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幼兒進行書法啟蒙教育?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如何對幼兒進行書法啟蒙教育?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書法是我國寶貴的文化瑰寶,有著鮮明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征。它的存在價值如同其他傳統(tǒng)文化藝術樣式一樣,永遠對全人類具有魅力,它已成為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初步接觸多元文化,發(fā)現(xiàn)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fā)審美情趣。”
    初淺的書法熏陶能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在書寫過程中又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注意力、毅力、耐力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初淺的書法技巧又能為今后的后繼學習打下基礎、鑒于本人的對書法的愛好及專長,和在一些書法學習班學習后積累的一點經(jīng)驗、因此我萌發(fā)了在幼兒期進行書法啟蒙教育的想法(考慮到幼兒手指、肌肉、骨骼尚未充分發(fā)育,比較適合以運腕為主的毛筆書法,故此研究中的書法主要限于毛筆書法),但是否為家長、社會所接受,活動是否行之有效呢?我決定在幼兒園進行書法教學的嘗試、
    于是我選取了幼兒園中班和大班的一些孩子進行摸索教育和嘗試、并對家長也進行宣傳和配合教育、
    一、書法興趣的培養(yǎng)
    主要以培養(yǎng)幼兒對書法的興趣為主。向幼兒展示不同字體的書法作品,形式有春聯(lián)、書法掛歷和周圍書法人士的作品;向幼兒講述古代書法家如王羲之、顏正卿等學習書法的動人故事,激起幼兒以古人為榜樣,從小學習書法的興趣;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并展示書法的魅力,如將《書法報》、《少兒書畫》等雜志中自己喜歡的作品剪貼下來,布置在家中。在家長帶領下看街上一些書法題字等等。
    二、讓幼兒認識和接觸書法用具
    了解書法工具(筆、墨、紙、硯),并掌握坐姿和握姿。選用小羊毫毛筆,向幼兒介紹筆竿、筆毛、墨、紙。筆毛由筆尖、中鋒、側鋒、筆根組成,在書法中各部分的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墨具保存性,用墨書寫的字可以在地下保存百年甚至更長都不褪色,當然使用墨的時候要注意保持桌面、紙面、身上的干凈。向幼兒介紹毛邊紙,初學者還可用大楷簿,出作品時一般寫在潔白的宣紙上,宣紙又因產(chǎn)地不同而有優(yōu)劣之分。這些介紹可以增加幼兒的感性認識,只要求了解。并書寫了一首《字正歌》懸掛在教室內一一“字正身先正,肘懸肩宜沉,心中存立意,下筆自有神”,以此激勵、提醒幼兒要有正確的坐姿、握姿。
    并向幼兒介紹、安徽涇縣的宣紙,宣城的宣筆,徽洲的墨和歙縣的硯臺,意識到做一個安徽人的驕傲、更應該熱愛書法藝術。
    三、主要是讓幼兒學會如何運墨、運筆的方法
    墨汁的蘸、取都很重要,多了滲、少了枯。為此,我采用了一個有趣的方法,把毛筆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出征的將軍,蘸了墨,要在瓶口小跑步幾次,意為擦拭,擠去多余的墨汁。這樣,幼兒很容易理解,學會了用筆。我沿用毛筆將軍的例子,把練習用筆頭的動作比喻為將軍涉水去,這樣書寫的技巧就巧妙、形象地讓幼兒理解了。如果毛筆將軍水喝的太多,他的肚子會吃不消、如果沒喝水,毛筆將軍會渴死了、這樣教幼兒蘸合適的墨,但因孩子比較小,一般練習的時候就采取使用毛邊紙,硯臺換做高點的玻璃小瓶,這樣更有利于幼兒怎樣來運墨,蘸墨、用人的衣著的干凈整潔來教育幼兒以保持字的整潔,、小朋友們都喜歡穿的干凈和漂亮的人,如果很臟,或者漂亮的臉上有疤痕會影響人的形象,字也是這樣的、以培養(yǎng)幼兒用墨和保持紙面的干凈的好習慣、
    四、幼兒書法的正式書寫
