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報告

字號:

這篇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報告,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本情況
       本次質量監(jiān)測,是在教育局統(tǒng)一部署下,對我縣小學五年級全體學生進行的統(tǒng)一測試,我班參考人數為48人。監(jiān)考、評卷、統(tǒng)計成績都在科學、有序的情況下進行。因此,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質量分析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試題的結構、特點分析
       本次試題的覆蓋面廣、難易適度,照顧全體學生,對學生應具備的數學知識、智能水平、實踐應用等進行多角度的監(jiān)測,
       本次監(jiān)測的試題分為兩大部分:一至八題是知識與技能部分,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九、十題是實踐與應用部分,檢驗學生是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即"學以致用"。另外,還考查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考查學生是否能對知識做到"活學活用",從而考查教師的教育教育工作是否到位。
       三、成績分析
       (一)成績統(tǒng)計
       1.平均分:我班平均分80.14分。
       2.及格率:我班及格率93.7%
       3.優(yōu)秀率:我班優(yōu)秀率41.67%
     (二)質量分析
       1.取得的成績
       通過通覽試卷,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卷面整潔,書寫工整,答題思路比較流暢。試卷每題的得分率如下:第一題填空題的知識得分率為79.2%:第二題比較小數的大小的得分率為96.3%,得分率比較高,說明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好;第三題判斷題的得分率為57.01%,學生判斷的能力不太好;第四題的得分率為54.3%;第五題的得分率為95.2%,計算能力很強;第六題的得分率為90.6%;第七題的得分率為89.1%;第八題的得分率為93.2%;第九題的得分率為76.6%'這說明大多數學生在試題解答時態(tài)度比較端正,有較強的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并能快速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比較順暢地解答問題。;第十題的得分率為56.8%,學生用列舉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力欠差.
       學生取得的成績反映出教師對課標的貫徹理解與駕馭教材的能力比較好,教學時能面向全體學生,熟悉所教內容,了解所傳授的知識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所任學科中應注意的問題,處理好了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
       2.存在的問題
       學生的問題:①部分學生計算能力不過關
       從閱卷中發(fā)現一部分學生計算能力不過關,抽閱一張成績較低的試卷,學生計算的得分率僅為31.32%?!稊祵W課程標準》在本年段計算方面的評價要求主要是看學生是否能夠運用合理的計算策略正確地進行運算,是否有對計算結果進行估算和驗算的習慣。而從上面數據分析來看,部分學生計算得分率低,不是馬虎的原因,而是缺失對算理的理解,計算過程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做后不反思,造成了這種情況。
       ②部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有些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分析及題型的變換的應變能力較差,分析過程不明顯,甚至有較強的思維定勢.例如應用題第3題: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燈光,選擇一種或兩種顏色的燈光來表示不同的信號,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種不同的信號?我班的同學由于受書上國旗的影響,認為紅黃與黃紅的排列表示的信號不同,得到答案是9種,而實際在這題中紅黃與黃紅的排列表示的信號相同的,答案是6鐘。
       教師的問題:從以上學生答題時暴露出的問題,也反映出了教師教的問題: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精不活。像解決問題的第8題,是教科書上的題型,只是改變了情境,學生便不知如何下手。說明教師在教學上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是就題講題,就題做題。
       四、改進措施
       鑒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一)做好備課工作
       1、備課時知識點要備細、找準。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關鍵必須抓住,特別是細節(jié)問題,教師課前備課要到位、課上點撥要到位,學生掌握到位,答題時效果就會好得多。
      ?。ǘ┳嵳n堂教學
       1、樹立全新教學理念,全面落實三維教學目標。
       一是過程目標至關重要。
       從試卷情況分析,過程教學是目前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答題情況看,反映出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注重教學過程的充分展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既重視結果,又重視過程,在過程的充分展示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
       二是情感目標也不容忽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與數學知識的獲得是相互促進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再是令他們望而生畏的過程。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會極大地促進數學內容本身的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
       從學生答題情況看,反映出部分學生審題不仔細、計算不認真、書寫不工整等問題,都說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感、學習習慣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愿望,體會數學的作用,從而學會學習,生動活潑地投入數學學習。
       2、加強教法的研究
       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師教,也包括學生學。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就會變學會為會學,變學答為學問,從而輕松、愉快地主動獲取知識。
       一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和形象化教學,使教學有形、有情、有境。
       二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三要在教學中,要克服"滿堂灌和一講到底"的現象。多組織學生"動眼、動口、動手、動筆、動腦自己去思考、去討論"。這樣學生才會成為學習的主人。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從學生答題情況看,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是比較扎實的,但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學生審題不認真,或沒有看懂題目要求,究其根源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就教材講教材,而沒有真正把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學生不會從生活情境中捕捉數學信息,不會選擇有用的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加強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加強實踐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要加強對學生觀察、比較、聯想、討論、猜測、歸納等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設計一些有多余條件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間,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是要做好"提優(yōu)補差"工作
       提優(yōu)補差工作要形成長效機制,在這方面許多學校有許多好的做法,如:
       第一,課上對兩頭學生的格外關注
       第二,建立優(yōu)差生檔案與記實。檔案與記實形式不限,但不能是形式化的。
       第三,做好對優(yōu)差生的輔導工作
       第四,和優(yōu)差生家長及時溝通與合作
      ?。ㄋ模┡崿F學生整體優(yōu)化,防止兩極分化。
       從成績統(tǒng)計及試卷情況看,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困生",注意因材施教。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要積極鼓勵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他們的學業(yè)成績提高了,新民市小學數學的質量才能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