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事業(yè)單位申論寫作熱點:河南周口弒姐殺父案》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背景鏈接】
5月12日凌晨,河南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原鹿邑縣法院院長高天峰在家中被害,一起被害的還有他的女兒,已抓獲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系遇害人高天峰的兒子。案發(fā)前,高天峰的兒子就讀于漯河某高中,由姐姐陪讀。由于姐姐在陪讀期間管得嚴,其遂雇傭兩名網友將自己的父親和姐姐殺害。
這是一起駭人聽聞的犯罪案件,令人為之瞠目的是,行兇殺人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居然是二位被害者的兒子與弟弟。哪怕是想象力再豐富的人,恐怕也難以想像一個高中生能將毒手伸向自己的父親和姐姐。但事情就這么發(fā)生了,起因居然是,犯罪嫌疑人因陪讀的姐姐對自己管束嚴格而心生怨恨,動了殺機。這般匪夷所思的犯罪動機,足以帶給人們對于青少年親情、法治教育缺失的深刻思考。
【典型案例】
廣東18歲少女殘忍殺父弒母碎尸案被判死緩
2009年9月11日晚,因為父母鬧離婚,齊萍萍在租住的沙溪索科大樓803房間,將父母先后殺害,然后到一個大型超市購買了幾把水果刀和錘子,將父母的尸體肢解并用塑料袋分袋裝好,自己依然在屋內上網。從9月13日開始,索科大樓的8樓開始出現(xiàn)異味。到9月15日,臭味實在難聞。有房客便要求承租者莊先生檢查。莊先生逐個房間進行檢查,透過803房衛(wèi)生間的窗口,看到里面有血跡。他打開房門進入,發(fā)現(xiàn)房間內有一個女孩,而房內惡臭難聞,遂報警處理 。
警方到來后,發(fā)現(xiàn)803的房客齊運喜夫婦已遇害,其尸塊分裝在塑料袋內。而齊萍萍頭發(fā)蓬亂,只穿了一條三角褲,上身沒穿衣服,披了一條帶血跡的被子。經警方詢問,齊萍萍承認了自己殺害父母的行為。
2010年12月27日,廣東省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河南籍少女齊萍萍殺害父母并碎尸案做出一審判決,判處齊萍萍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院認為,齊萍萍無視國家法律,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2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且弒殺父母,手段特別殘忍,社會影響極大,本應嚴厲懲處;但其在犯罪前一貫表現(xiàn)良好,歸案后能坦白交代其所犯罪行,案發(fā)后被害人的兄弟姐妹均向法院出具諒解意見,給予從輕判處。
河南開封一大學生要錢不成活剝父母
2013年2月15日晚,河南開封通許縣發(fā)生一起惡性案件,一青年男子周某某持刀將其母親捅成重傷,更用刀子將媽媽的頭皮整個一塊剝掉。而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拿刀揮向自己的父母了。
在河南開封通許縣中醫(yī)院,周某的父親躺在病床上,身上滿是傷痕。頭上幾刀,嘴上幾刀,手肌腱割斷,腳筋割斷。周先生傷勢不輕,而妻子傷勢更重,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一直沒有出來。
這樣一起令人發(fā)指的案件,居然是他們的親生兒子所為,事情初發(fā)生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那天兒子周某某因家庭經濟糾紛與父親發(fā)生口角。一怒之下,竟然動起了刀子。掀開被子,刀子就上來了,有話好好說,一個手剪子,一個手刀。我們兩口手都流血了。怕報警之后影響孩子的前途,周某的父母并沒有向警方報告此事,而是自己到醫(yī)院進行救治。
【問題】
這些悲劇或許只是個例,但它折射出的問題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父母對子女價值觀、道德觀教育的缺失?,F(xiàn)在的孩子,家長對其物質享受方面的要求,幾乎都是百依百順的,父母總是竭盡全力為子女創(chuàng)造更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讓其擁有更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對于子女如何養(yǎng)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等方面,幾近空白。于是我們看到,對父母不敬重、對他人不友善、對社會缺乏責任感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人格的缺陷,心理的扭曲,道德的缺失,價值天平的傾斜,使他們在處理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時,難以調整并保持一個理性、寬容、友善的心態(tài)。
2.社會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缺失。知法守法、學法用法的法治精神,應當及早從青少年抓起,這不僅是教育青少年成為社會未來合格公民的行為規(guī)范,更是維護和保障他人合法正當權利不受侵犯的基本底線。法治需要從娃娃抓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顯得刻不容緩。
【原因】
致使當前青少年犯罪低齡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內因是:違法犯罪青少年年齡一般在14至20歲,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正處于或剛進入青年初期,這是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急劇變化的時期,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時期。他們雖然在生理上、心理上發(fā)育很快,但還未成熟,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兒童半成人狀態(tài),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矛盾。
2.社會性問題影響,一些腐朽思想和沒落的生活方式,對青少年有著不良影響,各種色情、**、暴力的書籍侵蝕著意志薄弱的青少年;社會團伙的誘騙、教唆、威脅對后進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誘惑力和腐蝕性。
3.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起著特殊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和必要的補充。一個人在個性還沒有定型時,容易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目前單親家庭、粗暴教育、放任不管等容易使孩子被壞人引誘走上犯罪道路;
2.學校教育不容忽視。目前學校工作中也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法制教育不力等現(xiàn)象,只有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上升的勢頭。
【措施】
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體系,實現(xiàn)法制宣傳教育經?;?、制度化、系統(tǒng)化,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在進一步研究、探討如何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問題,不能就宣傳而宣傳。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意識的形成。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不是天生的、自發(fā)的,而是在家庭和社會中伴隨年齡結構的變化,經外部的教育和內在的體驗逐步形成的。任何一個青少年個體都不是完美的,青少年有可塑性大,求知欲高、識別力低的特點。不論從生理、心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律意識、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青少年特別是法律意識的形成,重要的是把自己置于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自覺地以法律規(guī)范為準繩辨別是非。
2.文化素質的提高。文化素質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能絕對地認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就不會犯罪,但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與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對比,前者犯罪的比例一般來說大于后者。文化素質的提高,同時是道德認識的提高,是非標準認識同樣在提高,因而,知識水平提高,犯罪率相對比較低,這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
