觸及曾經(jīng)的故事。三十年代的留聲機里放著周旋的老唱片,音調(diào)里裹滿了歲月的滄桑,店員小妹用粵語清脆地喚著客人:先生,太太,請隨便睇睇。讓人恨不能換身祺袍,挽著個抹了發(fā)臘留了分頭的舊式海派名流來充充場面。
     二
     拐出那些小小的街巷,就可以到達這個城市的心臟——新馬路。  漫步在街頭,可以看見歐式的建筑穿插在中式古老的建筑群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協(xié)調(diào),看不出絲毫的突凹,對著那些由中式琉璃瓦的屋檐和西式雕花的拱門、百頁窗扇巧妙地拼湊在一起的建筑物,你不能不贊嘆澳門人對中西文化的平衡、調(diào)適的能力。
     假如說建筑是一個城市凝固的音符,那么澳門市政廳就是這些音符里最為跳躍的一個,它現(xiàn)為澳門特區(qū)政府所在地,這座建于1784年,仍保持著16世紀南歐宮廷式的布局風格的建筑物,內(nèi)墻上貼滿了葡萄牙的藍白磁磚,后花園長滿小草的球形平臺上有交叉排列的十字線條,象征葡萄牙早期的世界探險。中小學生作文大我喜歡有著沉甸甸的歷史感的地方,澳門,就是這樣一個能觸及我內(nèi)心的城市,每次來到這里,我都會收獲不同的感覺,誰說這里沒有太多的文化積累,只要你細細地往尋覓和揣摩,哪怕是你腳下的一塊細小的碎磚,都有可能烙著上上個世紀的印跡,就看你是怎么往掂它的份量了……
     雨停了,站在外面布滿歐洲風情的廣場上,看四面的教堂,飯店,咖啡館,花壇和噴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明媚,澳門,此時此刻如同一幅動感的油畫,色彩明艷而鮮活了起來,各種膚色的人在照像,喝咖啡,聊天,逛街,人群中蕩漾著輕松和悠閑。澳門,是一個沒有傷感的城市,人們總是以一種隨意而舒適的狀態(tài)生活著,哪怕是游客爆滿的節(jié)假日,他們照樣可以把店面的門一關,上寫:復活節(jié)休息兩日。并竊冬他們的節(jié)日特別多,中西方節(jié)日一塊過,這樣算下來,一年中大約有好多日子他們都在過節(jié)吧,這真是個不錯的地方,總有節(jié)日的色彩點綴著生活,幸福和歡快的人生,大約不過如此吧。
     整個新馬路上不乏有各類商店和物品,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藥店,里邊擺滿了各種名貴的藥材,所有的店員清一色的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先生,一律的西裝革履,表情深沉,他們的莊重倒符合了他們的職業(yè)身份,感覺著從這里買的藥也一定能如他們推薦的那樣穩(wěn)重,放心。不時能看見金發(fā)發(fā)碧眼的外國人走進來聞聞這,看看那,那些老先生的外語之流暢令我震撼,也不知是不是事先經(jīng)營者策劃好的,總之這樣的藥材店不用做廣告也能讓人忘不了的。
     三
     澳門這個地方,飲食上也有著它獨特的文化,既能吃到正宗的葡國大餐,又能找到好吃的廣東菜,不過對于我來說,最喜歡的還是那些小食。街上總是彌漫著杏仁餅和烤肉干的香味,不管你買不買,熱情的澳門人都要往你手里塞上一塊叫你嘗,每次回往時手里肯定少不了拎上一堆這樣的手信帶回家。
     逛街逛累了,一定要往找間甜品店坐下來慢慢歇息片刻的。實在,那里的甜品廣東哪兒都有賣,無非就是雙皮奶,姜撞奶,水果撈之類的。然而,我總覺得每次在不同的地方吃都有不同的味道,澳門的甜品中,奶油味總是更為香濃,不知是不是由于這里曾經(jīng)有很多葡國人的緣故。就像我們愛吃他們的蛋撻一樣他們也愛吃我們的甜品?
     師傅又在做姜撞奶了,用鮮榨的姜汁放在碗底,把牛奶沖進往,很快就可看見牛奶凝成豆腐花一樣了,吃進嘴里,又香又滑,還到有姜的微辣,好吃極了,通常還在做的過程中,我的眼睛就盯直了,嘴里不停地咽著口水,直到那美味觸到我的舌尖。
     水果撈實在是香港的許留山最為出名了,澳門也能找到,在西米露,凍涼粉等等眾多的甜品上加上很多新鮮的水果,放在漂亮的透明的玻璃小碗里端上來,看著就色彩誘人,吃一口,頓覺心曠神怡,更主要的是,澳門的這些甜品總是特別的香甜滑膩,賣東西的澳門人給你的感覺也是輕松愉快的,他們的臉上永遠留露著微笑,語氣永遠是謙遜的,從前是這樣現(xiàn)在也還是這樣,這一點和整日奔波勞碌的香港人完全不同。實在很多數(shù)澳門人并不是太富裕,但他們那種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狀態(tài)真令人羨慕,往往吃著他們做出的甜品,你就能品嘗到幸福的滋味。
     四
     玫瑰圣母堂,是澳門最典雅最美觀代表性的巴洛克式教堂, 1590年由道明會修士興建,整個教堂的外面是粉紅色的,和它的名字一樣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圣堂內(nèi)的天堂布滿圖案裝飾,大門雕工精細,圣堂內(nèi)部色彩繽紛,外形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明快之感。我最喜愛這里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其是耶穌***像,從中可以窺見古西班牙的宗教藝術特異之處。
     很多年前當我第一次來到這里時,教堂里還有間專賣圣用品的屋子,里邊陳列了很多精美的圣經(jīng)人物畫像,我選了好些用作收躲,或許是由于看見我愛不釋手的樣子,引起了一個年長的葡國修女的留意,她送給我一些圣經(jīng)故事的小冊子,用僅會的幾句粵語和我交流著,她告訴我她姓張,并且還給我留了她的電話,要我有空就往找她。但是,后來每次往到澳門,總是匆匆忙忙地,也沒能有機會往看看過她,這么多年過往了,我還能想起她那玄色的神袍,慈愛的目光,只是,世事難料,我想此刻我還是求主保佑她吧!
     神父在給神像前的神燈在加燭油,不時有人走進來默默地禱告,我雖不是信徒,但我尊重所有的宗教,崇拜宗教中所包含的哲理以及高尚的藝術,教堂里的繪畫和音樂,是最能讓我癡迷的了。坐在我身旁的一位老先生,忽然老淚縱橫,我靜靜地給他遞上雪白的紙巾,他連聲說著:謝謝!接著告訴臥冬他四十年前的今天就在這里,和他那穿著白婚紗的美麗新娘一起走向了紅地毯,而如今,來這里的就只有他孤身一人了……我的心也隨之惆悵起來,教堂里依然燈火通明,而我們都只不過是這里的一個過客,也只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過客,既然沒有永遠,那就讓我們好好珍惜現(xiàn)在吧。
     由于是復活節(jié),當晚我在圣母玫瑰堂還欣賞到了一場由澳門樂團表演的圣樂會,神圣的音樂越過教堂的天頂,回旋在澳門的上空,真是一美麗之極的夜晚,這樣的夜晚,令人止不住有種沖動:赤足奔向街心無人了的花園,月光下,拉著愛人的手跳起那段久違了的華爾茲。
     澳門,你總是給人太多的憧憬和幻想,但是我喜歡!
     澳門,你總是一次次TOUCH MY HEART,于是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