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日記:一樣的年不一樣熱鬧

字號:

2月10日 星期四 雨
    今年我是記憶中的第一次在老家過年,以前都是在廣州。在老家和廣州過年都很熱鬧,但是回味一下,這不同地方的年還是有那么點不一樣。
    廣州最能體現(xiàn)出年味的就數(shù)花市。春節(jié)前夕,就有為期三天的花市,每個區(qū)都有,甚至一些小區(qū)也有……在花市,花販們售賣各種各樣的花草——橘樹、小盆竹、桃花、玫瑰、仙人掌、雞冠花……五顏六色的,構(gòu)成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賣的最火的要數(shù)橘樹,橘諧音“吉”,迷信的老廣都喜歡選擇抱橘樹回家,圖個吉利;桃花也倍受青睞,寓意“走桃花運”,枝頭含苞欲放,很受歡迎……廣州的天氣非常好,即使過年也暖洋洋的,曾經(jīng)有幾年的花市也遭遇天氣寒冷,甚至還下雨,但無論有多惡劣的天氣,大家逛花市的熱情都不減少。
    在廣州,只有逛花市,才有新年的味道。
    而在老家,一到年底就非常寒冷了,花是見不到了,綠色倒是有一些,不過沒有花市的過年似乎更熱鬧,因為大家都熱衷于放炮竹。在街上,隔幾米就有一處賣炮竹的地方。在爺爺家附近的鎮(zhèn)上,就有近十處地方在賣炮仗,既有禮花大炮,也有給我們小孩娛樂的小炮,比如魚雷炮、沖天炮、擦炮、摔炮、傘炮、觀賞炮……
    春節(jié)期間,放炮竹非常多,白天經(jīng)常能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新春還沒到的時候,就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開始放炮竹。晚上放禮炮的就更多了,響個不停,七彩禮花不時劃過天空,發(fā)出陣陣耀眼的光芒,非常好看。特別是除夕那晚零點時,我看到窗外各式各樣的禮炮不約而同地響了起來——“噼啪!噼里啪啦!啪啪啦!霹靂啪……”小鎮(zhèn)頓時鬧翻了,禮炮給新年增添了濃濃的喜慶。這個風俗不僅我們老家農(nóng)村是這樣,叔叔那也是這樣。這兩天我在株洲的叔叔家,白天晚上也是響過不停,很多單位或企業(yè)上班第一天還放那種大禮炮,叫做“開門炮”,就是圖個吉利圖個熱鬧。
    每個地方過年的特色都不一樣,廣州有花市,湖南多炮竹。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湖南的新年,因為我非常喜歡放炮竹。我也希望下一個年還是回到老家過,繼續(xù)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