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勵志故事:胡祖榮的獎章》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當不幸無情地向你襲來
是昂首挺胸,還是抱頭痛哭?
黨的溫暖流進心田呵,
春風把心靈上的塵埃吹拂!
一天,兩天,三天……
——銳意進取,立說著書。
理想的橫桿兒升了又升,
你終于登上新的高度!
這是 1978 年 7 月 3 日,當國務院副總理萬里把“體育運動榮譽獎章”掛在一位殘廢者胸前的時候,人們獻給獲獎者的詩句。
他,癱瘓著,連路都不能走,只能用輪椅的轉動代步。
獎章,這只發(fā)給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和奪得世界冠軍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獎章,在殘廢者的胸前,顯得格外閃亮奪目。一項莊嚴的決定也隨它頒布:國家體委號召全國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工作者向他學習。
他就是胡祖榮。
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胡祖榮戴上了紅領巾,同蒸蒸日上的祖國一起成長。在學校里,他品學兼優(yōu),卻更愛體育運動。1955 年,13 歲的胡祖榮,在上海江灣體育場第觀看國際田徑賽。百米道上,運動員們象離弦之箭;投擲賽場,鐵餅在空中飛旋……胡祖榮看得眼花繚亂。當走到撐桿跳場地,他一下子被迷住了。這是他生平第看到這項比賽,只見運動員們手執(zhí)撐桿,在地上輕輕一點,便如飛燕凌空,越過高高的橫桿。他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特別是當他聽到這項運動在被英國人列入比賽的近百年間,冠軍一直被外國人壟斷,倔強的小祖榮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定要勤學苦練,拿下世界冠軍,為祖國爭光!
但是,這項運動當時在我國開展得不太普遍。他所在的南洋模范中學,連體育老師都沒有摸過橫竿。小祖榮從家里給他的飯錢里一分一分地摳,積攢了 5 角錢,買了一根晾衣服用的竹竿。1956 年,小祖榮帶著這根竹竿來到上海風雨操場業(yè)余田徑隊。他練得十分刻苦,僅一年時間就打破了全國少年撐竿跳紀錄。不久,他被調到國家田徑集訓隊。在教練的精心指導下,他進行了全面的、大運動量的嚴格訓練,其中百米速度達到 10 秒 8。辛勤的汗水把橫桿涌向了一個高度又一個高度:
1962 年:4 米 52。創(chuàng)造了全國紀錄;
1963 年:奪得世界新興力量運動會冠軍;
1964 年:4 米 58;
1965 年:4 米 80;
1966 年:4 米 90;
……
他,為祖國贏得了光榮,獨占鰲頭整 10 年!
正當胡祖榮滿懷信心,全力沖向新的高度時,1971 年的一天,他在做杠鈴深蹲的力量訓練中不幸受傷,突然地倒下了。
作為一名運動員,跌打損傷是家常便飯。他沒有在意,爬起來,繼續(xù)練。第二天,脖子疼得鉆心,他仍咬著牙堅持訓練。直到下午,疼得連說話、出氣都很困難,他才離開了訓練場,住進了醫(yī)院。
命運是殘酷的。誰也沒有料到,這傷勢竟造成了他終身的癱瘓!這時,他才剛剛 30 歲。
一個叱咤風云的體壇健將一下子被困在病床上,失去了行動的自由,將永遠同心愛的撐竿分手,永遠不能凌空飛越。他的心碎了。
黨和人民了解兒女的心情。在他苦惱、焦躁和悲觀的時候,同志們給他送來了《以革命者的堅強意志戰(zhàn)勝疾病》的書,鼓勵他像書中的革命前輩鄧穎超同志那樣,同疾病進行不屈的斗爭;福建的一位醫(yī)學老教授給他來信,提出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新疆、西藏的素不相識的人,給他寄來了高山上的雪蓮,讓他泡酒治療;黨組織給他配備了護理員,并把他的愛人調到身邊……
