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學會看書是關鍵

字號:

這篇關于《自學考試學會看書是關鍵》,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遇到考試,很多考生就會尋找各種復習備考方法,希望用簡單的方法達到好的效果。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方法呢?當然,適合自身條件的方法才是好的。然而,在制定復習計劃時,很多人把重點放在技巧上,忘記了踏踏實實的復習才是根本的。所謂踏實,就是要從簡單的也是大家都能做的“看書”開始。有些考生一開始就做各種試題,考試完之后,教材還是新的。自考365網(wǎng)校根據(jù)歷年自考成功人物的學習方法總結出:學會看書是關鍵。
    一、泛讀明大意
    先翻開目錄,仔細看一下分布,了解全書的結構,在腦子里形成一個教材的脈絡,然后再開始閱讀。
    所謂的泛讀,并不要求一定要把看到的內(nèi)容都背誦下來,只是做到有個印象,理解性的記憶。
    然后要到網(wǎng)上去找些資料來抓重點。網(wǎng)上自考的資料非常多,但串講資料的質量卻相去甚遠,有些是教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有些是自考同學自己整理的重點筆記。其實,一份資料的優(yōu)劣并不取決于整理者的水平,而更多是取決于這份資料對整理者的意義,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時候自考同學整理的資料反而比教授們給的資料更“好”,無非是多用了一些心思而已。
    而如何分辨資料的好壞,以免浪費寶貴的時間,就成了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于資料的好壞,分辨起來很簡單,拿出整理好的考試重點分布表,看一下這份串講的涵蓋情況,如果有一份資料的內(nèi)容涵蓋了考試90%的內(nèi)容,這是否是一份好資料呢?我個人認為,它甚至可能不如一份只覆蓋每次考試70%內(nèi)容的資料,因為使用這種資料復習的風險太大了,萬一資料有些偏頗,情況就很糟糕了,雖然總結精簡是必要的,但有時候也不能一味求簡,這樣很可能本末倒置,反而加大了考試的風險。根據(jù)你已經(jīng)整理好的分布表與串講資料對照,把該補充的知識要點,畫在書上或寫在旁邊,如果地方不夠可以寫成“即時貼”然后貼在旁邊,這樣就可以勾畫出全書所有的考核重點,通過這種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內(nèi)容剔除出去,為下一步的背記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背記勾重點
    第二遍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背記,把沒有必要的連結性內(nèi)容去掉,只勾畫重點,總結核心詞匯,會很有利于記憶,比如:鄧小平理論中的一道題目:
    加快發(fā)展第三產(chǎn)業(yè)的重要意義?
    答案: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
    2、有利于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提高國民經(jīng)濟素質和綜合國力。
    3、有利于擴大就業(yè),緩解我國就業(yè)壓力。
    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xiàn)小康。
    可以縮略為,問題:三產(chǎn)意義。
    答案:1、市場體制 2、經(jīng)濟素質國力 3、就業(yè) 4、生活水平。
    題目一定要記住,免得出現(xiàn)后背了很多題目,背混了的情況。
    有些同學一定會問,答案的第一點為什么不縮成“完善體制”,縮略成市場體制就沒有動詞了,其實開始我也是這樣縮略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不太實用,因為一般這類考題,只要把方向把握對了,換詞沒有問題,比如提高,可以改成增加之類的詞匯,只要不寫成反義詞,一樣是滿分,所以沒必要浪費寶貴的記憶力。
    然后努力把這些重點背記下來,有些同學喜歡默記,我的建議是好能朗讀或復述背記,因為人體對聲音的記憶時間遠比對文字的記憶時間要長很多,所以我建議如果有mp3的同學可以用mp3錄下自己的朗讀,然后沒事的時候可以常聽聽,尤其是英語這類的科目,對加深印象非常有好處。但如果還是感覺自己個別題目背得不好,就在旁邊標注一下,為下的閱讀提供依據(jù)。
    三、查缺補遺漏
    后這一遍看書,一般是在考前。這一遍要把前面已經(jīng)背記好的內(nèi)容再看一遍,其他沒有標注重點的內(nèi)容,也再快速瀏覽一下,以備不時之需。而對于剛才畫下來的,不太好背的題目,可以利用短期記憶的方法。自考規(guī)定遲到半個小時之后才不許入場,如果你夠沉著,可以在考場外拿著總結好的題目一直背到發(fā)卷子,然后再進入考場,拿到卷子馬上翻后面的答題,看看有沒有這些題目,如果沒有就放心了,如果有,就趕緊趁熱打鐵,把他們答上,當你寫完答案,一看至少有5分入手的時候,該是一種什么感覺啊!
    通過對書本知識的三遍通讀,再結合試題的練習,相信通過自考是沒問題的。如果你正為如何備戰(zhàn)自考而苦惱,不妨從好好看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