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專項試題及答案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初三物理專項試題及答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新題
    1.“我的考場,我溫馨”有關(guān)我進入考場的情景合理的是 ( )
    A.我步入考場的步伐5m/s B.我邁一步為50cm C.我的心跳80次/s D.我爬樓功率500W
    2. 為弘揚“贛鄱文化”,南昌市將在端午節(jié)舉辦龍舟賽,賽龍舟時,全體劃船槳手在指揮的統(tǒng)一號令下有節(jié)奏地齊力向后劃水,龍舟快速前進,那么使龍舟、人、漿一起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
    A.龍舟 B.人 C.船槳 D.水
    3.生活處處有物理,愛動腦的小張同學對圖1作出的解釋錯誤的是 ( )
    A.吸管的一端一般是斜的,目的 是為了增大壓力 B.在輸液時,要將液瓶掛高是為了增大壓強
    C.茶壺蓋上有個小孔,目的是為了平衡氣壓 D.船閘設(shè)計成上圖形式,是利用了連通器
    4. 為了紀念在物理學中作出杰出貢獻的物理學家,有些物理量用他們的名字作單位.如圖2所示的四位物理學家的名字沒有被用作物理量單位的是 ( )
    5. 學會總結(jié)、學會區(qū)分、及時記憶、深刻理解、加上適當?shù)挠柧殲閷W習物理的重要方法。下列選項為張華同學所列舉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完全正確的是 ( )
    A.能源……種類 B.現(xiàn)象……物理原理
    風能……一次能源 火車進站時,人要站在安全線外……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
    核能……可再生能源 鞋底的花紋……增大有益摩擦
    C.知識……應(yīng)用 D. 能量轉(zhuǎn)化……實例
    浮力……密度計 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核電站發(fā)電
    杠桿……吸盤鉤掛衣服 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滾擺
    6. 有關(guān)功、功率、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時間長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C.所有機械的機械效率都小于l D.功 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7. 南昌市艾溪湖大橋正式開工建設(shè),它的設(shè)計主題是“擁抱藍天”代表江西 “走低碳發(fā)展”的決心。如圖3所示,是建筑工人用一個滑輪組將重為60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所用的時間為40s,工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則: ( )
    A.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B.物體上升的過程中機械能總量不變
    C.拉力所做的總功為1200J D.此人的功率為40W
    8.(多選) 2011年第xx屆城市運動會將在南昌舉辦,這說明江西的體育也在向國際化步伐邁進。體操、投擲、攀巖等體育運動都不能缺少的“鎂粉”,它的學名是碳酸鎂。體操運動員在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鎂粉”,其目的是 ( )
    A.可能是為了利用“鎂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
    B.可能是為了利用手握著器械并急劇轉(zhuǎn)動時“鎂粉”,能起到襯墊作用,相當于在中間添加了一層“小球”做“滾動摩擦”
    C.可能是為了利用“鎂粉”,填平手掌的褶皺和紋路,使手掌與器械的接觸面增大,將握力變得更加實在和均勻
    D.可能是為了方便。
    9.(多選)某物體重為0.5N,把它慢慢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溢出中為0.3N的水,這它受到的浮力為 〔 〕
    A.可能為0.3N B.可能為0.2N C.可能為0.5N D.可能為0.4N
    10. 北華同學為了提高體育中考中跑步成績,每隔10米有個計時員,成績分別如圖4所示,第二個10m的平均速度為 m/s,他是在做 運動
    11. 2010年3月18日上午9時,國產(chǎn)首個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首飛儀式將在江西景德鎮(zhèn)昌飛呂蒙機場舉 行。
    飛機總重為1.2×105N,飛機在空中靜止不動時引擎的力為 ,勻速下降時引擎的力為 。
    12. 甲型H1N1流感疫情日趨嚴重,已構(gòu)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wèi)生緊急事態(tài)”。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9年11月13日發(fā)布的最新疫情通報顯示,全球目前已有206個國家和地區(qū)確認發(fā)現(xiàn)甲型H1N1流感病例,該病已造成至少10582人死亡。我國在2010年初對廣大市民進行免費甲型H1N1育苗接種。對于甲型H1N1我們的態(tài)度是 (只寫一條),注射育苗所用的針很尖目的是 。
    13.上海世博會吸引著全球的眼光,我們可以坐輪船從海上進入長江并直接進世博園,在此之間 輪船所受的浮力 (填“增大”、“不變”、“減小”)
    14. 波蘭總統(tǒng)專機墜毀,96人遇難。該飛機機翼是利用 的原理產(chǎn)生升力,在墜落過程升力 重力,飛機動能 重力勢能 。
    15.2010年4月中旬,江西大面積普降暴雨,使得多處水庫水位超過警戒線。如圖5是水壩的截面圖,水壩筑成下寬、上窄的形狀,是考慮到水對壩體側(cè)面有_______,并且隨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16.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 若干。實驗時先將杠桿調(diào)節(jié)到 為止。實驗時汐汐同學的實驗圖為圖6,得到結(jié)論為F1+L1=F2+L2,得出該規(guī)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江西向西南旱災(zāi)地區(qū)捐贈540噸礦泉水 另派百人赴云南打井找水。如上圖7所示,用滑輪組把井中重為80N的物體勻速提起 。(1)在不計繩重、動滑輪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N;(2)若實際的拉力為50N,勻速將物體提高4m,則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
