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guān)于英國生活記:坐地鐵感受倫敦文化,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國生活記:坐地鐵感受倫敦文化
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總有些地方能讓自己深有感觸,如本文的作者一般,就是在倫敦搭乘地鐵,也會被偶然所見的英倫文化所觸動,如果你是一位新移民,是否也會被這些新奇的人文風情所打動呢?
站在每一個倫敦地鐵口都可以看到兩個鮮艷的紅色英文單詞London Underground(倫敦地鐵),如果直譯就是"倫敦地下的東西".究竟倫敦地鐵站"地下的東西"這個詞有什么特色? 只要你耐心走進去就會知道,這地下的東西講述的就是"地上的歷史".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之一,是世界地鐵的發(fā)源地,至今倫敦地鐵在總里程和車站數(shù)量上仍居世界之首,倫敦也因此被稱為"建在地鐵上的都市":12條線路縱橫交錯,總長超過400多公里,僅車站就有270多個。
倫敦地鐵站
很多人用"一站一景"來形容倫敦的地鐵站,因為每一站從外觀到裝潢都不一樣。站臺上的瓷磚、壁畫或是天橋設(shè)計在顏色和材質(zhì)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位于市中心一區(qū)的貝克街車站如今是5條地鐵線路的換乘站,但走進地下車站你會感到時光倒流回了19世紀中葉。磚石破舊的站臺加上木制的樓梯,讓人覺得和現(xiàn)代化的英國完全不符。但是如果你在地鐵站臺入口的墻壁上發(fā)現(xiàn)一個招貼畫大小的銅制銘牌就會明白倫敦人的用意。銘牌上面寫著:"此站臺是1863年世界第一條地鐵的一部分,特此證明。"因福爾摩斯出名的貝克街站,地鐵站臺的墻壁用一塊塊小磚拼成,磚上印的全是這位大偵探的頭像。通常,倫敦地鐵站臺兩側(cè)都是廣告,不過貝克街站有所不同,每個站臺座椅上方都留有宣傳海報的空間。這些海報生動地描繪了從1863年之后,因為有了地鐵,貝克街上繁華的生活景象。
同處一區(qū)的海德公園站也一樣在講述大英帝國當年的輝煌歷史。在地鐵站的墻上,你可以看到連幅壁畫,講述的是英國1851年在海德公園舉辦第一次世界博覽會的場景,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年的熱鬧與非凡:1851的倫敦第xx屆世界博覽會吸引到超過600萬人參觀。如今為人稱道的"水晶宮",還有倡導(dǎo)主辦世博會的維多利亞女王及夫婿阿爾伯特親王當時開會討論的鮮活場景都被留在了這里的一幅幅壁畫上,讓你即便看不到歷史遺跡,也能想象出當年的歷史景象。
倫敦的地鐵站不僅講述遠隔幾個世紀的歷史,對于英國在20世紀中葉以后的城市文化變遷也不漏過。倫敦西區(qū)的騎士橋街是的零售商業(yè)街,匯聚了包括哈羅茲、哈維。尼克斯在內(nèi)的多家高檔百貨公司。位于當?shù)氐尿T士橋地鐵站為了反映出當?shù)靥厣粌H把地鐵站口和有著百年歷史的百貨商店的入口連在了一起,更是將地鐵站內(nèi)墻壁的顏色和裝飾風格與地面上的百貨一條街保持一致。
倫敦東區(qū)的金融區(qū)是新興開發(fā)的地帶,這里的地鐵站"金絲雀碼頭"站在設(shè)計上也完全體現(xiàn)出了英國的金融文化特色:最現(xiàn)代化的電梯系統(tǒng),隨處可見的無線上網(wǎng)充值設(shè)備,還是掛在地鐵站墻壁兩側(cè)、24小時播放財經(jīng)信息的電視大屏幕,都讓人感受到這座金融城的工作氣氛。
英國生活記:坐地鐵感受倫敦文化
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總有些地方能讓自己深有感觸,如本文的作者一般,就是在倫敦搭乘地鐵,也會被偶然所見的英倫文化所觸動,如果你是一位新移民,是否也會被這些新奇的人文風情所打動呢?
站在每一個倫敦地鐵口都可以看到兩個鮮艷的紅色英文單詞London Underground(倫敦地鐵),如果直譯就是"倫敦地下的東西".究竟倫敦地鐵站"地下的東西"這個詞有什么特色? 只要你耐心走進去就會知道,這地下的東西講述的就是"地上的歷史".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之一,是世界地鐵的發(fā)源地,至今倫敦地鐵在總里程和車站數(shù)量上仍居世界之首,倫敦也因此被稱為"建在地鐵上的都市":12條線路縱橫交錯,總長超過400多公里,僅車站就有270多個。
倫敦地鐵站
很多人用"一站一景"來形容倫敦的地鐵站,因為每一站從外觀到裝潢都不一樣。站臺上的瓷磚、壁畫或是天橋設(shè)計在顏色和材質(zhì)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位于市中心一區(qū)的貝克街車站如今是5條地鐵線路的換乘站,但走進地下車站你會感到時光倒流回了19世紀中葉。磚石破舊的站臺加上木制的樓梯,讓人覺得和現(xiàn)代化的英國完全不符。但是如果你在地鐵站臺入口的墻壁上發(fā)現(xiàn)一個招貼畫大小的銅制銘牌就會明白倫敦人的用意。銘牌上面寫著:"此站臺是1863年世界第一條地鐵的一部分,特此證明。"因福爾摩斯出名的貝克街站,地鐵站臺的墻壁用一塊塊小磚拼成,磚上印的全是這位大偵探的頭像。通常,倫敦地鐵站臺兩側(cè)都是廣告,不過貝克街站有所不同,每個站臺座椅上方都留有宣傳海報的空間。這些海報生動地描繪了從1863年之后,因為有了地鐵,貝克街上繁華的生活景象。
同處一區(qū)的海德公園站也一樣在講述大英帝國當年的輝煌歷史。在地鐵站的墻上,你可以看到連幅壁畫,講述的是英國1851年在海德公園舉辦第一次世界博覽會的場景,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年的熱鬧與非凡:1851的倫敦第xx屆世界博覽會吸引到超過600萬人參觀。如今為人稱道的"水晶宮",還有倡導(dǎo)主辦世博會的維多利亞女王及夫婿阿爾伯特親王當時開會討論的鮮活場景都被留在了這里的一幅幅壁畫上,讓你即便看不到歷史遺跡,也能想象出當年的歷史景象。
倫敦的地鐵站不僅講述遠隔幾個世紀的歷史,對于英國在20世紀中葉以后的城市文化變遷也不漏過。倫敦西區(qū)的騎士橋街是的零售商業(yè)街,匯聚了包括哈羅茲、哈維。尼克斯在內(nèi)的多家高檔百貨公司。位于當?shù)氐尿T士橋地鐵站為了反映出當?shù)靥厣粌H把地鐵站口和有著百年歷史的百貨商店的入口連在了一起,更是將地鐵站內(nèi)墻壁的顏色和裝飾風格與地面上的百貨一條街保持一致。
倫敦東區(qū)的金融區(qū)是新興開發(fā)的地帶,這里的地鐵站"金絲雀碼頭"站在設(shè)計上也完全體現(xiàn)出了英國的金融文化特色:最現(xiàn)代化的電梯系統(tǒng),隨處可見的無線上網(wǎng)充值設(shè)備,還是掛在地鐵站墻壁兩側(cè)、24小時播放財經(jīng)信息的電視大屏幕,都讓人感受到這座金融城的工作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