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2北京高考物理真題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解析2012北京高考物理真題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2年全國高考物理科目的考試剛剛落下帷幕,新東方在線網(wǎng)絡課堂高考輔導團隊特邀請北京新東方優(yōu)能中學的夏夢迪老師來到演播室,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對剛剛結束的物理真題進行解析和點評。
    以下是解析文字實錄:
    夏夢迪:各位考生朋友們,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來到新東方在線網(wǎng)絡課堂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北京高考物理試題,我是來自北京新東方優(yōu)能中學的老師夏夢迪。
    今天非常幸運能夠第一時間拿到北京高考的物理卷,整個現(xiàn)狀沒有什么改觀,還是以八到選擇題呈現(xiàn)出來,這八道選擇題考點和以往沒有什么區(qū)別,第一道題考察的是原子物理。
    那么縱觀這八道選擇題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在北京高考選擇題中間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規(guī)律的,像光學、萬有引力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xiàn),針對這樣的這些復習性針對性比較強的。
    像交變電流這樣的常客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今年改頭換面了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幾個問題,第一道題,原子能級躍遷,原子能級躍遷這個在物理當中相對比較麻煩的考察點在今年是第高考題中間出現(xiàn),也許會逐漸出現(xiàn)在我們視野當中。
    接下來值得一提的是交變電流,雖然題本身是一個常見的考點,但是今年是在一個不規(guī)則,或者并不常見的正余弦情況下,產(chǎn)生的能量的關系,更加涉及到問題的本質。
    選擇題第四題考察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是電流和磁場的問題,那么這個問題本身所考察的理論基礎是一個粒子在運行過程當中,做一個圓周運動,因此它是帶電運動,可以產(chǎn)生電流。
    這道題,量綱分析,這道題起點非常高。
    首先說一下選擇題第一題,第一題是考察原子能級躍遷,這次考察還不是特別難,作為第出現(xiàn)的能級躍遷真題,不可能把所有點考察出來,這次考察的是當一個氫離子從第三能級到第二能級,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產(chǎn)生什么性質,在這樣一個能級躍遷過程中間,如果在復習過程當中,做過研究的同學還是可以做得非常輕松的。
    既然北京高考今年開了一個頭,在以后高考中間像這樣能級躍遷還可以考成什么樣子,在氫原子中間,其實電子能級有好多好多個,常規(guī)考的是從下面的級態(tài)往上考,這四個級態(tài)在今年是沒有考察到,在以后可能會逐漸把難度提上去的。這四個能級可以看出來,任何一個能級往上躍遷的時候都會放出能量,由于下面的能級差距比較大,上面差距比較小,只要向上躍遷,每次放出的光子不一樣。
    假設所有光子多多到第四個能級,其實非常簡單,其實考察到的是一個數(shù)學中的排列組合的問題,其實更加深入研究,這樣一個方式有一個非常容易的方法,當它高能級是四個能級的時候,只需要把下面一二三加起來,這種種類問題以前也非常詳細介紹到,我相信只要碰到這種問題,各位考生也不會覺得很難。
    向上延伸,如果考到第n個能級里頭,從第一個到后一個,n+1個,也會得出相應的答案。
    關于能級躍遷的問題,雖然今年考不是特別難,但是實際上這樣題會考得非常難。既然我們已經(jīng)理解不同能級之間的差距不一樣,因此他們會用不同的頻率光發(fā)射出來,如果這兩個能級差距比較小,也就是能量間距小,發(fā)出光子波長比較長。這樣題中間北京沒有出現(xiàn)過,近幾年全國高考的卷子中間這種題型已經(jīng)逐漸顯現(xiàn)出來的,高能級是4的時候如果往下躍遷,我們都知道會發(fā)出6條光,我們把波長從1到6,這6條波長排列,讓同學來判斷到底哪些是正確的。
    比如這里面有一個,如果出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的話,我相信讓同學們明白,它有頻率的高低,有波長的大小,有排列的問題,如果涉及到排列的話,可能這道題難度增加很多,我們預計短時間內這樣的題還不會進入大家的視野當中。