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給他增添了戰(zhàn)勝傷殘的無窮力。特別是每當他一捧起同周總理在一起的合照,就禁不住淚如泉涌。那是 1963 年,當他奪得新興力量運動會撐竿跳高的冠軍,乘賀龍元帥的專機凱旋歸來時,周總理親自到機場迎接他們。賀老總高興地說:“胡祖榮,把金質獎章拿出來,讓總理看看!”他雙手把獎章捧到周總理面前,總理接過獎章,看了又看,連聲說:“好!好!好!”并親手把獎章掛在他的胸前,拉著他的手鼓勵他說:“要再接再勵,為祖國為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闭掌?,總理的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一只手拿著獎章,高興地欣賞。如今,總理的笑容還是那么慈祥,總理的聲音還是那么親切地在耳邊回響。他想,總理的鼓勵曾給過我多少力量,使我征服了一個高度又一個高度,為祖國奪得了一枚又一枚獎章,難道今天我殘廢了,就可以辜負總理的囑托和期望嗎?難道我能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靠黨和人民供給我的優(yōu)厚生活待遇飽食終日、庸庸碌碌地虛度人生嗎?“不!我不能這樣生活。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僅僅是為了活命,那他的生命就毫無價值。”他要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繼續(xù)為黨工作,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只要心臟還在跳動,就要為黨的事業(yè)奮斗。雖然不能再跳高了,也要在事業(yè)上攀登新的高度。
“我到底能為人們做些什么呢?”胡祖榮苦苦思索著。他想到了體育訓練,想到了自己在 10 多年中積累的經驗,于是,一直拿撐竿的手,拿起了筆,決心寫一本身體全面訓練圖解的書,供運動員和基層的體育工作者參考使用。
在病床上,在輪椅上,胡祖榮艱難地起步了。他從圖書館、資料室借來了大量的中外刊物,搜集了大量素材;他坐上輪椅,頂著烈日,到現場看比賽,做調查,和同行們一起研究技術問題。為了把書寫得生動、形象、直觀,他必須把每個動作都畫出來,而且要畫得很標準。而對于圖畫,過去在學校里就是他頭痛的一門功課,現在,他只好一邊學,一邊畫。畫不像,畫不準,他就撕掉重畫,常常一幅畫要反復畫數十遍、成百遍。一些難度大的動作,他就請前來看望他的戰(zhàn)友們作模特兒,或請他們拍成照片,然后照著畫下來。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他終于成了畫畫的能手,能夠準確地畫出任何訓練動作。
胡祖榮高位截癱,血液循環(huán)不好,胸部已排不出汗。那時,他一年中有半年發(fā)低燒,夜里睡不好覺,白天頭昏腦脹,吃不下飯,身體虛弱極了。兩腿的肌肉又常常痙攣,不知有多少次,當他正聚精會神地畫著,突然抽起筋來,把腿上的板子掀翻,墨水灑滿了畫面,辛勤的勞動成果,瞬間化為烏有。但他展開稿紙,又重新畫起。
為了抗痙攣,他服了一種藥。這種藥卻使他兩眼的瞳孔擴大,弄得他視線模糊不清,大白天也要開臺燈繪畫,而且必須靠得近才能稍微看得清楚一些。他忍著極大的痛苦,堅持不懈地畫著,往往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有,因為臺燈開得時間太長,烤著了膠片燈罩,燈泡爆炸,燒著了海綿墊,險些引起一場火災。
為了在畫圖時不再因痙攣把墨水瓶打翻,他請護理員干脆用繩子把癱瘓的雙腿捆綁在床架上,常常畫到深夜。
胡祖榮就是這樣艱難地、一筆一劃地畫著,寫著。經過上千個日日夜夜,終于完成了《身體訓練 1400 例》的書稿。這本 500 頁的書,文字樸實洗煉,例圖優(yōu)美準確。僅技術動作圖解就有 1480 多幅,有人贊譽它是“帶圖的體育辭典”。
帶著當年次沖向新的高度那股勁頭,胡祖榮舉起“撐竿”,又向新的目標飛騰而去,寫出了一本 15 萬字帶插圖的書:《撐竿跳高》。
這,就是胡祖榮獲得“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的原因。
胡祖榮在他的一生中曾榮獲過許許多多的金牌和獎章,那是他的理想和汗水的結晶;而這枚“榮譽獎章”,則標志著他生命的價值更有份量,更顯得晶瑩、崇高!
