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述職報告推薦新編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教師述職報告推薦新編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來,我們城關小學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想。以“揚個性、促發(fā)展,創(chuàng)特色、上品位”為辦學目標。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經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我們圓滿地完成了本學年的教育教學任務,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高度贊揚?,F(xiàn)將我們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主要成績
    一、完善教學設施,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為了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創(chuàng)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今年,我們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先后投資13萬元,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我們更新了所有教師辦公室的桌椅,并給每個辦公室都配備了一個公文柜;平整了小操場并安裝了10余種大型的體育器材;粉刷了北教學樓的10個教室和6個教師辦公室;更換了電子備課室的兩臺電腦和微機室的鼠標;新增了3000余冊圖書并給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圖書柜;硬化了教學區(qū)域地段300多平方米;為每個辦公室安裝了飲水機,配備了臉盆、盆架等;在校園內又增添了10多塊噴繪版面。還在國旗下新安置了“雷鋒”和“陶行知”的雕塑;增添了盆栽。這一切不僅改善了教師的辦公條件,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保障了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而且形成了一個育人的隱性課堂,凸現(xiàn)出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
    二、強化“三個建設”,打造
    為了打造,一年來,我們學校從三個方面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
    1、狠抓師德建設,提升隊伍素質
    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是一個學校發(fā)展的前提。因此,我們始終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新學期伊始,學校與每位教師簽訂了“師德目標責任書”,每位教師都做了師德公開。其次,對教師加強師德培訓,學習教育局關于加強師德建設的各項規(guī)定;學習全國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給孟二冬女兒的回信精神,教師對照自己,深刻反思。從而激發(fā)了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勤于學習、樂于探索的熱情。在日常工作中,學校根據《師德師風量化細則》,堅持做到周結、月結、學期結,并把每次總結的情況反饋給教師。做到獎懲兌現(xiàn),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再次,為了深化師德建設,我們開展了多種活動。一是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八查八看”活動,教師結合自身實際,自我反思,尋找差距,找準癥結并制定出整改措施。二是召開了師德師風演講大會,激發(fā)教師相互勉勵,共同進步。并在全校選出了3德模范,樹為學校的師德標兵。讓全校教師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并結合自身實際寫出剖析材料。寒假期間,進行了大型的“家訪調查”活動。每位教師至少走訪了5名學生家庭,并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家訪的情況,還寫出了家訪感想。通過這些活動,廣大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激發(fā)了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目前,在教師中已形成了勤奮學習、投身課改、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良好風氣。
    2、開展幫扶活動,擴大隊伍
    一年來,我們采取多種措施擴大隊伍,開展幫扶活動,發(fā)揮的模范作用,運用聽、評、導的方法,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扶持青年教師成為。
    今年,我校有1名教師被評為“明星教師”; 1名教師被評為省級教學能手; 1名教師被評為省優(yōu)秀班主任;1名教師被評為“運城市優(yōu)秀輔導員”。在教研室組織的教學擂臺賽中,我們學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獲特等獎1人;一等獎4人;二等獎2人。在教學中,我們充分發(fā)揮的榜樣作用。今年我們學校先后到漢薛、西村、高村等聯(lián)區(qū)下鄉(xiāng)支教多達8次,共計40多人次。使一批青年教師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3、深化教學研究,充實科研隊伍
    在搞好國家“十一五”和山西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的課題研究外,今年我們數學教研組又承擔了山西省數學研究課題。學校要求教師人人申報研究課題,參與研究的教師增多了,教師們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在探索中提高。我們鼓勵教師撰寫、發(fā)表經驗論文。今年,我校教師公開發(fā)表論文20篇。還有30篇在省、市優(yōu)秀論文評選中獲獎。其中有領導的,也有普通教師的,有課改年級教師的,也有其他年級教師的。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人人搞教研,個個有課題的良好風尚。
    三、狠抓校本研訓,深化教學改革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形成了“以教研為先導,以校本研訓為基礎,以課堂創(chuàng)新為核心,以課后反思為動力”的課改新思路。
    1、講好“五課”,推動課堂改革
    本學期開始,我們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課堂教學活動,即:“講五課”(匯報課、達標課、提高課、研討課、創(chuàng)新課)。每周聽2-4節(jié)課,共安排了60節(jié)課。做到了三個結合:講評相結合;建議和反思相結合;改進和創(chuàng)新相結合。通過這次活動,青年教師掌握了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課改教師探討了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教學能手通過反思、討論,對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達成了共識——要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目前,我們的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能很好地處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間的關系。課堂上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注重師生互動,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2、深入研究,促進課程改革
    加強校本教研,我們首先把教師的培訓落到實處。學期初,我們制定了校本培訓方案。采用了“五動”的方式,即:個人主動(教師主動不斷的學習,自我提高),小組活動(由教研組組織集體備課活動),領導帶動(領導帶頭參加教研活動),任務驅動(課題研究驅動教研活動),專家拉動(教研活動要有專家引領)。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5+1”校本研訓;堅持政治業(yè)務學習;堅持聽課、評課;堅持開展“六個一”活動(每人每周提出一個課改中的新問題;每人每周寫一篇教學反思;每人每月提供一個典型個案;每人每月上交一節(jié)校級研討課;每人每學期做一節(jié)優(yōu)質課;每人每學期寫一篇教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