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2013年事業(yè)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試題庫及答案(2)》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試題51: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是因為它:(?。?nbsp;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B.是理解辯證法其他規(guī)律和范疇的鑰匙
C. 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
D. 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試題52:機械決定論和辯證決定論的區(qū)別在于:( )
A. 是否承認必然性和因果聯系的客觀普遍性
B.是否承認意識的能動性
C. 是否承認偶然性
D. 是否承認因果聯系的復雜性
答案: BCD
試題53:決定論和非決定論的分歧在于:(?。?nbsp;
A. 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B.是否承認聯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認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 是否承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性和因果聯系的客觀普遍性
答案: D
試題54:發(fā)展的實質是:( )
A. 事物的前進上升運動
B.事物數量的增加和減少
C. 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答案: D
試題55:唯物辯證法認為(?。?nbsp;
A. 事物發(fā)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結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計
B.事物發(fā)展是偶然性的堆積,沒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認識,偶然性無法認識
D. 事物發(fā)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綜合作用的結果
答案: D
試題56:對立統一規(guī)律揭示了:(?。?nbsp;
A. 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B.事物發(fā)展的形式和狀態(tài)
C. 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發(fā)展的周期性運動
答案: A
試題57: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 )
A. 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B.事物發(fā)展的形式和狀態(tài)
C. 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普遍性和復雜性
答案: C
試題58:當事物處在量變狀態(tài)時:(?。?nbsp;
A. 事物表現為平衡和靜止
B.事物處在數量上的增減變化
C. 事物從一種質轉化為另一種質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答案: AB
試題59: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 )
A. 事物變化是否顯著
B.事物變化是否迅速
C. 事物變化中是否有新質要素產生
D. 事物變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圍
答案: D
試題60:下列命題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是:( )
A. 世界統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觀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chuàng)造物
答案: CD
試題61:下列關于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選項中,正確的有:( )
A. 使用價值是抬物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有用性,而價值是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
B.
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而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C. 使用價值是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的,而價值是由抽象勞動形成的
D.
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它不會隨商品經濟的消亡而消亡,而價值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它會隨著商品經濟的消亡而消亡
答案: ABCD
試題62:使用價值、價值、交換價值的關系是:(?。?nbsp;
A. 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B.使用價值是不同質的,價值是同質的
C. 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或內容
D. 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答案: ABCD
試題63: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它強調:( )
A. 人們在改造世界活動中認識世界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D. 認識有能動性,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答案: ABCD
試題64: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主導性的平等原則應該是:( )
A. 經濟平等
B.社會平等
C. 機會均等
D. 利益均等
答案: C
試題65: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源于“文化價值上的沖突”這是社會學中(?。├碚摿髋傻挠^點。
A. 文明沖突論
B.社會解體論
C. 文化失調論
D. 價值沖突論
答案: D
試題66:社會變遷是指:(?。?nbsp;
A. 社會由無序向有序、由低級向高級的演進
B.社會結構的變化與調整。
C. 表示一切社會現象,特別是社會結構發(fā)生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及其結果的范疇
D. 社會漸進性的平緩變化過程
答案: C
試題67:( ?。┦菍Υ怪狈只a生的各階級、各階層之間關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階級、階層對相對稀缺的社會價值物在占有量和獲取機會上存在著差異性。
A. 階級趨同
B. 社會化
C. 社會分化
D. 社會不平等
答案: D
試題68:社會差別是社會成員之間基于社會屬性的差別。在這里,具有社會意義的社會屬性就叫作( ),指的是社會關系空間中的相對位置以及圍繞這一位置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A. 社會結構
B. 社會地位
C. 社會分層
D. 社會類別
答案: B
試題69: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由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出的商品數量和單位商品價值量都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 )
A. 商品數量增加,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
B. 商品數量減少,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增大
C. 商品數量增加,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少
D. 商品數量減少,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
答案: C
試題70: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是:( ?。?nbsp;
A. 商品市場、技術和信息市場、房地產市場
B. 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
C. 資本市場、技術和信息市場、勞動力市場
D. 生產資料市場、期貨市場、技術和信息市場
答案: B
試題71:恩格斯指出:“只有通過競爭的波動,從而通過商品價格的波動,商品生產的價值規(guī)律才能得到貫徹,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這一點才能成為現實?!边@就是說,只有通過競爭和價格波動:( ?。?nbsp;
A. 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才能實現
B. 商品才能實現等價交換
C. 價值規(guī)律才能表現出來
D. 價值才能決定價格
答案: ABC
試題72:商品和產品的區(qū)別是:( )
A. 體現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凝結為價值,而物化在產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不形成價值
B.
商品不僅具有產品的自然屬性即使用價值,而且還具備產品不具有的獨特的社會屬性即價值
C. 產品是存在于一切社會的永恒范疇,而商品是一個歷史范疇
D.