當不幸無情地向你襲來
是昂首挺胸,還是抱頭痛哭?
黨的溫暖流進心田呵,
春風把心靈上的塵埃吹拂!
一天,兩天,三天……
——銳意進取,立說著書。
理想的橫桿兒升了又升,
你終于登上新的高度!
這是 1978 年 7 月 3 日,當國務院副總理萬里把“體育運動榮譽獎章”掛在一位殘廢者胸前的時候,人們獻給獲獎者的詩句。
他,癱瘓著,連路都不能走,只能用輪椅的轉動代步。
獎章,這只發(fā)給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和奪得世界冠軍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獎章,在殘廢者的胸前,顯得格外閃亮奪目。一項莊嚴的決定也隨它頒布:國家體委號召全國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工作者向他學習。
他就是胡祖榮。
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胡祖榮戴上了紅領巾,同蒸蒸日上的祖國一起成長。在學校里,他品學兼優(yōu),卻更愛體育運動。1955 年,13 歲的胡祖榮,在上海江灣體育場第觀看國際田徑賽。百米道上,運動員們象離弦之箭;投擲賽場,鐵餅在空中飛旋……胡祖榮看得眼花繚亂。當走到撐桿跳場地,他一下子被迷住了。這是他生平第看到這項比賽,只見運動員們手執(zhí)撐桿,在地上輕輕一點,便如飛燕凌空,越過高高的橫桿。他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特別是當他聽到這項運動在被英國人列入比賽的近百年間,冠軍一直被外國人壟斷,倔強的小祖榮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定要勤學苦練,拿下世界冠軍,為祖國爭光!
但是,這項運動當時在我國開展得不太普遍。他所在的南洋模范中學,連體育老師都沒有摸過橫竿。小祖榮從家里給他的飯錢里一分一分地摳,積攢了 5 角錢,買了一根晾衣服用的竹竿。1956 年,小祖榮帶著這根竹竿來到上海風雨操場業(yè)余田徑隊。他練得十分刻苦,僅一年時間就打破了全國少年撐竿跳紀錄。不久,他被調到國家田徑集訓隊。在教練的精心指導下,他進行了全面的、大運動量的嚴格訓練,其中百米速度達到 10 秒 8。辛勤的汗水把橫桿涌向了一個高度又一個高度:
1962 年:4 米 52。創(chuàng)造了全國紀錄;
1963 年:奪得世界新興力量運動會冠軍;
1964 年:4 米 58;
1965 年:4 米 80;
1966 年:4 米 90;
……
他,為祖國贏得了光榮,獨占鰲頭整 10 年!
正當胡祖榮滿懷信心,全力沖向新的高度時,1971 年的一天,他在做杠鈴深蹲的力量訓練中不幸受傷,突然地倒下了。
作為一名運動員,跌打損傷是家常便飯。他沒有在意,爬起來,繼續(xù)練。第二天,脖子疼得鉆心,他仍咬著牙堅持訓練。直到下午,疼得連說話、出氣都很困難,他才離開了訓練場,住進了醫(yī)院。
命運是殘酷的。誰也沒有料到,這傷勢竟造成了他終身的癱瘓!這時,他才剛剛 30 歲。
一個叱咤風云的體壇健將一下子被困在病床上,失去了行動的自由,將永遠同心愛的撐竿分手,永遠不能凌空飛越。他的心碎了。
黨和人民了解兒女的心情。在他苦惱、焦躁和悲觀的時候,同志們給他送來了《以革命者的堅強意志戰(zhàn)勝疾病》的書,鼓勵他像書中的革命前輩鄧穎超同志那樣,同疾病進行不屈的斗爭;福建的一位醫(yī)學老教授給他來信,提出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新疆、西藏的素不相識的人,給他寄來了高山上的雪蓮,讓他泡酒治療;黨組織給他配備了護理員,并把他的愛人調到身邊……
