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之湖南卷

字號:

試題評析
    今年的湖南卷是一道命題作文題。生活氣息濃,學(xué)生有話可寫,是這道作文題的一大亮點?!磅谄鹉_尖”非常形象,也是每個人曾經(jīng)有過的動作,可以引起人們的回憶和遐想,體現(xiàn)了命題的人文關(guān)懷。踮起腳尖可以看得更遠(yuǎn),由此可以寫理想,寫未來。踮起腳來,可以越過障礙,看到另一面,可以寫哲理,因為生活中總有障礙物一類的東西遮擋著我們的視線。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xùn)練的人,無法用踮起腳的姿勢站較長的時間,只有芭蕾舞演員才會有踮起腳的生活方式,這也是一個角度。這道作文題可以和“理想”“夢想”“智慧”“風(fēng)景”“好奇”“選擇”“判斷”“堅持”等許多話題聯(lián)系起來,有很大的寫作空間,能限度地調(diào)動學(xué)生的寫作積極性。
    “踮起腳尖”也具有較強(qiáng)的思辨色彩,能夠考查學(xué)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是這道作文題的又一大亮點??吹竭@道題,會自然想到荀子在《勸學(xué)》中的一句話:“吾嘗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毕日芨嬲]我們不能只有跂的“虛”,要達(dá)到目的還是要有親自登到高處去“博見”,只有空想不行,還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俗語也有“踮起腳做長子”“踮起腳做人”的話,就有盡力去做和不掂量自己這兩種褒貶不同的意思。如果這樣來解讀題目,可以立意為“要腳踏實地做人”。能夠從思辨的角度審題的學(xué)生,毫無疑問,對事物的見識要高一籌。因此,這道題能夠拉開檔次,有很好的選拔功能。
    縱觀近幾年的湖南卷作文試題,無論是2005年的“跑的體驗”,2007年的“詩意地生活”,2008年韓愈的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意境和哲理,還是2004年的“家庭教育”的話題,2006年“談意氣”的命題作文,雖然命題的角度不同,選擇的材料各異,但是都是循著生活和思辨這兩條道路在前進(jìn)。思路清晰,緊貼生活,注重思辨,是湖南卷作文命題的顯著特色。
    踮起腳尖
    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父母還未回來,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氣。一家三口擠在這二室一廳的房子里,家具很少,而且還是一部老掉牙的黑白電視機(jī),雖然窮,卻不愿低頭。在這個陌生的大城市,我沒有錢去上優(yōu)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biāo),我雖然衣著破舊,卻有自己的尊嚴(yán)。今年是高三下期了,高考是我實現(xiàn)人生夢想的轉(zhuǎn)折點。
    讓我心中有一絲不滿的便是父母,他們每天總是那么早地起床離去,又是那么晚地回來。我多么想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園游,去河邊吹風(fēng),可是連這一點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沒有給過我一次。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們回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掙錢,是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們?nèi)绱藙诶?。我愿意過得更艱苦些,畢竟我還有很長的明天。
    門外的樓梯隱約傳來了一絲絲響動,那么輕、那么微弱、緩慢,那聲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門口,頹然停下。
    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地聽到一絲輕微的金屬碰撞聲,鑰匙慢慢地插入鎖孔,又是一聲輕輕的轉(zhuǎn)動聲。門,悄然打開了,“輕點,孩子睡著了”,這是母親的聲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著腳尖向我走來。
    沒有聲音,我卻能感受得到,那個輕輕的腳步,正一步步地溫暖我的心?!坝瞩吡吮蛔?”母親輕輕地拉過被子,慢慢地蓋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離去……
    自始至終,家中的燈沒有亮一下,也沒有發(fā)出什么很大的聲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腳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頭。
    拉過被子蒙住頭,我強(qiáng)忍著聲音不被流露,淚水卻一行一行地滑落。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濕了一大片。
    男兒有淚不輕彈,今夜我卻淚千行!多少年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這樣踮著腳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間里慢慢地移動,我還有什么要感到生氣呢?