    我非常贊同一些專家關于“初學者從基本筆畫入手比從臨帖習字入手有利”的建議,因為這觀點戒除了急功近利,更側重素質啟蒙,在教基礎筆畫時,我均配以形象的線路歌,如“一”的線路歌是“輕左上、輕頓筆、向右行、鋒向上、提筆扭、回鋒收”,幼兒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并在簡單的筆畫教學中來習字,如教完了橫和豎、可教幼兒學習寫“十、士、王”,學習撇捺后教幼兒練習“人、大、天”,學習折撇筆畫后習字“月、中”這樣又避免了單純寫筆畫的單調,在習字中學會了筆畫的練習。總之字和筆畫是融會貫通,互相穿插。
    繼續(xù)以習字為輔助,鞏固基礎筆畫,習字如“書、年、有、我、永、局”等,但著重加強幼兒落筆前的布局意識,強調“意在先行”,旨在為以后的獨立練習打下基礎。為了培養(yǎng)這一點,我采用米字格形式(1和5為第一根紅線,2和6為第二根黃線,3和7為第三根綠線,4和8為第四根紫線)幫助幼兒理解布局意識,當幼兒能夠熟練地參照4色8線,說出筆畫的途徑,就初步具有了布局意識。掌握之后,幼兒對書法的求知欲望更強烈了,此為一次飛躍,整體習作。精選習作篇“年小志高”“愛我中華”,習作的過程較前期不同,先展示整幅作品,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體驗,然后讓幼兒描紅,再根據(jù)幼兒各自情況適當加以指點,而后鼓勵臨摹。要求只要大體的布局、結構神似即可,無須過分拘泥于原形,容許幼兒保留自我風格。并對幼兒進行簡單的章法教育,在此階段,我還組織幼兒參加一些書法比賽,鼓勵他們將自己的作品懸掛展示,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五、總結提高階段
    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其中大部分孩子都堅持下來了,也有少數(shù)孩子半途而廢、在家長中普遍反映良好、尤其是幼兒,對書法的興趣日漸濃厚,對新的技能充滿著求知和好奇,每到書法活動時個個歡聲雀躍,他們的書法技能也得到很大提高、其中有4個幼兒在寧國市百米畫卷比賽中,獲得了好的成績, 2個銀獎,2個銅獎、還有部分幼兒在省書協(xié)舉辦的四方杯獲得了金、銀、銅獎。
    書法教學意在對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切莫急功近利、每個孩子的悟性會各有不同,以鼓勵教學為主,要和孩子各個階段來對比提高,不能將一個孩子和別的孩子寫字進行比較,并讓家園共同配合進行教育,如有的家長會一晚上叫孩子練習5張紙,而有的家長會不聞不問、書法藝術的精髓之處在于書者與其字、其境的精、氣、神的融會貫通。當幼兒在書法活動中漸入佳境時,那種靜謐、專注的書寫氛圍,能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陶醉,不忍打破。尤其是堅持性得到了培養(yǎng),很多幼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言放棄。
    六、幼兒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
    幼兒美感的增強。許多幼兒能正確評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而且用詞比較專業(yè),如筆畫的粗細、高低變化、位置正確等。他們對書法藝術的審美情趣還延伸到其它藝術領域,如踴躍參加或觀看圖書館舉辦的書法比賽或展覽,對小學舉辦的版畫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等。要有一套形象生動的、既有變化又有連貫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在書寫中身心共享,自得精氣。程序上可以從情感熏陶入手,然后讓幼兒了解書寫工具,掌握坐、握姿勢,寫字由含基本筆畫的常用字入手,再到習作的整篇練習。方法上要以有趣、生動易理解的教法、教具實施,如對于基本筆畫采用“線路歌”(例:橫的“線路歌”為“輕左上,輕頓筆,向右行,鋒向上,提筆扭,回鋒收”)。
    七、心得和反思
    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感覺孩子習字的時間不宜過長,建議幼兒園每周安排兩次書法特色活動,每次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中班進度應該放慢,大班可以在中班基礎上做適當?shù)奶岣?、主要是培養(yǎng)興趣為主,不可給孩子太多壓力、能讓家長配合學校進行學習練習,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