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湖南師大校友錄:舒躍龍《一直在路上》》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人物簡介:舒躍龍,我校生物系 1988級校友?,F(xiàn)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世衛(wèi)組織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兼任亞太流感委員會委員及衛(wèi)生部流感防治專家組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衛(wèi)生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科技二等獎,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高科技發(fā)展計劃(863計劃)、國家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課題。
1988 年,舒躍龍考入我校生物系攻讀,那時這位懵懂的大學新生完全沒有料到,在不久的將來會從事和生物完全不同的疾病預防和病毒研究工作。采訪之時,恰巧趕上舒躍龍回校參加畢業(yè) 20 周年典禮,雖然多年在外工作,但他對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深情依舊?;叵朐谀感渭兌鋵嵉乃哪陼r光,他印象深的是生物系淳正的學風和科學的課程,“那時生物系宿舍離教室遠,但是大家還是自愿走路過來上晚自習;而師大雖然是地方性院校,但著意安排教師授課和野外實習兩種學習方式,注重實踐性、感受性的教學”,舒躍龍如是說。嚴謹?shù)慕處熞沧屗芤骖H多,“現(xiàn)在想來非常感激當初老師的嚴格,一些看似不值得深究的小事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導我們不要隨心所欲、為所欲為?!?BR> 大學四年轉(zhuǎn)瞬而逝,而舒躍龍的人生拐點在大四出現(xiàn)了。當時在生化教研室認真做畢業(yè)課題的他,在研究探索過程中體會到科研的魅力,一觸即發(fā)的靈感朦朧地啟發(fā)了科學的思想。科研這個念頭,讓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像一束火花點燃了他的夢想。他慎重地放棄了師范大學統(tǒng)一分配、安穩(wěn)從事教師的機會,轉(zhuǎn)而考上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現(xiàn)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生,從此走上了十年學術研究之路。舒躍龍?zhí)寡裕白隹蒲小焙汀叭ケ本笔嵌昵白约河兄饕?、為明確的兩點。
從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舒躍龍的經(jīng)歷來看似乎有幾分偶然。剛考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研究所時,初出茅廬的小伙子“還不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在國內(nèi)攻讀博士之 后,1998 年9 月至 1999 年 6 月 在 美國西奈山醫(yī)學院基因治療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 究,1999 年6 月至2002 年2月在美國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醫(yī)學院分子藥學系進行博士后研究?;貒笤俅位氐讲《狙芯克鶗r,在侯云德院士領導的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然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主要從事多病原檢測研究。十年的學術積淀使他漸漸明晰了自己的位置與發(fā)展方向,而歸國后耳聞目見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簡稱 SARS)大流行和國家對于傳染病的重視、投入,更堅定了他在國內(nèi)長期工作的決心。2004 年春節(jié)前,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到國家流感中心擔任主任,導師郭元吉教授也鼓勵他嘗試,34 歲的舒躍龍決定試試。
命運之神讓舒躍龍的人生又轉(zhuǎn)了一個彎,從一個沒有公共衛(wèi)生背景的科研人員,通過參與疫情的現(xiàn)場處置、全國流感監(jiān)測網(wǎng)絡的建設,從實踐中逐步成為從事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疾控人?!翱蒲惺且园l(fā)表文章為出發(fā)點,解決的是個人興趣,同時也推動科學的發(fā)展;公共衛(wèi)生和科研不同,出發(fā)點是民眾的健康”,舒躍龍說道。工作性質(zhì)改變了,但不變的是對工作的興趣和沖鋒陷陣的勁頭。