    選擇題第二題,考察的是一個光學中間定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在光學中間,我們不僅僅研究可見光,同時我們也會研究整個廣義的光,也就是我們會把整個電磁光譜全都研究,按照頻率來劃分,頻率高的,破壞性強、傳射性強的是r射線,除了r之外,這個中間可能會出現(xiàn)紫外線、紅外線,咱們今年高考題就是基于這樣的問題出出來的,它問的是如果有一塊玻璃磚的話,當兩條不同的光線穿過這個玻璃磚,它們的物理量有什么變化,這樣的問題可以統(tǒng)稱為由于光學的折射率帶來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北京已經(jīng)是比較經(jīng)典的出題方式,這樣的方式其實依據(jù)著咱們學生對以下四個光學的理解,首先關于速度,關于波長,關于時間之類的,都是考察的光的折射效果。
    那么我們非常清楚知道,當一種光它的頻率越高的時候,越靠近數(shù)軸右端的時候,會體現(xiàn)很多性質,比如說n就會變得很大,偏折的程度就會比較大,偏折得比較厲害,偏折得比較厲害帶來的結果,就是產(chǎn)生的折射角比較小,也就是說靠近法線,而這一切原因是靠近折射率比較大的時候,光速在減小,光速減小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這個光的波長在減少,這一系列東西就是關于光的種類和折射性質的理解。
    除了這個之外,今年高考題主要考察這些,除了這個以外還考到其他東西,在未來年月中間,也許考察到同類題目,會涉及到光的全反射問題,當一個光頻率性越高,破壞性越強的時候,更容易發(fā)生全反射,容易發(fā)生全反射就意味著全反射臨界性較小,同時意味著這樣的光并不容易透出現(xiàn)象這樣一種介質。
    除了這個以外,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對于不同種類、不同頻率的光,在這樣范疇內分析,這樣一個問題本身難度并不是很大,只要對這樣一系列問題在之前復習的時候,經(jīng)過系統(tǒng)研究的同學,或者聽過新東方老師講課的筆記,就不會太難。
    看第三道選擇題,其實本身出現(xiàn)這樣的內容并不算一個比較新奇的事情,交變電流雖然不會在每年北京高考選擇題都出現(xiàn),但是概率還是很大,交變電流的題目以往考的,往往是和變壓器放在一塊考,換一個更加清晰的方式來解讀的話,以前我們題目往往喜歡把交變電流的題后變成是跟計算聯(lián)系得比較緊密的形式,但是今年我們并不是用這樣非常產(chǎn)生方式考察這樣的考點,我們采取的方式是通過對交變電流中間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的理解,叫做有效值的理解,而這其中對它的計算要求并不是特別大,而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需要考生明白,有效值之所以是大值的二分之根號二倍,其中核心的原因是有效值是由這樣的交變電流它的發(fā)熱功率,或者在一定時間之內的發(fā)熱量決定的,這樣一個非常簡單和清晰的想法,使得大家比這第三道選擇題做出來。
    關于這樣類型的題非常簡單,通過我們的課堂上得到這樣一個淺顯的規(guī)律,凡是當你想到有效值的時候,你不應該想到是二分之根號2,如果給你一個交變電流之后,現(xiàn)在把它通到一個電阻上,在相同一段時間內,如果這個交變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和另外一個直流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是相同的話。如果電阻保持不變,通電時間保持不變,像這樣一個電流它自己的大小對熱量決定并不是決定關系,如果電量變成2倍,其實這個熱量變成根號2倍就可以了。
    可以總結成這樣一句話,當熱量加倍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效值會增大,只要能夠把這樣一個關系分析清楚,我覺得這道題同學們在做的時候應該會比較輕松。
    我們再來看第四道選擇題我詳細說,第四道選擇題考察點非常多,它問的是一個帶電離子在磁場中間轉圈,然后產(chǎn)生電流,這個電流大小和下面哪個物理量有關系,其中問到這個電量大小會和磁感應強度B成正比,其它幾個選項咱們就不看了。
    關于這道題我想說,如果你能夠明白這兩件事的話,就不會那么棘手,我們要明白電流量基本定義,在電荷發(fā)生運動中間,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電量多少,它表示的是通過電量q和所t的比值。如果在一個磁場中間做圓周運動的離子而言,如果只有一個離子,這個離子就是q而言,在一周之內,這樣一個離子只能通過這個橫截面。只要同學們能夠想到這么一件事,接下來就是對公式基本推導。
    如果把小t和大T連起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I等于q除以大T,等于B稱以q的平方,除以2πm。電流也確實是和磁感應大小值有關系,把這個式子寫出來,雖然考察點非常新,但是難度并不大,我個人覺得這是今年出得比較新意的題。