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給他增添了戰(zhàn)勝傷殘的無窮力。特別是每當他一捧起同周總理在一起的合照,就禁不住淚如泉涌。那是 1963 年,當他奪得新興力量運動會撐竿跳高的冠軍,乘賀龍元帥的專機凱旋歸來時,周總理親自到機場迎接他們。賀老總高興地說:“胡祖榮,把金質獎章拿出來,讓總理看看!”他雙手把獎章捧到周總理面前,總理接過獎章,看了又看,連聲說:“好!好!好!”并親手把獎章掛在他的胸前,拉著他的手鼓勵他說:“要再接再勵,為祖國為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闭掌?,總理的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一只手拿著獎章,高興地欣賞。如今,總理的笑容還是那么慈祥,總理的聲音還是那么親切地在耳邊回響。他想,總理的鼓勵曾給過我多少力量,使我征服了一個高度又一個高度,為祖國奪得了一枚又一枚獎章,難道今天我殘廢了,就可以辜負總理的囑托和期望嗎?難道我能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靠黨和人民供給我的優(yōu)厚生活待遇飽食終日、庸庸碌碌地虛度人生嗎?“不!我不能這樣生活。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僅僅是為了活命,那他的生命就毫無價值。”他要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繼續(xù)為黨工作,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只要心臟還在跳動,就要為黨的事業(yè)奮斗。雖然不能再跳高了,也要在事業(yè)上攀登新的高度。
“我到底能為人們做些什么呢?”胡祖榮苦苦思索著。他想到了體育訓練,想到了自己在 10 多年中積累的經驗,于是,一直拿撐竿的手,拿起了筆,決心寫一本身體全面訓練圖解的書,供運動員和基層的體育工作者參考使用。
在病床上,在輪椅上,胡祖榮艱難地起步了。他從圖書館、資料室借來了大量的中外刊物,搜集了大量素材;他坐上輪椅,頂著烈日,到現場看比賽,做調查,和同行們一起研究技術問題。為了把書寫得生動、形象、直觀,他必須把每個動作都畫出來,而且要畫得很標準。而對于圖畫,過去在學校里就是他頭痛的一門功課,現在,他只好一邊學,一邊畫。畫不像,畫不準,他就撕掉重畫,常常一幅畫要反復畫數十遍、成百遍。一些難度大的動作,他就請前來看望他的戰(zhàn)友們作模特兒,或請他們拍成照片,然后照著畫下來。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他終于成了畫畫的能手,能夠準確地畫出任何訓練動作。
胡祖榮高位截癱,血液循環(huán)不好,胸部已排不出汗。那時,他一年中有半年發(fā)低燒,夜里睡不好覺,白天頭昏腦脹,吃不下飯,身體虛弱極了。兩腿的肌肉又常常痙攣,不知有多少次,當他正聚精會神地畫著,突然抽起筋來,把腿上的板子掀翻,墨水灑滿了畫面,辛勤的勞動成果,瞬間化為烏有。但他展開稿紙,又重新畫起。
為了抗痙攣,他服了一種藥。這種藥卻使他兩眼的瞳孔擴大,弄得他視線模糊不清,大白天也要開臺燈繪畫,而且必須靠得近才能稍微看得清楚一些。他忍著極大的痛苦,堅持不懈地畫著,往往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有,因為臺燈開得時間太長,烤著了膠片燈罩,燈泡爆炸,燒著了海綿墊,險些引起一場火災。
為了在畫圖時不再因痙攣把墨水瓶打翻,他請護理員干脆用繩子把癱瘓的雙腿捆綁在床架上,常常畫到深夜。
胡祖榮就是這樣艱難地、一筆一劃地畫著,寫著。經過上千個日日夜夜,終于完成了《身體訓練 1400 例》的書稿。這本 500 頁的書,文字樸實洗煉,例圖優(yōu)美準確。僅技術動作圖解就有 1480 多幅,有人贊譽它是“帶圖的體育辭典”。
帶著當年次沖向新的高度那股勁頭,胡祖榮舉起“撐竿”,又向新的目標飛騰而去,寫出了一本 15 萬字帶插圖的書:《撐竿跳高》。
這,就是胡祖榮獲得“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的原因。
胡祖榮在他的一生中曾榮獲過許許多多的金牌和獎章,那是他的理想和汗水的結晶;而這枚“榮譽獎章”,則標志著他生命的價值更有份量,更顯得晶瑩、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