    18.(1)如圖8所示,是小華同學研究彈簧測力計時的情景,請幫忙畫出該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
    (2)如圖9所示,是小華同學自制的一種儀器,請幫忙畫出A、B管中水位的大致高度,并說明你畫圖的依據(jù)是:
    19.(1)牛頓第一定理得出主要采用了 方法,物理中還用到這一方法的有:
    (2)圖10是小華同學該試驗的情景請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畫出物塊在2、3水平面所停的大致位置。
    20. 如圖11所示,是江西人民以“生態(tài)江西、特色文化”為主題設(shè)計的世博會江西館。作為江西的未來,關(guān)于打造“生態(tài)江西、綠色江西、低碳江西”,提出三條建議。
    21. 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海地發(fā)生里氏7.0級地震;如圖12所示,是搜救人員用杠桿將大石塊撬開的情景,在器材有限得情況下,請你用所學知識幫他 們提出一個更省力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22. (1)下表是小華同學在做“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時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
    序號 液體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壓強計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mm)
    1 水 4 朝上 116 152 36
    2 4 朝下 116 152 36
    3 4 朝側(cè)面 116 152 36
    4 8 97 171 74
    5 12 80 188 108
    6 鹽水 12 70 198 128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比較序號為 、 、 的3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比較序號3、4、5的3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 ;比較序號為 的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 。
    (2)小華同學通過上面的探究想到浮力知識,于是提出浮力大小也與深度有關(guān)的猜想,對于這個猜想你能和小華一起合作完成嗎?a.選擇器材:彈簧測力計,鐵塊;b.實驗步驟: ;
    c.實驗結(jié)論: 時,深度越大浮力越大; 時,
    無關(guān)。
    23. 小明同學為測定醬油的密度,設(shè)計了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表格中已經(jīng)記錄了最初燒杯和醬油的總質(zhì)量,圖13A顯示的是他將燒杯中一部分醬油倒入量筒后,剩余醬油的總質(zhì)量,圖13B顯示的是從燒杯中倒入量筒內(nèi)醬油的體積。請根據(jù)圖中顯示的情況,幫助小明同學完成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的填寫。
    燒杯和醬油的總量
    m總/g 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zhì)量
    m總/g 倒出醬油的質(zhì)量
    m總/g 倒出醬油的體積V/cm3 醬油的密度
    ρ/g•cm-3
    150
    24.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14。
    實驗次數(shù)
    物理量 l 2 3
    鉤碼重G/N 4 4 8
    鉤碼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繩端拉力F/N 1.8 1.4 3.0
    繩端移動距離s/m 0.3 0.5 0.3
    機械效率η 74% 57% 89%
    (1)該實驗要 拉彈簧測力計,實驗除圖中所畫出器材外還需要 ;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 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 圖做的實驗。
    (2)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或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3) 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結(jié)論: 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 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用起重機提升重物時, 可以提高它的機械效率。
    25. 物理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我們不能迷信專家和老師,因親自動手。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A.與物體的重力大小有關(guān) B.與物體運動的速度大 小有關(guān) C.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guān) D.與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實驗室有一個較長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一個帶鉤的長方體木塊和一只彈簧測力計可供使用。小娟同學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
    次數(shù) 木塊放置方式 木塊運動快慢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1 平放 很慢 1.2N
    2 平放 慢 1.2N
    3 平放 較快 1.2N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進行三次實驗,如圖15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表所示:
    (1)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驗證猜想 (填序號)的正確或者錯誤。
    (2)實驗中要勻速拉動木塊的原因是: 。
    (3)就利用現(xiàn)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還可以驗證猜想 (填序號)正確或者錯誤,請你把驗證這個猜想的實驗操作過程敘述出來: .