    第五道選擇題沒有需要太多強調的,考察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內容,機械運動和機械波的問題,今年考察的是機械振動的圖象,這類題目大的考點,也就是考題容易出成的這樣一些形式,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以往的北京高考,或者全國其他高考題目中間,就會出現(xiàn)這種區(qū)別,一種振動圖象,一種波動圖象,這兩種圖象無論在研究傳播方向還是同樣信息的時候都會有區(qū)別,同時還有一些必然的聯(lián)系,相對來說比較麻煩的出題是,同時要考察這兩種圖象的特征,還要考察到兩種圖象的聯(lián)系。
    今年北京高考是考慮到外t圖,北京高考今年選擇選擇的是對一個外t圖象的考察,他考察的是兩個不同的外t圖象在間隔四分之T的時候保持什么關系,這個問題是在某個時刻,這個點它會有大的正向加速度,那么這句話其實代表的意思在該時物體正好處在波谷位置,在4/T這個物體處于什么位置,這道題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小。
    下面選擇題第6題考察是萬有引力,這個萬有引力考察的也是沒有什么太大新意,考察的問題是繞地球飛行的衛(wèi)星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一顆衛(wèi)星繞著地球飛行的時候,從運動點上來說,包括它的線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從能量角度來說,可以考察它所具有的動能、勢能、總機械能,從受力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考察到它當時受到的核外力、向心力、萬有引力。我們還可以考察這個衛(wèi)星的轉速,或者叫做頻率,后我們還可以考察到這個衛(wèi)星的運動周期。
    但是今年的這道萬有引力題目,它并不是像傳統(tǒng)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只考察到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其實今年不僅僅考察的是圓周問題,因為里面涉及到橢圓軌道運行問題,它其實考察到開口運行率,或者是要經(jīng)過橢圓軌道的問題,今年萬有引力考察的是定性研究衛(wèi)星,以及衛(wèi)星發(fā)生變軌的時候相互之間發(fā)生的關系。
    這樣一個題型其實解答它的主要關鍵點就是說,首先第一件事,在做這樣一個類型題目的是,千萬千萬不要把一個衛(wèi)星和它的衛(wèi)星半徑和定量的式子拿出來算,我們知道選擇題時間是很短的,在選擇題中間這樣的分析其實是定性分析。在這樣題目中間,我們講一些解題思路,有這樣一句話,可能在座考生在之前分析的時候會經(jīng)常聽到,就是高軌低速大周期,其實這樣意思是對于以上的物理量,對于發(fā)生軌道變化的時候總結。當一個衛(wèi)星處于高軌道的時候,一切帶有速度詞的,包括線速度、角速度、加速度,都會隨著軌道運行增加而增加。
    接下來進行橢圓軌道研究的時候,這往往是在這樣問題中出現(xiàn)的,就是剛剛提到的變軌問題,其實就存在這么兩個位置,一個叫做近地點,一般叫做遠地點,對于這樣點我們希望掌握的知識也非常少,如果兩個軌道,一個軌道在外側,一個軌道在內側,題目中經(jīng)常考察的問題是,同一個衛(wèi)星在經(jīng)過兩個軌道的時候,這兩個軌道所具有的速度大小是否一樣?加速度大小是否一樣。
    對于這樣一個在考試中常常見到的物理量,我們常常不需要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速度的大小關系,往往是大側軌道大于內側軌道,而加速度在不同軌道是一樣,因為到中心距離沒有變。
    接下來選擇題第七題考察的是電磁感應,這樣一個問題出乎意料,比較出乎意料的是這道電磁感應題目考察的點,考察到這樣一種形式,居然是和我們今年2012年東城一模選擇題相似,考察的是跳環(huán)實驗問題,再次我不詳述。其實這道題考察的點主要是這樣一個問題,叫做楞次定律問題,楞次定律是我們復習選擇題的時候的重中之重,楞次定律分別表示了在發(fā)生磁感應變化的時候,會對一個物體新的磁場,以及它現(xiàn)在的線框面積,以及它的運動情況和方向之間的聯(lián)系。
    今年高考選擇題題中間這道難度并不是很大,雖然加了一個比較難的情形叫做跳環(huán)實驗,雖然加了一個楞次定律,但是考察內容比較簡單,它終是在做跳環(huán)實驗的時候老師需要做什么工作,如果老師成功你沒有成功,一定說明現(xiàn)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我們知道只需要你研究清楚,到底用什么東西可以減弱這樣的楞次定律的現(xiàn)象,比如說對匝數(shù)的研究,對交流、電流的研究,這樣一些東西對終的實驗結果肯定都會有影響。匝數(shù)越大,電磁感應肯定越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直流電和交流電這樣的問題納入考慮范圍,這個選項可能會導致考生得分的主要原因。由于這個跳環(huán)實驗本身是在突然閉合開關的瞬間產(chǎn)生的,因此無論直流還是交流都會產(chǎn)生電流的瞬間變化,這樣一個選項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干擾項。