疫情如戰(zhàn)場
2004 年初,剛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一個單純的研究人員接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的舒躍龍,還沒來得及正式交接工作。禽流感疫情就給他來了“下馬威”。
那是 1 月份,廣西隆安縣的一群鴨子被發(fā)現(xiàn)感染了禽流感,這是我國首起動物 ( 禽流感 ) 疫情。為了防止動物疫情向人間擴散,還沒被正式任命的舒躍龍就作為專家組成員趕往疫情現(xiàn)場,這是他第親歷疫情現(xiàn)場處置。但疫情僅僅得到短暫控制,動物疫情此后在各地此起彼伏,人感染病例也不斷出現(xiàn)。在這一系列疫情的處置過程中,有一起疫情讓他至今記憶猶新:2007 年 11 月,南京的一位父親因為照顧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兒子,很快也發(fā)病并被確診也感染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變異”、“疫情人傳人”等可怕的字眼和傳聞,不僅讓公眾感到不安,也讓和舒躍龍一樣的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陷入巨大的“疑團”。后,通過密切監(jiān)測和基于實驗室的病原學分析,證實了 H5N1 病毒還不具備人傳人的能力,南京父子之間感染仍然是偶然事件。這個結論不僅消除了公眾的恐慌,也回答了傳染病防控領域?qū)<业囊苫蟆J孳S龍?zhí)寡裕骸耙咔榭膳碌氖枪姷目只?,而這 10 多年以來國內(nèi)發(fā)生的每禽流感疫情都在提醒我們,它對人類的威脅至今也沒有消散?!?BR> 一 波 未 平, 一 波 又 起,2009 年 甲 型H1N1 流感大流行因其高致病性令人至今回想起仍心有余悸。舒躍龍清晰地記得 4 月25 日這天,那是一個星期六,正在駕車的他從電臺里聽到了墨西哥爆發(fā)新型流感的消息,且疫情已出現(xiàn)在人際間傳播的跡象,很明顯地存在演變成流行性病毒的可能,多年的經(jīng)驗使他敏感地意識到疫情很有可能即將發(fā)生大規(guī)模擴散。一到達辦公室,舒躍龍立馬電話召集所里流感病毒方面的科研人員,并啟動預案,建立了與世衛(wèi)組織、美國 CDC的熱線聯(lián)系。緊接著第二天,當他接到衛(wèi)生部陳竺部長要求 72 小時內(nèi)研制出檢測病毒方法的指示時,他向團隊宣布了三條“軍規(guī)”:所有人從即日起不許休假;手機 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所有出差必須報批,并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出差。經(jīng)過科研人員三班倒、60 個小時日夜不休的努力,第一代甲型 H1N1 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終于裝配成功。裝配成功后,舒躍龍舒了一口氣,但并不敢就此掉以輕心。僅僅2 周后的 5 月10 日,首例疑似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在四川省出現(xiàn),讓舒躍龍原本打算周末陪兒子玩半天的計劃泡湯。他回憶道:“標本運到病毒病所的時間是11 日00:30 分,工作人員立刻投入到了實驗室檢測工作當中,病毒病所一夜燈火通明?!眱H 10 個小時后,就拿到了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部分序列。經(jīng)過與美國 CDC 提供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株序列比對,結果再度印證了四川這例疑似病例為甲型 H1N1流感患者。
2009 年,國家流感中心接受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評估。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防治容不得一分一秒的耽擱。舒躍龍甘愿自己和團隊成員苦點、累點,也不愿錯失寶貴的機會,“從 4 月 27號那天開始,這個隊伍就把單位當成了家,吃住都在這里,即使能回家,也都是晚上 12點以后了,我的棉被也是那個時候置備下來的。連日以來他們吃的都是盒飯、睡的都是沙發(fā),每個人都相當疲勞,但是只要一有任務,就又站到了實驗臺前”,舒躍龍說道
十年一劍,霜刃初試
