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之重慶卷

字號:

試題評析
    今年重慶的考生結束語文科的考試,走出考場大都笑逐顏開,因為他們覺得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好寫。確實是,2009年重慶市的高考作文“我與故事”,與2007年的“酸甜苦辣說高考”和2008年的“在自然中生活”一樣,都體現(xiàn)出一種貼近考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的特點。在設題上,不故弄玄虛,不兜圈子,不給考生增加審題難度。但是,細細審題會發(fā)現(xiàn),此題也未必像考生們所說的那樣好寫。
    有不少考生走出考場便大呼今年作文簡單,但有的考生并未細心思考這是一個關系類的作文,很容易偏于一端。因此,明白這是關系類作文,這是不偏題的最起碼一步。“我與故事”是由兩個要素構成的作文題,一個是“我”,一個是“故事”,因此,如果只寫“我”而不言故事,或者只寫故事,而不談及“我”都是偏題了。
    從寫作素材而言,題目第一句話提示“生活中有許多故事”,因此,要么想到,故事從生活中來,要么想到,故事雖然不是生活中直接得來,但在解讀分析故事時,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所有考生都有生活經(jīng)歷,也就都可能親歷過,或者聆聽過故事,因此,在大家都有所寫的情況下,對于寫什么已經(jīng)不是考生競爭的重點,競爭重點而是考生選材的精妙,構思的新奇,語言的優(yōu)美,表達的巧妙等。這個作文確實不會找不到寫的內容。哪個人沒有經(jīng)歷過故事,哪個人沒有被故事感動過?無論哪個考生都可以扯出一段故事來說。但當大家都有故事可說的時候,就要看看誰講的故事新鮮、精彩,還要講究講故事的技巧,是否能如說書人一樣讓你聽了此回還想聽下回??蓪τ谀承┛忌鷣碚f,要把故事講得有味道、有深度也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還特別要注意的是故事的基調問題。寫進作文的故事,不能像平時與朋友吹牛一樣,不講雅俗,不談格調。作文中的故事一定要是主流思想的,積極向上的,正如作文題目里所說的,應該給人感動的,給人啟迪的,能幫助人成長的。
    從上面的三點看出,此題說難也易,說易也難。就看考生如何去看待所謂的易,當大家都覺得易寫的情況下,還應該想到如何能寫出出類拔萃的上乘之作,這才是明智的。
    我與故事
    重慶考生
    在我小得我也記不清的年齡時,我就認識你了你告訴我說,你叫“故事”。就那時,你身上的味道似乎是奇幻的,又似乎是真實的。
    總是慶幸與你的相遇,有你的日子里,我的世界真的豐富多彩。在朝起夕落的太陽下,或喜,或悲,或愁,或怨,演繹著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嘆的人生故事。想讓你帶我到真正的另類世界,你卻拒絕了,只給我一把鑰匙,讓我自己去尋找生活的真諦。
    那是個滿天星星閃爍的夜晚,你告訴我,國王有一個小女兒,由于被嫉妒她美麗的巫婆施了法術,公主就變成了一只鳥兒,與飛過王宮上空的鳥兒一起飛走了,國王與王后失去了心愛的小女兒后非常傷心。后來,一位王子得知這一情況后,便來到公主房間的窗前,一遍又一遍地呼喚公主的名字,一年又一年,公主居然真的飛回來了,還從鳥變回人形,并愛上了王子,后來,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聽著你講述這樣美麗動聽的故事,我幼小的心靈也飛了起來,仿佛看見了很藍很藍的天,很清很清的水,感受到了很美好很美好的幸福。從那以后,我迫不及待地要和你做一世的朋友。
    待長大了些后,我意識到了我剛認識你時是多么的膚淺,只看見了你美麗的表面。聽多了你講的故事,而今我已懂得,世間最美麗的東西,是人的靈魂。
    那天,濃蔭掩映的梧桐樹下,你伴著月光給我講述了另一個故事。
    在美國的一個山區(qū),一位臨產(chǎn)的孕婦與丈夫在山上游玩未歸。那是一個靜靜的夜晚,十幾頭狼乘著黑暗向夫婦靠近。偏在這時,妻子滑倒在地,出現(xiàn)了生產(chǎn)的征兆。狼群中的領頭狼慢步走到妻子身邊,溫柔地看了一看妻子,然后轉身,示意所有的狼都離開。在它離開之前,似乎有些不放心這位孕婦,它想轉身再看看她,沒想到,一位獵人誤以為它要傷害那孕婦,便開了槍。等獵人走上去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只懷孕的母狼。原來,它之所以讓同類放棄一次捕殺,是因為它發(fā)現(xiàn)它們的“獵物”與它一樣,即將成為母親。
    聽完你講的這個故事,我的眼前已經(jīng)模糊成了一片。你給我講這個故事的用意何在呢?為了讓我知道母性的偉大,偉大到可以跨越生物的種群?也許萬物真的是相同的,人只是萬物中的一類。生命有種的差別,但性情卻真的是相通的。與你的這份情緣,我會倍加珍惜。在你的故事里,我的思想漸漸成熟而深刻。在你的故事里,我越來越能辨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我與故事相處的每一個時刻里,都能感覺出人生的意義。
