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繪畫知識山水創(chuàng)作--得意忘形

字號:


    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少兒繪畫知識山水創(chuàng)作--得意忘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翻閱畫冊時忽見南京畫家周京新教授的沒骨山水,眼前一亮,隨即聯(lián)想到孩子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借來周教授的沒骨一試。沒骨畫法是筆筆銜接自然成形的筆墨方法,沒骨,就是隱線,看似無線實則藏線,看似沒骨實則含骨,本課題大的特點是藏,虛中藏實,得意忘形,非常精妙,盡顯水墨畫之魂韻。
          首先解決一個忘形的問題,把形先藏起來,曲徑通幽,半隱半現(xiàn),大膽拋掉外輪廓線,從細節(jié)入手,自然成形,忘形,反而有形,  “大象無形”是中國哲學(xué)思想的體現(xiàn),是中國畫的高境界。忘形需先得意,意得自有形,忘彤不是不要形,是不尊龍國際被形束縛,一旦被形所困,自然就得不到意了。中國山水畫表達的意境是整體合一的意的表達,而非單個具體的形態(tài)的真實描摹,所以形是跟著意走的,比如意表現(xiàn)煙雨蒙蒙的意境,運筆就自然濕潤虛渾,意表現(xiàn)山勢雄渾的意境,矮小的樹木也會畫得挺拔有直沖云霄的氣勢。意在筆先,筆隨意止,自然就忘掉原本的形了。
          孩子畫畫自然更不能要求原形在先,一旦原形先人為主,孩子就會被形所困,或不敢動筆,或概念造型。忘形足簡單實用的方法,比如畫房屋,先不看房屋的大輪廓,而是先去關(guān)注小細節(jié),從每一片瓦礫開始著筆,筆筆銜接,自然成形,反而更精彩地表現(xiàn)了房屋的形態(tài),生動不死板。如果一上來就畫個大輪廓,非但沒有細節(jié),形態(tài)也會畫成平行四邊形般的呆板,毫無意趣而言。先得屋頂瓦片的筆意,簡潔成一筆抽象的墨色,順勢成形,筆筆達意,孩子畫起來異常輕松,輕松就會越來越有感覺,也不用擔(dān)心他們會畫得松散無邊,因為他們的意念中有形,也就是意象,意象和原象自然有很大差別,忘掉原象表達意象,正是中國畫的審美高度之所在。
     
    

     
品畫:   這幅畫是得意忘形的好解讀,借周教授之筆意,畫李涵之心象,虛中藏實,輕松自如,比成人作品更為簡潔獨到,孩子的藝術(shù)感悟能力確實是讓人驚訝的,自然天成的童趣與沒骨筆意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
 
問診:這幅畫里的線沒有藏好,墨韻渲染與線條缺乏融合,墨是墨,線是線,脫節(jié)分離。露很容易,藏很難,實很簡單,虛很難。從這幅畫分析,虛不是簡單的潑墨游戲,取得幾塊好看的墨韻就完了,而應(yīng)該是在層層墨色中藏骨,在虛空縹渺的混沌中含有內(nèi)在的風(fēng)景。
    
問診:   這幅畫的問題更明顯,全部露出來了,孩子關(guān)注了每一棵樹的形態(tài),畫面散亂,不成氣勢,這是因為心中無意,只有形,意是大一統(tǒng)的意境,沒有意境的想象,就只會是單一形體的簡單排列,形體之間缺乏關(guān)系,筆墨之間缺乏虛實,結(jié)構(gòu)之間缺乏氣韻貫通。
    品畫:   渾然一體的前景樹石處理得很虛,點綴以青草茅根,托起了畫面,后景留白,配以半隱的房屋和虛實相間的亭臺,更遠處渲染少許花青淡墨,空間感無限深遠,這樣的畫面處理不落俗套,打破了一般意義的前實后虛的布局規(guī)律,新穎別致。感受到一股陰涼樹蔭下清風(fēng)拂面的愜意,欲有步入畫面獨坐亭臺享受人間美景的沖動。
 

     
品畫:    這兩幅作品均是采用了沒骨線條勾勒的筆墨方法,選一兩種筆墨形式作為畫面的主#少兒興趣# #少兒繪畫知識山水創(chuàng)作--得意忘形#言,畫面會感覺純凈而有獨特形式美感。上圖基本上是用沒骨線條排列勾勒成塊面產(chǎn)生虛實關(guān)系,沒有大面積的墨色沖染,筆筆都很清晰可辨,但不呆板單調(diào),色墨結(jié)合得也比較雅致。下圖把濕筆線條銜接在一起表現(xiàn),筆筆到位,虛虛實實,靈動滋潤..筆墨的運筆方式不同,呈現(xiàn)的韻味也不同。鼓勵孩子變化筆墨表現(xiàn)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的筆墨形式語言。
 
品畫:  郭媛媛這幅沒骨山水甚是精彩,用筆自信,酣暢淋漓,叢樹、山石、房屋、土地關(guān)系和諧,色調(diào)溫和,層次豐富,樹葉淡墨點染晶瑩剔透,生宣水痕的效果如水晶一般燦爛,筆痕墨韻精彩紛呈。
    
  這幅作品如雨中即景,水汽氤氳,雨霧溟淳,通篇找不到一處清晰的用筆,但并不散亂糊涂,每一處的景致部交代得很清楚,虛中含實,看得出孩子在濕筆沖染時每走一筆都不是盲目的,都由心境在牽引筆墨成形。
    
   前面的亂石雜草渲染成一大塊面,與后面的房屋渾然一體,右上方提起的幾筆干枝產(chǎn)生了虛實對比,在混沌渾厚的墨色中增添了幾分精神。
 
品畫:
        靈動鮮活的色墨線條組合是本幅畫的筆墨語言組成,非常獨特,這就是孩子在感悟中生成的創(chuàng)新觀念,雖然線條柔嫩稚拙,好似見不到深厚的功力,但畫面的境界和品位足以讓你駐足欣賞了。
    
品畫:   這幅畫的精彩之處在于筆墨的變化多端,筆筆濃淡的銜接確實好看,看似平板呆滯的布局掩映在筆情墨趣中,一果一活,別有一番味道。
    
品畫:  大塊的沖染墨色通透,局部破墨的效果來自偶然,但整體畫面的掌控來自必然。
    品畫:  分解看每一個局部都是抽象的點線面,每一步抽象又組合成了似與不似的虛實美感,這幅作品還留有前期抽象水墨的痕跡和影響,這個孩子把每一處具象的實景都抽離成抽象的美感,自然生成了當代審美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