十年,對于舒躍龍來說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從 1992 年抵京深造到 2002 年學成歸國,他是潛心求學的科研標兵;從 2002 年到如今,他成為奮戰(zhàn)在防疫一線的疾控人。人生沒有幾個十年,能夠把時光奉獻給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并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今年 11 月 8 號《新京報》的“報國特刊”以人物編年史的方式,選取100 個人,通過面對面采訪每個人 10 年經(jīng)歷、感受書寫中國 10 年來的發(fā)展與進步。在這其中有兩位湖南籍人士入選,一位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另一位就是舒躍龍。這是對他十年防疫工作成果的認可和贊譽。作為在禽流感和甲流疫情傳染病中的關鍵人物之一,舒躍龍謙虛地表示:“這個獎不是我個人的,還有其他人的共同努力?!钡豢煞裾J的是,在他的理念和領導下,國家流感中心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成功地走向國際,改變了中國人只能在中國做事情的局限。實際上,當舒躍龍 2004 年剛剛接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時,多年留學經(jīng)驗和國際視野讓他心中就暗暗定下目標——國家流感中心不僅是中國的流感中心,而應該是國際的流感中心。
2010 年 10 月 28 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批準國家流感中心成為第 5 個世衛(wèi)組織全球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這也意味著我國成為首個進入這一全球流感監(jiān)測網(wǎng)絡“核心圈”的發(fā)展中國家。在此之前,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這四個發(fā)達國家“獨霸”一方。這一中心在我國得以建立,不僅可以使我國及時得到國際上的監(jiān)測信息,大大推動我國流感防控和流感大流行的應對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我國與世衛(wèi)組織以及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交流與合作,增加我國國家流感中心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使我國也成為全球流感監(jiān)測的之一,這對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這個巨大的進步背后,是舒躍龍與團隊多年艱辛與準備。他依然記得,2005 年國家流感中心經(jīng)慎重研究、將湖南出現(xiàn)我國第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檢測結果報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時,世衛(wèi)組織并沒有立即公布,而是派出包括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內(nèi)的專家組來到中國,對國家流感中心的結果進行評估。這種懷疑的態(tài)度和當時國內(nèi)外設備、技術手段的巨大差距更加激發(fā)了舒躍龍的斗志,“要想讓世界同行認可,你的技術水平就必須過硬,否則永遠沒有發(fā)言權?!鄙暾埑蔀閰⒈群脱芯亢献髦行牡牡缆芬琅f坎坷,2007 年 8 月,世衛(wèi)組織對我國進行了第評估,雖然給予國家流感中心很高的評價,但相比參比中心的要求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之后的兩年中,舒躍龍帶領他的實驗室團隊在人才、硬件設備、國際交流等方面邁開了大規(guī)模前進的步伐。終,六年的提升、積累有了回報,由于多年卓著的成績和出色、迅疾地甲流疫情應對,世衛(wèi)流感參比中心給予國家流感中心以了莫大的信任和肯定,終將中心納入世衛(wèi)流感參比合作和研究中心。
“工作狂”舒躍龍直言自己有一個特點:“做什么事情都想把這個做好?!辈徽撌强蒲?,還是防疫,他都以清晰的規(guī)劃圈定目的,以百分百的力氣去攻克難關。他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全部出自內(nèi)心的興趣,并沒有考慮名利與報答:“我們這個專業(yè)賺錢的可能性很小,以前是這樣,現(xiàn)在也是這樣,相比實用性,我更看重個人興趣?!?BR> 未來十年對于舒躍龍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紀元?!缎戮﹫蟆酚浾咴鴨柕浪麑ψ约菏旰笥惺裁礃拥钠诖?,心系工作的舒躍龍務實地回答:“在國家的傳染病防控中我希望我還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我有兩個非常具體的目標,一是希望解決我國目前流感疫苗生產(chǎn)需要外國提供種子的局面,在中國開發(fā)流感疫苗種子株的制備技術;二是希望帶領自己的團隊通過全球流感參比和研究中心這個平臺在國際上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BR>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舒躍龍的身影。他永遠是奔忙的姿態(tài),防疫硬戰(zhàn),他仰頭迎難而上;懷疑指責,他以行動回擊。在路上,前方的羈絆無止境,決心和勇敢亦無止境。