    我們終迎接來了選擇題里的后一道壓軸題,考察的問題非常非常多,可能很多同學們看到這個詞的時候被嚇到了,叫做約瑟夫森結,這個詞是什么?給我們沒有什么關系,這是北京高考中的特點,你可以用高中生的知識對下面進行判斷,對于這樣一個題目,在08、09年的高考后一道選擇題中間都依次出現(xiàn)過,像這樣問題我們解決的方式非常簡單,這種題我把它叫做新信息題,而新信息題你一定不要嘗試用現(xiàn)在所學的知識把它算下來。這道題我們往往不用計算就可以做出選項,因為選擇題后目的不是為了把答案算出來,而是在短時間之內找到答案。
    第一個步驟,看符號,簡單解釋一下,比如說09年高考后一道,考察的是環(huán)狀結構對中軸線某個點,產(chǎn)生電場大小,其中有一個選項,有一個選項是兩項相加得來的,有兩外一個選項是兩項相減得來的。因此既然在整體思路上是大圓減小圓,后的思路肯定是以減號來連接,所以第一件事情是分析符號。
    第二個步驟,量綱分析,同樣一道題來舉例,剩下還有一個選項,兩個選項中間一樣,一個以+號連接,一個以-號連接,這兩個選擇中間選什么?當時問題問到的是電場強度大小,電場強度作為物理量而言,除了數(shù)據(jù)多少而言,它是一個有單位的量,電場單位有兩種表達形式,一種以電場強度定義來說的,N/C,另外一個以電場強度和電磁差來定義的,V/m,只有一個符合這個,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不需要計算,甚至也不需要理解,就能夠做出來。
    是不是所有的新信息題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分析?不盡然,比如08年的新信息題,就是有這樣一個特殊值,所謂的特殊值就是在選項找到一個好算的東西,比如說我們在經(jīng)常遇到一類非常非常麻煩問題的時候,當兩個物體或者多個物體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時候,你可以簡化成一個物體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這樣新信息題處理中間,咱們只要掌握好三個角度思維方式,這樣一道題應該還是有做出來的可能的,今年的新信息題其實考察的點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量綱分析。
    它考察的是這樣一個問題,在半導體中間如果出現(xiàn)約瑟夫森結的話,產(chǎn)生一個光子頻率,這個表達方式是用一個常數(shù)k×u,然后又說這個常數(shù)k是什么不清楚,但是這個常數(shù)k和以下這么兩個東西有關系,一個叫做2q,兩倍的電量,或者2e,兩倍電子,就希望各位通過題目理解,這個k具體表達的形式,到這里我也沒有什么其它可以分享的。
    在咱們整個高中里只見過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咱們不清楚,如果光電效能這塊你理解比較清楚的話,它表示光子的頻率,而光子的頻率會以這樣出現(xiàn),以h×u的形式,作為光電一節(jié)的知識,相信知道這個式子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這兒還涉及到2q或2e,題目中間告訴你u。我們需要思考能量和電壓和電量是什么關系呢,這件事也不是很難,在電場中間,電場里的光,往往可以寫成電勢差u×q,h×u是一個能量,u×q也是一個能量,為了把u這樣一個頻率和u這樣一個電壓聯(lián)系起來,我們只找到這樣一個橋梁,就是能量,h×u將會等于u乘以某個電量,所以有這樣一個事情我們再關注k是什么,就比較簡單了,我們把h作為乘數(shù),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選項只有一個。
    好,這是后一道選擇題的講解,到現(xiàn)在為止咱們一共共同分享今年高考的八道選擇題,可能大家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的特點,可能以前的選擇題中間會有一兩道選擇題進行復雜的計算,今年所有的選擇題,無論是常規(guī)的原子物理、光學、機械振動,這種考察定性的選擇題也好,還有交變電流、電流、磁場、電磁感應,這里面沒有一道題是需要你去進行繁瑣計算,可能在交變電流中間你如果不太熟悉的話,你去想象一下熱量產(chǎn)生的倍數(shù),這些并不算是計算,在這兒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北京今年高考題的心得,就是高考越來越考察的重點,就是選擇題要在很短時間內盡快做出答案,它要求的是你對基礎概念和定性結論的分析。
