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48~49頁內容。
教材分析:
線段是幾何初步知識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是第接觸這個概念。由于學生年齡小,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比較低,所以教材在編排上十分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要求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逐步形成認識,建立相關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建立線段的表象,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體直的邊看成線段。
2、使學生能根據(jù)對線段的初步認識,從一組圖形中辨認出線段,會數(shù)圖形里線段的條數(shù),并會畫線段。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通過操作能折、畫出線段。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過線段的特征來判斷個圖形的線段和線段數(shù)量。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師:老師讓你們猜一個(課件出示謎面):“一條條,一根根,編制衣物少不了,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著?!?BR> 學生指名回答:毛線
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從毛線中去學習一些數(shù)學的知識和本領。
二、動手操作,初步認識線段
1、變曲為直
教師出示毛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毛線的形狀是怎么樣的?(學生觀察,得出毛線的形狀是彎彎的、彎曲的。)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能使彎曲的毛線變直嗎?讓學生動手操作把毛線拉直并上臺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繩子的兩頭,拉緊繩子。 B只捏住毛線的一端,另一端讓毛線自然下垂。 討論:哪一種作法使毛線更直?)
師:你們知道嗎?你們的一個小動作揭示了一個奇妙的數(shù)學知識: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課件出示文字)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認識線段)。
2、初步感知線段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現(xiàn)在誰愿意上臺來指一指哪兒可以看成線段。提問:線段是怎么樣的?
小結并板書:線段是直直的。
豎著拉,斜著拉,這樣能把兩手之間的一段看成線段嗎?
小結:不管怎么拉它們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線段。
3、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課件出示圖片:兩手捏住毛線的兩端,叫做線段的“端點”。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
小結并板書:有2個端點。
請學生上臺指一指毛線的兩個端點在什么地方?
4、認識線段的示意圖(課件出示),建構線段模型。(介紹線段的兩個端點可以用兩條小豎線表示)
5、小結特征: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線段的樣子,你認為線段有哪些特點?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認線段)。
師:你們說得真好!小朋友們已經認識了線段,現(xiàn)在請大家來當小判官:你能判斷下面的哪些圖形是線段嗎?
交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是線段或者不是線段?引導學生從線段的兩個基本特征來說明。
二、進一步感知線段的特征
1、到生活中找線段。
師:我們身邊的物體也有很多線段,比如數(shù)學書的這一條邊可以看成一條線段(演示)你知道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里嗎?請小朋友們也拿起自己的數(shù)學書,找一找它的哪條邊可以也看成線段? 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師:孩子們真了不起,擁有一雙會觀察的小眼睛。
2、到圖形中找線段
師:其實很多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也都是有線段圍成的。下面我們進行一個眼力大比拼。(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交流:指一指你喜歡的圖形的線段分別是哪幾條
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圖形的一條邊就是一條線段,并且它是幾邊形就有幾條線段,雖然這些圖形中線段的兩個端點沒標出來,但我們要知道它們是存在的。
3、折線段
談話:小朋友喜歡玩折紙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吧?。贸稣n前準備的長方形紙,對折,打開)
啟發(fā):現(xiàn)在同學們的紙上都有了一條折痕。想一想。這條折痕也能看成一條線段嗎?為什么?
提問:下面請大家拿出第二張長方形紙片,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長一些的折痕嗎?
提問:拿出第三張長方形紙,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短一些的折痕嗎?
師提問:從這三次折線段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線段是有長有短的(板書)。
三、學習畫線段
談話:小朋友們認識了線段,還找到了線段,折出了線段,還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條線段?那我們畫線段用什么工具?
指出:通常,我們可以沿著直尺的邊來畫線段。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畫線段時,左手按住直尺,使它不能移動,再用筆貼緊直尺的一邊畫,畫出的線段一定要直的,不能彎曲,再在線段的兩端畫上端點(即兩條小豎線)
展示幾個學生的作品,進行評講
提問:你還能用其他工具來畫線段嗎?
四、聯(lián)系實際,拓展認識
談話: 下面我們來玩?zhèn)€連一連的闖關游戲。準備好了嗎
1、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按要求畫一畫
學生畫好后,提問:連接這兩點還能不能畫出不同的線段嗎?
指出:連接兩點,只能畫一條線段。(齊讀)
2、想想做做第4題
師:好,第1關小朋友們知道了連接兩點可以畫1條線段第二關開始啦,這兒有3個點,猜一猜,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小結:有3個點,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一共可以畫3條線段,畫成的是(三角)形。
3、想想做做5題
師:真不錯,第2關闖關成功,如果有4個點呢?第三關來了
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你又能畫幾條線段呢?
小結:按題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畫6條線段
4、后一關來了,有5個點,
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你又能畫幾條線段呢?畫出的是什么圖形?