人物簡介:舒躍龍,我校生物系 1988級校友?,F(xiàn)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世衛(wèi)組織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兼任亞太流感委員會委員及衛(wèi)生部流感防治專家組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衛(wèi)生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科技二等獎,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高科技發(fā)展計劃(863計劃)、國家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課題。
1988 年,舒躍龍考入我校生物系攻讀,那時這位懵懂的大學新生完全沒有料到,在不久的將來會從事和生物完全不同的疾病預防和病毒研究工作。采訪之時,恰巧趕上舒躍龍回校參加畢業(yè) 20 周年典禮,雖然多年在外工作,但他對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深情依舊?;叵朐谀感渭兌鋵嵉乃哪陼r光,他印象深的是生物系淳正的學風和科學的課程,“那時生物系宿舍離教室遠,但是大家還是自愿走路過來上晚自習;而師大雖然是地方性院校,但著意安排教師授課和野外實習兩種學習方式,注重實踐性、感受性的教學”,舒躍龍如是說。嚴謹?shù)慕處熞沧屗芤骖H多,“現(xiàn)在想來非常感激當初老師的嚴格,一些看似不值得深究的小事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導我們不要隨心所欲、為所欲為?!?BR> 大學四年轉(zhuǎn)瞬而逝,而舒躍龍的人生拐點在大四出現(xiàn)了。當時在生化教研室認真做畢業(yè)課題的他,在研究探索過程中體會到科研的魅力,一觸即發(fā)的靈感朦朧地啟發(fā)了科學的思想。科研這個念頭,讓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像一束火花點燃了他的夢想。他慎重地放棄了師范大學統(tǒng)一分配、安穩(wěn)從事教師的機會,轉(zhuǎn)而考上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現(xiàn)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生,從此走上了十年學術研究之路。舒躍龍?zhí)寡裕白隹蒲小焙汀叭ケ本笔嵌昵白约河兄饕?、為明確的兩點。
從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舒躍龍的經(jīng)歷來看似乎有幾分偶然。剛考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研究所時,初出茅廬的小伙子“還不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在國內(nèi)攻讀博士之 后,1998 年9 月至 1999 年 6 月 在 美國西奈山醫(yī)學院基因治療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 究,1999 年6 月至2002 年2月在美國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醫(yī)學院分子藥學系進行博士后研究?;貒笤俅位氐讲《狙芯克鶗r,在侯云德院士領導的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然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主要從事多病原檢測研究。十年的學術積淀使他漸漸明晰了自己的位置與發(fā)展方向,而歸國后耳聞目見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簡稱 SARS)大流行和國家對于傳染病的重視、投入,更堅定了他在國內(nèi)長期工作的決心。2004 年春節(jié)前,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到國家流感中心擔任主任,導師郭元吉教授也鼓勵他嘗試,34 歲的舒躍龍決定試試。
命運之神讓舒躍龍的人生又轉(zhuǎn)了一個彎,從一個沒有公共衛(wèi)生背景的科研人員,通過參與疫情的現(xiàn)場處置、全國流感監(jiān)測網(wǎng)絡的建設,從實踐中逐步成為從事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疾控人?!翱蒲惺且园l(fā)表文章為出發(fā)點,解決的是個人興趣,同時也推動科學的發(fā)展;公共衛(wèi)生和科研不同,出發(fā)點是民眾的健康”,舒躍龍說道。工作性質(zhì)改變了,但不變的是對工作的興趣和沖鋒陷陣的勁頭。
