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要打造孩子的好習慣

字號:

這篇《幼小銜接:要打造孩子的好習慣》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BR>    小學階段要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日前,第三幼兒園大班先后舉行了孩子和家長的幼小銜接專題培訓班,該幼兒園專門請了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及老師分別為孩子和家長舉行講座。
    小學老師一直從事小學低學段的教學工作。她告訴記者,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的差別,除了體現(xiàn)在校園環(huán)境、學習方式、教學目標、人際關(guān)系等的差別外,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學階段要求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老師表示,還有一個重要的差別來自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家長問孩子多的是玩得開心嗎,吃得好嗎,身體是否健康。而到小學階段,家長多數(shù)會關(guān)心孩子的作業(yè)有沒有完成,測試拿了多少分,有沒有練琴畫畫?”
    老師建議:
    對于孩子即將踏入小學階段的父母,老師有何建議?記者在采訪中多次提問此問題,得到的答案驚人的一致:當好孩子的榜樣。老師說,根據(jù)中山市幼小銜接課題組的研究結(jié)果,她提出如下建議:
    1.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父母之間對待孩子的教育要一致,與學校的教育也要保持一致;
    2.做學習型的父母,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加油站;
    3.堅持給孩子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4.改善親子關(guān)系。正如沒有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就沒有成功的學校教育一樣,沒有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起始階段學習壓力較大
    老師介紹,進入小學后,學生都會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設(shè)置標準進行學習,孩子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學會拼音,認識400個漢字,其中100個要會寫。
    “很多家長都會問,我應不應該提早教孩子認識拼音、寫字,以免孩子在起步階段落后?”老師認為,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家長們要明確一個觀點,作為家長,你所關(guān)心的應該是孩子是否開心,有沒交到新朋友,對同學、老師的感覺如何?至于學習,有老師呢,應該把學習交給老師?!?BR>    老師告誡說,家長們特別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要在老師或者朋友面前數(shù)落自己的孩子,這樣容易導致孩子自暴自棄。
    培養(yǎng)好習慣是第一要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小學老師不約而同地強調(diào),幼兒園大班階段的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前,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
    老師介紹,一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學之初”的階段,以下幾點需要家長重視:一、養(yǎng)成孩子自己收拾學習用具的習慣。二、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的習慣。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四、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習慣。
    后,老師呼吁所有的父母:“我們只有一個孩子,沒有改錯的機會。希望家長無論多么繁忙,一定擠出一點時間陪陪孩子,每周好有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間,一起讀書的時間,一起聊天的時間,一起看電視的時間,盡管我們大家都很忙?!?BR>    幼兒園與小學有著很多不同的地方,近日來一些幼兒園已經(jīng)陸續(xù)的開展了幼小銜接的培訓活動,幫助小孩子們能夠盡快的適應小學的生活,希望家長們也能夠給予孩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