    朱自清有父親的背影,史鐵生有母親推著輪椅的身軀,傅聰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書,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腳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對子女的愛卻是偉大的,是無與倫比的,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
    踮起腳尖,父母的愛,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點評:
    文章開頭寫自己深夜一人在家的心情,接下來的二、三、四段寫家里的經(jīng)濟(jì)狀況和自己的心理狀況,看似閑筆,其實是在交代我“怕”和“生氣”的原因,后文情節(jié)的鋪墊和伏筆。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細(xì)節(jié),全文只敘寫了夜深躺在床上等爸爸媽媽回來的一個片段,父母夜深回家輕輕地上樓,輕輕地開門,踮起腳尖走路,為我蓋被子,這一切都是我聽到的,感覺到的,父母對兒子的關(guān)愛之情已經(jīng)寫得淋漓盡致。特別是“踮起腳尖”的細(xì)節(jié)描寫,傾注了父母對兒子的深愛,又點明了題目,來得十分自然,顯示了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素養(yǎng)。結(jié)尾將朱自清父親的背影、史鐵生的母親推著輪椅的身軀,有傅雷殷切的家書與自己的父母類比,升華了文章的主題,更是神來之筆。作者還十分注意巧設(shè)文眼,并前后照應(yīng)。如開頭就以“怕”和“生氣”為文眼,當(dāng)事件敘述結(jié)束后,又以反問句“我還有什么要感到生氣呢?”照應(yīng)開頭,前后呼應(yīng),渾然一體。
    病文診斷
    踮起腳尖
    湖南省考生
    幼年時,跟隨外婆住在鄉(xiāng)下,藍(lán)白相間的平房低矮,卻有著那時的我無法企及的高度。
    年代久遠(yuǎn)的房子似乎終年沒有改變,即始終散發(fā)著最讓我癡迷的氣息。
    每逢周六放學(xué)回家,腳還未踏進(jìn)里屋,那味道便像鉤子般深深將我吸引,我知道,外婆又炒年糕了!
    廚房里的灶臺有著黝黑的沉淀,它承載了那么多的苦辣酸甜。
    我的個頭僅僅到它的三分之二,所以要欣賞鍋里香騰騰的年糕還很困難。外婆時??粗覠o奈又渴望的表情,忍俊不禁地?fù)u搖頭,“傻孩子,努力踮起腳尖吧,這樣你就美夢成真啦!”
    踮起腳尖,夠著童年最美味的愿望。
    時光在故鄉(xiāng)的湖水里打了好幾個轉(zhuǎn),父母將我從外婆家接走的那一年之后,就再也沒有像那樣聞到炒年糕的香味了。即使在城里吃過各樣做法講究的年糕,那股奇特的味道似不再有,而我也無需再踮起腳尖。
    十八歲,父母送我去學(xué)芭蕾,我總是需要踮起柔弱的腳尖,達(dá)到看的弧度。每一次艱苦的訓(xùn)練,都曾讓我辛酸落淚。教練和父母一次次鼓勵我,踮起腳尖,就能克服一切。
    我穿著白色紗裙像天鵝一樣在舞臺中央忘情舞蹈的時候,踮起腳尖,便夠到了稚嫩歲月里的一絲堅強(qiáng)。
    年歲漸長,我還是會時常想起童年時外婆的熱年糕,以及那一次次踮起腳尖時雀躍的心情。
    暑假再次回到故鄉(xiāng),那一如既往的平房似乎低矮了不少,而外婆也愈發(fā)佝僂年邁。外婆樂呵呵地嚷著要給我炒年糕,我心里自然也樂開了花。
    年糕放在冰箱的頂層,而外婆只有踮起腳尖才能夠到。我看著外婆顫顫巍巍的老年和微微踮起的腳尖,不禁紅了眼眶。
    原來外婆踮起的腳尖,夠到了我心里最深的觸動。
    點評:
    這篇文章寫了小時候踮著腳尖看外婆炒年糕,自己踮著腳尖學(xué)芭蕾舞和后來看到外婆踮起腳尖在冰箱頂層找年糕幾件事,說明只有踮起腳尖才能達(dá)到目的,實現(xiàn)理想,只有踮起腳尖才能克服困難的道理,這些都符合題意。尤其是將自己年幼時在灶臺前踮起腳尖看外婆炒年糕和后來看外婆踮起腳尖在冰箱的頂層拿年糕形成對比,寫出了自己的童真和外婆對自己的關(guān)愛,形象生動,感情真摯,是文章中精彩的一筆。但這篇文章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選材太雜,反映的中心過多,反倒使主旨不突出。如果將中間的踮著腳尖學(xué)芭蕾舞這個材料刪去,用大量的筆墨來寫其余兩件事,表達(dá)效果會更好些。其次是缺少細(xì)節(jié)描寫和場面描寫,應(yīng)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和重要人物身上設(shè)計一些細(xì)節(jié)描寫,來凸顯人物的性格,比如我踮起腳尖看外婆炒年糕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外婆的表情、語言等,再如我看外婆從冰箱的頂層拿年糕的動作和神態(tài),還有外婆的肖像,都可以進(jìn)行細(xì)致的描摹。如果在這兩個方面做些修改,這篇文章將會提升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