疫情如戰(zhàn)場
2004 年初,剛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一個單純的研究人員接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的舒躍龍,還沒來得及正式交接工作。禽流感疫情就給他來了“下馬威”。
那是 1 月份,廣西隆安縣的一群鴨子被發(fā)現(xiàn)感染了禽流感,這是我國首起動物 ( 禽流感 ) 疫情。為了防止動物疫情向人間擴散,還沒被正式任命的舒躍龍就作為專家組成員趕往疫情現(xiàn)場,這是他第親歷疫情現(xiàn)場處置。但疫情僅僅得到短暫控制,動物疫情此后在各地此起彼伏,人感染病例也不斷出現(xiàn)。在這一系列疫情的處置過程中,有一起疫情讓他至今記憶猶新:2007 年 11 月,南京的一位父親因為照顧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兒子,很快也發(fā)病并被確診也感染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變異”、“疫情人傳人”等可怕的字眼和傳聞,不僅讓公眾感到不安,也讓和舒躍龍一樣的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陷入巨大的“疑團”。后,通過密切監(jiān)測和基于實驗室的病原學分析,證實了 H5N1 病毒還不具備人傳人的能力,南京父子之間感染仍然是偶然事件。這個結論不僅消除了公眾的恐慌,也回答了傳染病防控領域?qū)<业囊苫蟆J孳S龍?zhí)寡裕骸耙咔榭膳碌氖枪姷目只?,而這 10 多年以來國內(nèi)發(fā)生的每禽流感疫情都在提醒我們,它對人類的威脅至今也沒有消散?!?BR> 一 波 未 平, 一 波 又 起,2009 年 甲 型H1N1 流感大流行因其高致病性令人至今回想起仍心有余悸。舒躍龍清晰地記得 4 月25 日這天,那是一個星期六,正在駕車的他從電臺里聽到了墨西哥爆發(fā)新型流感的消息,且疫情已出現(xiàn)在人際間傳播的跡象,很明顯地存在演變成流行性病毒的可能,多年的經(jīng)驗使他敏感地意識到疫情很有可能即將發(fā)生大規(guī)模擴散。一到達辦公室,舒躍龍立馬電話召集所里流感病毒方面的科研人員,并啟動預案,建立了與世衛(wèi)組織、美國 CDC的熱線聯(lián)系。緊接著第二天,當他接到衛(wèi)生部陳竺部長要求 72 小時內(nèi)研制出檢測病毒方法的指示時,他向團隊宣布了三條“軍規(guī)”:所有人從即日起不許休假;手機 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所有出差必須報批,并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出差。經(jīng)過科研人員三班倒、60 個小時日夜不休的努力,第一代甲型 H1N1 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終于裝配成功。裝配成功后,舒躍龍舒了一口氣,但并不敢就此掉以輕心。僅僅2 周后的 5 月10 日,首例疑似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在四川省出現(xiàn),讓舒躍龍原本打算周末陪兒子玩半天的計劃泡湯。他回憶道:“標本運到病毒病所的時間是11 日00:30 分,工作人員立刻投入到了實驗室檢測工作當中,病毒病所一夜燈火通明?!眱H 10 個小時后,就拿到了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部分序列。經(jīng)過與美國 CDC 提供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株序列比對,結果再度印證了四川這例疑似病例為甲型 H1N1流感患者。
2009 年,國家流感中心接受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評估。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防治容不得一分一秒的耽擱。舒躍龍甘愿自己和團隊成員苦點、累點,也不愿錯失寶貴的機會,“從 4 月 27號那天開始,這個隊伍就把單位當成了家,吃住都在這里,即使能回家,也都是晚上 12點以后了,我的棉被也是那個時候置備下來的。連日以來他們吃的都是盒飯、睡的都是沙發(fā),每個人都相當疲勞,但是只要一有任務,就又站到了實驗臺前”,舒躍龍說道
十年一劍,霜刃初試
