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宋詞大全: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

字號:

這篇關于少兒宋詞大全: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
    張元幹
    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幹詞作鑒賞
    在北宋滅亡,士大夫南渡的這個時期,慷慨悲壯的憂國憂民的詞人們,名篇疊出;張?zhí)J川有《虞美人》之作,先以“曳杖危樓去”寄懷李綱,后以“夢繞神州路”送別胡銓,兩詞尤為悲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因反對“和議”、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簽判的胡銓,再次遭遣,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蘆川作此詞以相送。
    “夢繞神州路”,是說我輩靈魂都離不開未復的中原?!皭澢镲L”三句,寫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此句將南宋局勢,縮攝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發(fā)出強烈的質問之聲,絕似屈原《天問》之風格。首問:“為何似昆侖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須知狐兔者,既實指人民流離失所,村落空墟,只剝野獸亂竄,又虛指每當國家不幸陷于敵手之時,必然”狐兔“橫行,古今無異。
    鄭所南所謂“地走人形獸,春開鬼面花”,讓國破家亡之人而視之,此情此景便會產生共鳴,筆者親歷抗戰(zhàn)時期華北淪陷的情景,故而被這情景深深感動。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言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離然分別,悲可知矣!——上片一氣寫成,全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兩句,其蒼勁有力,字字沉實,作擲地金石之響。
    過片便預想別后情景,餞別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起,產生一絲涼氣。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xiàn)?!肮⑿焙印比?,亦如孟襄陽、蘇東坡,寫“微云渡河漢”,寫“疏星渡河漢”、“金波淡,玉繩低轉”,為什么情調如此相似?而對于蘆川,悲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顯示出了深摯的感情。如以“閑筆”視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曉細品,淺人難得深味矣。
    下言寫此別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語云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不但問天之意直連上片,而且痛別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關心國家、社會,縱懷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關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又豈肯談個人瑣事。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是此句的依據(jù)。情懷既然這樣,何以作詞?所謂辭意俱盡,遂爾引杯長吸,且聽笙歌?!源撕肋~之言借以打發(fā)心頭之痛,作者用筆如夭矯之龍,不以陳言落套為比。
    凡填《虞美人》,上下片有兩個仄起七字句,不得誤以為與律句全同,“高難問”“懷今古”,難、今二字,皆須平聲(與上三字連成四平聲),方為協(xié)律。又兩歇拍“送君去”“聽金縷”,頭一字必須去聲,此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無一二人。故此說明,以示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