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議論文:沉浮亂世 舍我其誰

字號:

歷史沉浮,英雄豪杰輩出,回望黃沙古道,“馬上治軍,馬下治民”的漢高祖劉邦,“民為邦本,仁政王道”的蜀帝劉備,“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均崛起于亂世。平天下,興偉業(yè),通往做君主的道路漫長曲折,各不盡同,且讓我們循著他們的足跡,再次重溫……
    劉邦VS項羽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從小就已經(jīng)有了朦朧的干大事的人生目標(biāo)。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世的變化,他的目標(biāo)越來越清晰,做天子的野心也隨著目標(biāo)的一步步實現(xiàn)而日益膨脹。有人說“煮父分羹”是他痞子本性的表現(xiàn),但焉知劉邦此舉不是將計就計之智?劉邦深知項羽雖有萬夫不擋之勇,卻優(yōu)柔寡斷,有婦人之仁,因而忍得一時罵名,從而贏得了整個天下。
    而項羽,垓下楚歌四起,烏江落破二人。虞姬決絕一抹的凄美撩動著霸王心中悠悠的酸楚,項羽豪邁刎頸的悲壯辜負了船夫眼里殷殷的期待。自知“無顏見江東父老”,又何必劍指八千子弟破釜沉舟?
    種種原因,漢高祖劉邦注定要成為霸主,而項羽注定成為“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BR>    勾踐VS夫差
    會稽一戰(zhàn),損兵折將。文種獻計,卑事夫差。年年歲歲裝瘋賣傻,歲歲年年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以期東山再起……當(dāng)歷史寫下精彩一筆時,感動世世代代的故事從此流傳。于是乎“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成為了對勾踐的經(jīng)典評說?!笆晗嗑?,十年教訓(xùn)”留下了越王千載萬代的經(jīng)驗之談。
    當(dāng)我們帶著一種審視的目光再次撩開塵封的歷史畫卷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吳王被西施那婀娜的身姿撩撥得魂牽夢繞;楚楚動人的雙眼勾魂誘魄,迷惑得夫差眾叛親離。只顧得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無心于“齊家治國平天下”。只好輸?shù)脗€一敗涂地,又自斷卿卿性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碑?dāng)我們仰望天空時,會發(fā)現(xiàn)勾踐的那顆璀璨的明星亙古!
    劉備VS曹操
    被稱為“仁義之君”的劉備從桃園結(jié)義起,就抱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處,“與民秋毫無犯”,百姓“豐足”,所以“遠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們的普遍愛戴。他愛民也愛才。待士以誠信寬厚,肝膽相照,故如諸葛亮與五虎將等一代豪杰,都能終生相隨,君臣間的關(guān)系“猶魚之有水也”。
    “亂世之*雄”的曹操有時為了籠絡(luò)人心,也略施權(quán)術(shù),以示有“寬仁大德之心”,但他心靈深處所信奉的人生哲學(xué)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睙崆榭畲牟菀患?,竟被他心狠手辣的殺的一個不留。為父報仇,“盡殺百姓”,雞犬不留”。對部下,更是陰險殘酷,誣陷糧官以穩(wěn)軍心,割發(fā)代首,夢中殺人等等,都表現(xiàn)了他工于心計權(quán)謀,*詐殘忍,毫無惜民愛民之心.
    古之立大事者,必要以仁義為本,愛民如子,才可得民心,有了這個保障,離成功的彼岸也就不遠了!
    歷史是殘酷的,可歷史又是公平的。在我們生活中,競爭到處存在,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歷史就是這樣。為什麼他們能成為歷史的PK王?是因為他們有狼子野心!有仁義的情懷!有國家高與一切的責(zé)任與義務(wù)?。。∥揖把瞿銈儯业挠⑿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