十年,對于舒躍龍來說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從 1992 年抵京深造到 2002 年學成歸國,他是潛心求學的科研標兵;從 2002 年到如今,他成為奮戰(zhàn)在防疫一線的疾控人。人生沒有幾個十年,能夠把時光奉獻給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并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今年 11 月 8 號《新京報》的“報國特刊”以人物編年史的方式,選取100 個人,通過面對面采訪每個人 10 年經(jīng)歷、感受書寫中國 10 年來的發(fā)展與進步。在這其中有兩位湖南籍人士入選,一位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另一位就是舒躍龍。這是對他十年防疫工作成果的認可和贊譽。作為在禽流感和甲流疫情傳染病中的關鍵人物之一,舒躍龍謙虛地表示:“這個獎不是我個人的,還有其他人的共同努力?!钡豢煞裾J的是,在他的理念和領導下,國家流感中心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成功地走向國際,改變了中國人只能在中國做事情的局限。實際上,當舒躍龍 2004 年剛剛接任國家流感中心主任時,多年留學經(jīng)驗和國際視野讓他心中就暗暗定下目標——國家流感中心不僅是中國的流感中心,而應該是國際的流感中心。
2010 年 10 月 28 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批準國家流感中心成為第 5 個世衛(wèi)組織全球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這也意味著我國成為首個進入這一全球流感監(jiān)測網(wǎng)絡“核心圈”的發(fā)展中國家。在此之前,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這四個發(fā)達國家“獨霸”一方。這一中心在我國得以建立,不僅可以使我國及時得到國際上的監(jiān)測信息,大大推動我國流感防控和流感大流行的應對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我國與世衛(wèi)組織以及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交流與合作,增加我國國家流感中心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使我國也成為全球流感監(jiān)測的之一,這對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這個巨大的進步背后,是舒躍龍與團隊多年艱辛與準備。他依然記得,2005 年國家流感中心經(jīng)慎重研究、將湖南出現(xiàn)我國第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檢測結果報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時,世衛(wèi)組織并沒有立即公布,而是派出包括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內(nèi)的專家組來到中國,對國家流感中心的結果進行評估。這種懷疑的態(tài)度和當時國內(nèi)外設備、技術手段的巨大差距更加激發(fā)了舒躍龍的斗志,“要想讓世界同行認可,你的技術水平就必須過硬,否則永遠沒有發(fā)言權?!鄙暾埑蔀閰⒈群脱芯亢献髦行牡牡缆芬琅f坎坷,2007 年 8 月,世衛(wèi)組織對我國進行了第評估,雖然給予國家流感中心很高的評價,但相比參比中心的要求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之后的兩年中,舒躍龍帶領他的實驗室團隊在人才、硬件設備、國際交流等方面邁開了大規(guī)模前進的步伐。終,六年的提升、積累有了回報,由于多年卓著的成績和出色、迅疾地甲流疫情應對,世衛(wèi)流感參比中心給予國家流感中心以了莫大的信任和肯定,終將中心納入世衛(wèi)流感參比合作和研究中心。
“工作狂”舒躍龍直言自己有一個特點:“做什么事情都想把這個做好?!辈徽撌强蒲?,還是防疫,他都以清晰的規(guī)劃圈定目的,以百分百的力氣去攻克難關。他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全部出自內(nèi)心的興趣,并沒有考慮名利與報答:“我們這個專業(yè)賺錢的可能性很小,以前是這樣,現(xiàn)在也是這樣,相比實用性,我更看重個人興趣?!?BR> 未來十年對于舒躍龍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紀元?!缎戮﹫蟆酚浾咴鴨柕浪麑ψ约菏旰笥惺裁礃拥钠诖?,心系工作的舒躍龍務實地回答:“在國家的傳染病防控中我希望我還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我有兩個非常具體的目標,一是希望解決我國目前流感疫苗生產(chǎn)需要外國提供種子的局面,在中國開發(fā)流感疫苗種子株的制備技術;二是希望帶領自己的團隊通過全球流感參比和研究中心這個平臺在國際上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BR>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舒躍龍的身影。他永遠是奔忙的姿態(tài),防疫硬戰(zhàn),他仰頭迎難而上;懷疑指責,他以行動回擊。在路上,前方的羈絆無止境,決心和勇敢亦無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