產品的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而商品的使用價值則不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答案: ABC
試題73:作為商品的計算機軟件,其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 )
A. 軟件磁盤本身
B. 軟件的有用性
C. 購買軟件的貨幣
D. 應用軟件的計算機
答案: B
試題74:必然王國是指:( ?。?nbsp;
A. 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奴役。成為自然界、社會和自身的主人的社會狀態(tài)
B. 人們已經獲得了自由的社會主義社會
C. 人們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受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社會關系奴役的社會狀態(tài)
D. 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始社會狀態(tài)
答案: C
試題75: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雖然社會分化發(fā)生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對社會分化起決定作用的是:( ?。?nbsp;
A. 人們的社會政治地位的分化
B. 人們社會經濟領域中的分化
C. 社會生活領域中社會流動的加速進行
D. 社會生活領域中社會結構的變動
答案: B
試題76:社會運行的決定性條件是:( ?。?nbsp;
A. 政治條件
B. 人口條件
C. 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
D. 經濟條件
答案: D
試題77: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的關系問題。
A. 思維和存在
B. 人和自然界
C. 主體和客體
D. 實踐和認識
答案: A
試題78: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是:( )
A. 聯系觀點和孤立觀點的對立
B. 全面觀點和片面觀點的對立
C. 發(fā)展觀點和靜止觀點的對立
D. 是否承認矛盾和內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答案: D
試題79:量變和質變的辯證轉化揭示了事物的發(fā)展是:( ?。?nbsp;
A. 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B. 前進性和重復性的統一
C. 連續(xù)性和階段性(飛躍性)的統一
D. 直線性和循環(huán)性的統一
答案: C
試題80: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先的基本的觀點是:( )
A.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觀點
B. 普遍聯系和永恒發(fā)展的觀點
C. 對立統一的觀點
D. 實踐觀點
答案: D
試題81: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 )
A.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B. 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C. 理論和實踐的關系
D. 精神和物質的關系
答案: B
試題82:“唯理論”的錯誤在于:( ?。?nbsp;
A. 認為“理在事先”
B. 片面夸大意識能動性
C. 片面夸大理性認識的作用
D. 夸大感性認識的作用
答案: C
試題83:社會組織的存在和發(fā)展依賴于組織目標的實現程度。在組織中,社會個體往往被安排到固定職位上發(fā)揮其職能,他們只能按所屬組織的要求來行動。這樣,每一組織都以( ?。榛A,而否定實質性的合理性,即以自己對事件的看法為基礎,發(fā)揮其才智,并能知曉他們的行為后果。
A. 職能分化
B. 目標化
C. 功能上的合理性
D. 非理性
答案: C
試題84: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規(guī)定( ?。┦屈h的領導的原則。
A. 個別醞釀、會議決定
B. 民主集中制
C. 決策科學化
D. 集體領導、民主集中
答案: D
試題8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表現為:( ?。?nbsp;
A. 矛盾雙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發(fā)展
B. 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因素
C. 調和矛盾雙方的對立
D. 規(guī)定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趨勢
答案: ABD
試題86: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 )
A. 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對抗的矛盾和非對抗的矛盾
答案: B
試題87: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的理論依據是:( )
A. 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C. 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
D.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答案: C
試題88: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規(guī)定,省部級領導干部每年應至少抽出( )時間,市(地)縣黨政領導干部每年要有( )時間,深入基層調研,總結經驗,探索規(guī)律,指導工作,解決問題。
A. 一個月,兩個月以上
B. 兩個月,三個月
C. 一個月,兩個月
D. 三個月,六個月9
答案: A
試題89:辯證思維方法“邏輯和歷史的統一”體現了:( ?。?nbsp;
A. 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原則
B. 歷史是邏輯的基礎
C. 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是有差別的統一,邏輯只是反映歷史的主流和方向
D. 邏輯進程應當與歷史進程基本一致
答案: ABCD
試題90:毛澤東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在社會學中屬于( ?。┑目疾旆椒ā?nbsp;
A. 微觀
B. 歷史
C. 個性
D. 宏觀
答案: D
試題91:理性認識高于感性認識,因為:( )
A. 理性認識可靠,感性認識不可靠
B. 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把握,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
C. 理性認識是絕對的,感性認識是相對的
D. 理性認識是與經驗無關的人的抽象思維的產物,感性認識只是人本能的反映
答案: B
試題92: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主要缺陷是:( ?。?nbsp;
A. 不懂得實踐的偉大作用
B. 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fā)展去觀察認識問題
C. 不能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
D. 不能堅持物質第一性
答案: ABC
試題93: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是:( ?。?nbsp;
A. 勞動工具的狀況
B. 勞動者的素質
C. 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
D. 勞動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答案: A
試題94: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是:( ?。?nbsp;
A. 按勞分配制度
B. 勞動者的互助合作關系
C. 共產主義的勞動態(tài)度
D. 生產資料公有制
答案: D
試題95:“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腦中改造過了的物質的東西?!边@個觀點是( )的觀點。
A. 主觀唯心主義
B. 客觀唯心主義
C.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 辯證唯物主義
答案: D
試題96:真理是:( )
A. 絕大多數人普遍同意的意見
B. 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C. 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們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D. 對人們有用的一切理論
答案: C
試題97:哲學是:( ?。?nbsp;
A. 關于自然界和社會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
B.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C. 系統化和理論化的世界觀
D. 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世界觀
答案: C
試題98: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 ?。?nbsp;
A. 普遍性
B. 絕對性
C. 客觀實在性
D. 直接現實性
答案: D
試題99: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的相互關系是:( ?。?nbsp;
A.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都是靠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出來的
B.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不同,因而在資本主義的木同發(fā)展時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C. 超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是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則是少數企業(yè)勞動生產率高于本部門的平均勞動生產率
D.
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無數資本家競相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的過程
答案: ABD
試題100:運動和靜止的關系表現為:( ?。?nbsp;
A. 運動就是靜止,靜止就是運動
B. 絕對和相對的關系
C. 靜止中包含運動
D. 運動時有靜止的存在
答案: BCD
【編輯寄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題庫》,僅供大家參考!
| >>>>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復習資料 | |||
| 2013最新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專用題庫》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行測》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專項 |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套餐》 | 2013各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筆試》資料 | 2013各省單位招聘考試《面試》資料 |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申論》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文寫作》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真題 | 2013事業(yè)單位沖刺模擬試題 | 更多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公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