3.健康情趣的培養(yǎng)。生理機能同犯罪的聯(lián)系,是一個客觀的現(xiàn)實。前蘇聯(lián)犯罪學家拉卡斯認為,“青年犯罪的主要興趣都跟消遣和肉體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生理需要就有什么樣的犯罪。預防的手段可以通過社會和文化的途徑,通過積極向上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藝、詩歌、藝術欣賞、體育、攝影、社交、郊游等活動,從活動中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避免因為意識的惡性變質而產生犯罪。
4.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青少年,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少年,世界觀、道德觀正處在逐步形成階段,處于人生觀形成的十字路口,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比較膚淺,教育與引導,對該時期青少年而言,尤其重要。
5.社會、學校、家庭的綜合治理。家教與家風對孩子的心理及其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離婚率有所上升。家庭結構發(fā)生變化,殘缺的家庭環(huán)境,造成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先天不良,缺乏父愛和母愛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第一誘因。某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單親家庭的占了三分之一。某省破獲了一個少年盜竊團伙,13人中有12個來自單親家庭。
總之,加強法制教育,實行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權威觀點】
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司長孫霄兵談教育系統(tǒng)“五五”普法規(guī)劃時指出,開展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可以說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培養(yǎng)具備現(xiàn)代法律素質的合格公民的基礎性工程,意義重大。我國目前有大中小學在校學生2億多,青少年學生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強,普法的效果明顯。實踐證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
他強調開展學生法制宣傳教育,要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法制觀念與法律素質,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建立學生法律素質的評價標準,全面提高學校法制教育的水平。學生法制教育要堅持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重的方針。
【參考范文】
淺談青少年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我們民族的未來,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我們每個同學的未來,更關系到我們祖國的明天。國家的興旺發(fā)達、國家的長治久安都與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息息相關。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青少年違法犯罪已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
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案例令我們惋惜長嘆,一串串震人心驚的數(shù)字令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社會管理的失控,不法分子引誘,不良文化的侵蝕都使涉世不深、對人和事物沒有客觀的看法、想不深、看不透的未成年人走上歧途。然而,青少年是國之未來,開展青少年學生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培養(yǎng)具備現(xiàn)代法律素質的合格公民的基礎性工程,意義重大。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首先要突出憲法教育,著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律素質,培養(yǎng)學生形成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意識,養(yǎng)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辦事的精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的學生法制教育情況和成效,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內容之一。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還要按照學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課程、師資和經費的“四落實”的要求,建立全面、系統(tǒng)的學校法制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要把環(huán)境保護、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避險、國防教育、疾病預防等知識,統(tǒng)一融入到學校法制教育的課程當中,組織編寫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活潑、易于為學生接受的系列法制教育讀本,加強學校法制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形成法制教育的教學研究機制,使法制教育盡快融入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也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法制教育網絡,不斷豐富學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加強與司法、公安、綜合治理機構、共青團組織、婦聯(lián)、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部門的聯(lián)系,建立法制宣傳教育的協(xié)作機制,充分利用司法機關、社區(qū)、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各種資源,使學生們接觸和參與社會法制實踐,了解社會法制的進程。此外,還要利用課外教育、社會實踐,舉辦法制專題講座、開展普法大獎賽等多種形式,借助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不斷豐富學校法制教育的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動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總之,我們要通過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明是非、識善惡、辨美丑的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侵襲,約束制止不守法、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恪守社會公德,樹立遠大理想,終做到減少并預防青少年犯罪,為國之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編輯寄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題庫》,僅供大家參考!
| >>>>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復習資料 | |||
| 2013新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專用題庫》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行測》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專項 |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套餐》 | 2013各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筆試》資料 | 2013各省單位招聘考試《面試》資料 |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申論》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文寫作》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真題 | 2013事業(yè)單位沖刺模擬試題 | 更多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公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