小結:按題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畫10條線段,并連成一個五角星。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線段,你能說說線段有什么特點嗎?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48~49頁內容。
教材分析:
線段是幾何初步知識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是第接觸這個概念。由于學生年齡小,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比較低,所以教材在編排上十分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要求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逐步形成認識,建立相關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建立線段的表象,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體直的邊看成線段。
2、使學生能根據(jù)對線段的初步認識,從一組圖形中辨認出線段,會數(shù)圖形里線段的條數(shù),并會畫線段。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通過操作能折、畫出線段。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過線段的特征來判斷個圖形的線段和線段數(shù)量。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師:老師讓你們猜一個(課件出示謎面):“一條條,一根根,編制衣物少不了,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著?!?BR> 學生指名回答:毛線
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從毛線中去學習一些數(shù)學的知識和本領。
二、動手操作,初步認識線段
1、變曲為直
教師出示毛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毛線的形狀是怎么樣的?(學生觀察,得出毛線的形狀是彎彎的、彎曲的。)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能使彎曲的毛線變直嗎?讓學生動手操作把毛線拉直并上臺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繩子的兩頭,拉緊繩子。 B只捏住毛線的一端,另一端讓毛線自然下垂。 討論:哪一種作法使毛線更直?)
師:你們知道嗎?你們的一個小動作揭示了一個奇妙的數(shù)學知識: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課件出示文字)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認識線段)。
2、初步感知線段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現(xiàn)在誰愿意上臺來指一指哪兒可以看成線段。提問:線段是怎么樣的?
小結并板書:線段是直直的。
豎著拉,斜著拉,這樣能把兩手之間的一段看成線段嗎?
小結:不管怎么拉它們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線段。
3、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課件出示圖片:兩手捏住毛線的兩端,叫做線段的“端點”。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
小結并板書:有2個端點。
請學生上臺指一指毛線的兩個端點在什么地方?
4、認識線段的示意圖(課件出示),建構線段模型。(介紹線段的兩個端點可以用兩條小豎線表示)
5、小結特征: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線段的樣子,你認為線段有哪些特點?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認線段)。
師:你們說得真好!小朋友們已經認識了線段,現(xiàn)在請大家來當小判官:你能判斷下面的哪些圖形是線段嗎?
交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是線段或者不是線段?引導學生從線段的兩個基本特征來說明。
二、進一步感知線段的特征
1、到生活中找線段。
師:我們身邊的物體也有很多線段,比如數(shù)學書的這一條邊可以看成一條線段(演示)你知道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里嗎?請小朋友們也拿起自己的數(shù)學書,找一找它的哪條邊可以也看成線段? 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師:孩子們真了不起,擁有一雙會觀察的小眼睛。
2、到圖形中找線段
師:其實很多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也都是有線段圍成的。下面我們進行一個眼力大比拼。(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交流:指一指你喜歡的圖形的線段分別是哪幾條
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圖形的一條邊就是一條線段,并且它是幾邊形就有幾條線段,雖然這些圖形中線段的兩個端點沒標出來,但我們要知道它們是存在的。
3、折線段
談話:小朋友喜歡玩折紙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吧?。贸稣n前準備的長方形紙,對折,打開)
啟發(fā):現(xiàn)在同學們的紙上都有了一條折痕。想一想。這條折痕也能看成一條線段嗎?為什么?
提問:下面請大家拿出第二張長方形紙片,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長一些的折痕嗎?
提問:拿出第三張長方形紙,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短一些的折痕嗎?
師提問:從這三次折線段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線段是有長有短的(板書)。
三、學習畫線段
談話:小朋友們認識了線段,還找到了線段,折出了線段,還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條線段?那我們畫線段用什么工具?
指出:通常,我們可以沿著直尺的邊來畫線段。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畫線段時,左手按住直尺,使它不能移動,再用筆貼緊直尺的一邊畫,畫出的線段一定要直的,不能彎曲,再在線段的兩端畫上端點(即兩條小豎線)
展示幾個學生的作品,進行評講
提問:你還能用其他工具來畫線段嗎?
四、聯(lián)系實際,拓展認識
談話: 下面我們來玩?zhèn)€連一連的闖關游戲。準備好了嗎
1、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按要求畫一畫
學生畫好后,提問:連接這兩點還能不能畫出不同的線段嗎?
指出:連接兩點,只能畫一條線段。(齊讀)
2、想想做做第4題
師:好,第1關小朋友們知道了連接兩點可以畫1條線段第二關開始啦,這兒有3個點,猜一猜,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小結:有3個點,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一共可以畫3條線段,畫成的是(三角)形。
3、想想做做5題
師:真不錯,第2關闖關成功,如果有4個點呢?第三關來了
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你又能畫幾條線段呢?
小結:按題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畫6條線段
4、后一關來了,有5個點,
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你又能畫幾條線段呢?畫出的是什么圖形?
小結:按題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畫10條線段,并連成一個五角星。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線段,你能說說線段有什么特點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