    點評
    此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用第二人稱“你”稱呼“故事”,將“故事”擬人化,不但將“我”與“故事”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關系式標題的特點,而且全文讀來,如同聆聽作者在與“故事”這位朋友作親切交談。在交談中,不但能明顯地感覺出作者從故事中得到了很多人生啟迪,而且對故事給予自己的啟迪充滿了感激之情。文章開篇先總體講述自己從故事中所能得到的感受,再具體講述了公主與王子的故事以及美國孕婦與狼的故事,但作者并不只做故事的講述者,而且寫出了自己的感慨,從而得出“我與故事相處的每一個時刻里,都能感覺出人生的意義”的主題。
    文章里引用了兩個故事,但作者并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將故事的寓意與主題結合起來,通過議論的方式揭示其寓意對自己的啟迪,從而體現(xiàn)出“我與故事”的主題內容。此文的基本結構為總分總形式。文章開篇從故事給“我”的總體感受寫起,再從兩個具體的故事給自己的感受加以佐證,結尾時作出總結,突出故事在自己成長中的意義,讓自己明白了一些道理。
    病文診斷
    我與故事
    重慶考生
    有一段時間,我不得不在醫(yī)院與學校間往返。有一天,我剛從醫(yī)院走出來趕向學校,想搭一輛出租車節(jié)省時間,招上一出租后,我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和司機叔叔攀談起來,他問我是不是××中學的學生,我說是的。就這樣開了頭。他告訴我上學是最輕松的時候,不用考慮天天掙錢,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錢也不用考慮計劃不計劃的問題。他說自己是從農(nóng)村來的,開車養(yǎng)家,家里有兩個孩子,一個小學,一個幼兒園。我說你養(yǎng)兩個孩子累不累,他說不累。多么樸實的一個司機,和他的交談倍感親切愉悅??斓搅耍f:“就在這里下車吧,表要跳價了?!蔽蚁铝塑?,為這段短暫的談話而深深留戀著。
    又有一次,天黑了,街上的路昏黃昏黃的,一眼望到大街上轉角處,有幾棵杏樹黑黑的影子。我叫了一輛三輪車,車夫是五六十歲的中年男人,他有著滿頭的白發(fā)我告訴他我要去醫(yī)院,一路上便沒再說話。他收了我兩塊錢到站時。從醫(yī)院出來,時間不早了,天空那隱約的深藍色已完全變?yōu)楹谏?。我再次叫了一輛三輪車,仔細一看,還是這大伯,不過我沒再提起之前坐他的三輪車的事。走在半路上,說:剛才去醫(yī)院那人是你吧?我回答說,是的。他說:“天黑了,你一個小姑娘家的,還是早點回家去吧。”到了后,我問他多少錢,我本想天黑了,他蹬車也挺不容易的,想讓他開口好多要一點車錢,不過他還是回答我:“兩塊錢?!?BR>    又一次在醫(yī)院門口,等了一會兒沒有公交車,我又叫上了一輛三輪車,告訴他去客運中心,他一聽是去客運中心,連忙問我要去哪兒,我說重慶。他以為我是外地人,這下可喜了,說:“這里到客運中心有一段路的,五塊錢走到客運中心?!蔽艺f:“什么?”他繼續(xù)說道:“不走就下車。”我知道他在敲詐我,這一段距離的路費是三塊錢,我都坐過很多次了。
    我以為生活中都是好人,不過卻給了我這樣的一個現(xiàn)實。生活有幸與不幸,有快樂與痛苦,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作為主演的我們應該細細體味。不過,我還是堅信生活中還是好人多。
    點評
    這篇作文能將三個車夫的故事串連起來,形成一篇較為完整的文章,扣了“我與故事”的主題,而且,文章中對前兩個車夫對“我”在生活學習上語重心長的叮囑的描寫,體現(xiàn)出這兩個人對一個還是孩子的“我”的真情關愛,不但如此,出租車司機讓“我”先下車,否則計程器要跳價,以及三輪車夫合理收費,又表現(xiàn)了他們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本文的亮點還在寫了第三個車夫。這個車夫亂要價與前兩位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讓文章的內容更加充實,也有利于刻畫人物精神。
    但是,這篇文章有極為突出的問題。作者在正文講述故事時,完全把標題拋在一邊,沒有把所講的故事與標題“我與故事”聯(lián)系起來,給人感覺標題是標題,內容是內容。其實,只需要在文章中,尤其是開頭與結尾處點一下“我與故事”這一主題就能避免這樣的不足,關鍵是考生要有點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