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原子和分子知識點總結

字號:

這篇關于初三化學原子和分子知識點總結,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識點總結
    本節(jié)包括原子的概念、原子中的電量關系、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分子的概念、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其應用、分子和原子的比較六個知識點。本知識屬于純理論性知識,比較抽象,加大了我們學習的難度,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微觀粒子的眼光看問題,我們可通過宏觀現(xiàn)象感受微觀粒子的真實存在,通過微觀粒子的相關性質學會解釋常見的宏觀現(xiàn)象。
    1.原子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 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非常小,原子是不斷運動著的,原子間有間隔
    原子盡管很小,用化學方法不能再分,但它又是由多種粒子(質子、中子、電子等)構成的。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中子不帶電),而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因此,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由于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
    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shù)),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4.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等,都是宏觀現(xiàn)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xiàn)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5.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6.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分子原子
    區(qū) 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
    相似點(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常見考法
    本知識點是從微觀研究化學,也是化學學習的理論基礎。在中考中是??嫉闹R。涉及題型有選擇、填空、探究等。主要是結合上述知識來考察。我們要牢固地把握上述知識,以備考試之需。
    誤區(qū)提醒
    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原子也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雖然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但不能盲目比較分子、原子的大小,只能說某原子沒有由其構成的分子的質量、體積大,否則對分子、原子的認識會走入誤區(qū)。
    化學變化中,分子分開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質),這就是化學變化的實質?;瘜W反應的過程實質上是構成物質的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過程。所以說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典型例題】
    例析:
    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
    (1)為什么把濕衣服晾在太陽能曬著的地方容易干得快?
    (2)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氣體受壓時,體積為什么縮小?
    解析:用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可解釋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氣體體積受壓減小、物質的熱脹冷縮及密度不同且能互溶的兩種液體互溶后總體積減小等現(xiàn)象;用分子在不斷運動可解釋物質的揮發(fā)、物質的溶解及氣體的擴散(花香、酒香)等現(xiàn)象;由分子的構成是否發(fā)生變化,可區(qū)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1)問可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性質且運動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來解釋;(2)問可用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隔來解釋。
    答案:
    (1)太陽曬著的地方溫度高,分子運動的速度快,水分蒸發(fā)的快,因此衣服干得就快。
    (2)氣體分子之間有較大的間隔,氣體受壓時,氣體分子間的間隔縮小,因此氣體所占的體積也減小。
    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C.冰、雪、露水的分子都是水分子
    D.液態(tài)物質的分子肉眼看得見,氣態(tài)物質的分子肉眼看不見
    解析:任何物質都有三態(tài)變化,三態(tài)間的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變化,分子本身并沒有改變;無論什么物質,無論什么狀態(tài),我們觀察到的顏色等現(xiàn)象都是大量粒子的聚合體表現(xiàn)的宏觀現(xiàn)象,而單個的粒子很小,是肉眼無法可以看見的。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