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古詩大全:薛中丞》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作品介紹】
《薛中丞》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4卷第45首。
【原文】
薛中丞
作者:唐·白居易
百人無一直,百直無一遇。
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誠,守直心甚固。
皇明燭如日,再使秉王度。
*豪與佞巧,非不憎且懼。
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每因匪躬節(jié),知有匡時具。
張為墜網(wǎng)綱,倚作頹檐柱。
悠哉上天意,報施紛回互。
自古已冥茫,從今尤不諭。
豈與小人意,昏然同好惡。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賢心,五年如旦暮。
況聞善人命,長短系運數(shù)。
今我一涕零,豈為中丞故。
【注釋】
①這首詩作于元和九年(814)。薛中丞:指薛存誠。據(jù)(新傳》“江西監(jiān)軍高重昌妄幼信州刺史李位謀反,追付仗內(nèi)詰狀。存誠一日三表,請付位御史臺。及按,果無實?!敝胸?即御史中丞。御史臺副長官,正四品下。
②秉王度:掌邦國刑憲典章。薛存誠元和五年、八年兩次為御史中丞,故云。
③佞巧:*佞巧偽之人。
④裴相:指裴垍。垍元和三年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六年卒。
⑤旦暮:言時間很短。
⑥運數(shù):命運,氣數(shù)。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后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碧频伦谪懺辏?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guān)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并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quán)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后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shù)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布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shù)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繁體對照】
卷424_45【薛中丞】白居易
百人無壹直,百直無壹遇。
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誠,守直心甚固。
皇明燭如日,再使秉王度。
*豪與佞巧,非不憎且懼。
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每因匪躬節(jié),知有匡時具。
張爲墜網(wǎng)綱,倚作頹檐柱。
悠哉上天意,報施紛回互。
自古已冥茫,從今尤不諭。
豈與小人意,昏然同好惡。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賢心,五年如旦暮。
況聞善人命,長短系運數(shù)。
今我壹涕零,豈爲中丞故。
【作品介紹】
《薛中丞》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4卷第45首。
【原文】
薛中丞
作者:唐·白居易
百人無一直,百直無一遇。
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誠,守直心甚固。
皇明燭如日,再使秉王度。
*豪與佞巧,非不憎且懼。
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每因匪躬節(jié),知有匡時具。
張為墜網(wǎng)綱,倚作頹檐柱。
悠哉上天意,報施紛回互。
自古已冥茫,從今尤不諭。
豈與小人意,昏然同好惡。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賢心,五年如旦暮。
況聞善人命,長短系運數(shù)。
今我一涕零,豈為中丞故。
【注釋】
①這首詩作于元和九年(814)。薛中丞:指薛存誠。據(jù)(新傳》“江西監(jiān)軍高重昌妄幼信州刺史李位謀反,追付仗內(nèi)詰狀。存誠一日三表,請付位御史臺。及按,果無實?!敝胸?即御史中丞。御史臺副長官,正四品下。
②秉王度:掌邦國刑憲典章。薛存誠元和五年、八年兩次為御史中丞,故云。
③佞巧:*佞巧偽之人。
④裴相:指裴垍。垍元和三年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六年卒。
⑤旦暮:言時間很短。
⑥運數(shù):命運,氣數(shù)。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后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碧频伦谪懺辏?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guān)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并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quán)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后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shù)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布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shù)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繁體對照】
卷424_45【薛中丞】白居易
百人無壹直,百直無壹遇。
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誠,守直心甚固。
皇明燭如日,再使秉王度。
*豪與佞巧,非不憎且懼。
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每因匪躬節(jié),知有匡時具。
張爲墜網(wǎng)綱,倚作頹檐柱。
悠哉上天意,報施紛回互。
自古已冥茫,從今尤不諭。
豈與小人意,昏然同好惡。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賢心,五年如旦暮。
況聞善人命,長短系運數(shù)。
今我壹涕零,豈爲中丞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