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4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篇一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1)本文是繼《小馬過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話故事,旨在教育學生勤勞自勉,抓住大好時光勤奮努力,不要懈怠懶惰,得過且過,荒廢大好年華。
    (2)本課沒有直接與單元訓練點對應的段落,教學時可選擇課文的一個部分進行落實單元訓練點的練習。
    2.教材特點
    本文是一篇運用對比手法寫的童話。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壘巢的不同態(tài)度和不同結果,說明了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全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喜鵲和寒號鳥是鄰居。第二部分(從“幾陣秋風”到“正好睡覺”)寫冬天快到了,喜鵲忙著壘巢準備過冬,而寒號鳥卻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壘巢。第三部分(從“冬天說到就到”到“得過且過”)寫冬天到了,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得過且過,還是不肯壘巢。第四部分(從“寒冬臘月”到結束)寫寒冬臘月,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寒號鳥卻凍死了。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13個新詞。
    2.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fā)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四、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1.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2.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3.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4.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xiàn)。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jié)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jié)變化?(刪去跟季節(jié)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jié)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yè)本》第5題。
    5.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6.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錄音磁帶一盒。
    2.小黑板若干塊。
    3.幻燈片若干張。
    4.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jù)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fā)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fā)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yè)本)
    3.訂正作業(yè),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guī)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4、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5、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課時分配: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guī)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重點難點:
    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2、讀生字:自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學生動手連線。
    4、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
    6、小結識字的方法。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猜一猜詞語的意思。
    一言不發(fā)不言不語三言兩語千言萬語
    豪言壯語少言寡語自言自語甜言蜜語
    2、你可以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嗎?試試看。
    3、選兩個說一句話。
    4、全班交流。
    5、讀句子。
    (1)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6、和同桌用“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說話。
    7、全班交流所說的句子。
    8、補充句子。
    (1)天空飄著氣球。
    (2)池塘開滿荷花。
    9、學生匯報。
    68
    三、書寫提示。
    1、先觀察,同學們互相提醒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請學生描紅,描紅以后再說說自己在寫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4、進行全班評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2、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了解詩人
    1、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的《江雪》。
    2、板書:《江雪》,學生讀課題,理解課題意思(江上雪景)。
    二、檢查預習,讀準詩句
    1、出示全詩。
    2、指名朗讀,齊讀。
    3、解疑: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詞了嗎?
    4、送詞入詩說詩意。
    5、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肯定。
    6、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整首詩。
    三、了解背景,體會感情
    1、體會環(huán)境的寒冷寂靜
    2、體會詩人的孤獨寂寞
    3、體會漁翁精神的不屈
    4、總結,感情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四、我愛閱讀:騎驢-
    1、讀一讀。
    2、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故事講下來。
    3、討論:老爺爺應該怎么做呢?說說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師小結。
    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篇三
    《“紅領巾”真好》
    教學目標:
    ★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容。
    ★通過采用擬人的寫法,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培養(yǎng)學生的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了解課文采用擬人的寫法的作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匯報:教師講解。
    4、鞏固識字:搶讀生字比賽、開火車讀詞語。
    5、寫字指導:教師示范講解。(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
    三、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做到正確、流利。
    2、分小節(jié)讀課文:說說每小節(jié)寫了什么?
    第一小節(jié):寫小鳥最快樂,寫出小鳥的活潑可愛。
    第二小節(jié):寫小鳥最活潑,寫小鳥是人類的朋友。
    第三小節(jié):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
    3、同桌間一問一答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培養(yǎng)學生的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自瀆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
    1、“紅領巾”為什么加引號?“紅領巾”指什么?
    2、小鳥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應怎樣讀?
    3、你覺得小鳥可愛嗎?為什么可愛?
    三、全般討論得出答案。
    1、指名讀出贊美的語氣。
    2、借助圖片理解可愛——外形、叫聲、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師范讀,學生全班讀。
    五、實踐活動:
    小組討論一個愛鳥護鳥方案。
    六、布置作業(yè)。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篇四
    《遠行靠什么》
    一、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人類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史,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三、教學用具:cai課件、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現(xiàn)在要出去旅游,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呢?為什么?
    (生自由回答)
    從古至今,人類的交通工具一直在進行著不斷的變化和改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段歷史吧。
    (二)復習詞語
    在學習課文之前,要檢查一下同學們對課文中詞語的掌握情況,你會讀了嗎?
    (雙排火車讀詞語)
    (三)課文學習
    1.聽老師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講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畫下來。
    (生匯報)
    2.你在課前查找了哪些關于交通工具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生介紹資料)
    3.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再認真讀讀課文,你覺得人類遠行靠的是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與科技的發(fā)展密不可分)
    齊讀第7自然段。
    4.就讓我們回到過去,重溫人類交通工具的發(fā)展歷程吧。
    ⑴自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來,人們?yōu)榱说礁h的地方,又發(fā)明了什么?一起讀一讀。
    (生讀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發(fā)明促使了火車和輪船的出現(xiàn)?(蒸汽機)
    “天涯海角”是指哪兒?
    (大組賽讀)
    ⑷快速讀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讀)
    ⑸除了在陸地和海洋上行動,人們還想象鳥兒一樣飛翔,這個夢想能實現(xiàn)嗎?課文是怎么介紹的?自由讀一讀。
    假如你正坐在飛機上,閉上眼睛想想,會看見些什么?
    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美好感覺,一起讀讀5自然段吧。
    ⑹現(xiàn)在,人們又發(fā)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讀告訴我。
    (引讀6自然段)
    5.四人小組合作,按照陸地、海洋和天空的劃分,畫一幅人類遠行的脈絡圖。
    (生四人小組合作畫圖)
    (匯報、展示)
    6.踏著人類遠行的腳步,讓我們帶著自豪的感情,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齊讀全文)
    (四)擴展。
    學完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讓你來發(fā)明交通工具,你想發(fā)明什么樣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膽想象一下,你準備怎么去遠行?拿起你們手中的畫筆,設計一個未來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畫)
    (匯報、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