    (4)小華同學在做完實驗后發(fā)現(xiàn):在水平放置的木板勻速拉動木塊非常困難,而且讀數(shù)非常不精確,于是他對書上實驗提出質(zhì)疑,并改進的實驗方法如圖16所示,其優(yōu)點是(寫兩條) , 。
    26. 今年“五•一”期間,小張一家三口將自駕車外出旅游.他想知道他們?nèi)疑宪嚭?,車子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多少.他查閱隨車資料知道該車自重1350 kg,他們家人均體重50 kg,他估測每個輪 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200 cm2.若不計行李重量,小張全家坐上車后車子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少,車子對地面的壓強約是多少;(g取10 N / kg)。
    27. 在一次“抗洪救險”中,一名受災(zāi)群眾找來一張總體積約為0.3m3的長方體塑料泡沫床墊來自救。將其放入水中時,床墊有1/5體積浸沒在水中(g取10N/kg )。
    求:(1)此時床墊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此塑料泡沫床墊的密度是多少?
    28.(1)請你在圖17中畫出繩子繞法。(2)若物體質(zhì)量為30Kg,拉滑輪的動力為200N根據(jù)你自己設(shè)計的圖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9.(多選)“玉樹不到,青海常青”,地震讓我們更堅強。勇敢的救援人員從世界快速到達災(zāi)區(qū)展開救援
    但高原環(huán)境十分惡劣,剛才天氣很熱,過會兒可能就是滿天飛雪,溫差特別大,原因是( )
    A.高原氣壓低 B.高原沙石多比熱容小 C.高原空氣流動快 D.高原海拔高日照多
    答案
    1. B,2.D,3.A,4.A,5.B,6.C,7.D,8.ABC,9.ACD
    10.10,變速直線 11. 1.2×105N,1.2×105N 12.正確認識(其它合理 均可),增大壓強
    13.不變 14.流速與壓強的關(guān)系,小于,增加,減小 15.壓強增大
    16.水平平衡,實驗次數(shù)太少具有偶然性 17.40,400,80%
    18
    流速大壓強小
    19實驗加理論推導(dǎo)的,真空不能傳聲,(圖略)
    20. (略)
    21.答案一:垂直桿子向下,因為動力臂增大(2分)
    答案二:垂直桿子向上,因為動力臂增大(3分)
    22.1、2、3,同一液體的深度越大壓強越大,5、6,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用彈簧測力計掉著鐵塊慢慢放入水中觀察其示數(shù)變化,鐵塊未浸沒,鐵塊浸沒,浮力大小與深度無關(guān)。
    23.117,33,30,1.1
    24.勻速豎直,刻度尺,乙,甲,越小,被提升重物,增加被提升重物
    25.B,使拉力等于摩擦力,C,將長方體側(cè)放后重復(fù)上面步驟(合理均可),長木板不需要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靜止讀數(shù)精確
    26.15000N,750000Pa
    27.600N ,200Kg/m3
    28. .答案一:n = 2,75%
    答案二:n = 3,50%
    29.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