    好,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實驗題,今年實驗題考察這樣一個點是非常正常,伏安法測電阻率,它考察單位和數(shù)量級,如果要考察金屬絲的電阻率,有這么一個式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如果你要測電阻率,先把電阻的阻值算出來。而伏安法測電阻這個過程中間就有很多值得考的東西了,比如說會考到實驗器材和實驗儀器的選擇,比如說關于電路的設計,以及包括實物圖的連接。
    而關于這個電路設計和實物圖連接中間,還包括咱們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在電學實驗過程中間必須熟悉的,以及內接和外接這兩種電流兩接法選擇。
    好,把這些事情分析完之后,接下來關于這個實驗同時還會涉及到數(shù)據(jù)處理,可能還會涉及到填表,這是這個實驗中間由R能夠帶動的東西。
    這個實驗的式子還能夠告訴我們,往往讓學生丟分的是下面這個面積,金屬絲本身的橫截面比較小,靠刻度尺很難算出來,所以會涉及到一個螺旋測微器,還有一個游標卡尺。另外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有的同學從螺旋測微器中間讀出來數(shù)據(jù),卻當成了面積。所以,咱們不管用游標卡尺還是螺旋測微器,所測出來的只是金屬絲的直徑。
    鑒于以上的理由,我們在之前考前分析的時候都認為,伏安法測電阻率在今年考的可能性比較大,果不其然。這道題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間并不是讓我們非常驚訝的事情,一般來講,北京高考題實驗題不是這樣出的,是兩個實驗題,這兩個實驗題不相關,可能一個光學,一個力學,或者是兩個不同,但是有一定聯(lián)系。
    但是像今年這樣,一整個實驗都是考察一個東西,這樣的出題方式以前并沒有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出題方式可能也會引起我們關注,是不是以后的實驗題中間,每年的實驗題都會打破這樣形式。
    好,這個實驗題終用兩個字總結一下,就是細心。
    終講一下物理考試后三道大題,三道大題考什么內容?范圍?如果想要押中每一道題考出來是什么題,這對于很多做押題的老師都非常困難,我個人認為一定會考電場這個東西,大題第一題考察的是在北京高考中間不是特別常出現(xiàn)的直線運動的問題。
    第二道題,北京高考的規(guī)律,是北京高考中間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出題方式,在北京高考的歷史中間,第二大題無非是這樣東西,一個是新,另外一個是開放,所謂新是什么意思?第一種,北京高考非常執(zhí)著于一些新式能源,比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磁流體等。另外,北京高考還喜歡考察新的應用,比如曾經(jīng)考察過磁流體、霍耳效應。
    基于這樣基礎,北京高考沒有考察過什么?就是回旋加速器,也沒有在全國其他地方出現(xiàn)的較難的磁懸浮列車,基于這樣想法,之前可能更多老師會想,今年大題還會出現(xiàn)在這個范圍,但是結果還是讓我們意外。
    第二個,北京物理大題后一個問題往往是以這樣一個形式出現(xiàn)的,終這個實驗結果和我們預想的不一樣,你覺得造成這樣一個結果是什么原因,或者是我們剛剛已經(jīng)研究清楚了霍耳測速儀,讓大家展開想象還可以在什么地方應用,發(fā)散你的思維,運用想象力就可以輕易寫出來。
    但是今年這個方式全部擊碎了,這道題給題形式非常奇怪,它的是一個運動學圖象的問題,而且給出的不是非常熟悉的a-t圖,后這個a-t圖畫完之后,首先是一個梯形,中間空一小段,后面又是一個梯形,梯形高是多少,每個時刻的拐點是多少秒,首先以這樣一個圖象,就會讓很多同學不復習,從而增加這道題的難度。
    我先把這道題題意說一下,這道題大難點在于,你需要關心這么一件事,第一,這是a-t圖,和v-t圖不一樣,我們需要知道所有的圖象它的斜率其實代表的都是縱軸的物理量比上橫軸的物理量,如果強行去記住斜率代表的加速度,面積代表的就是位移,這道題會做得非常痛苦。
    因此我可以這么說,在這道題中間如果你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斜率的真實含義,可能精力會浪費很多,這個加速度時間圖象,它的面積其實代表縱軸物理量和橫軸的物理量,或許我們沒有辦法研究清楚這一段、這一段是什么樣運動過程,但是至少有這么件事是大家確定的,這條線橫著代表的是加速度沒變,而這一段它同樣的縱坐標值沒有變,代表的是加速度沒變,因此到這個點之前,速度是正值,加速度是負值。
    中間這一段可能很多同學想象到的凈值不一樣,這一塊是勻速的情況,我們做這道題有兩種不同方法,第一,你可以對這個圖直接進行分析,我們可以通過面積計算發(fā)現(xiàn)速度變化的趨勢,找到這個加速度不同。如果你對這個圖象本身不熟悉的話,我給更多同學建議就是轉換成熟悉的圖象,這是我們簡單的思想。
    如果可以把a-t圖畫成v-t圖,這個題難度就小很多。第一個問題,在運動過程中間,如果這是電梯的a-t圖,問,這個電梯在運動過程中,它所受到的拉力的大值和小值,所謂拉力大值當然是超重的時候,小值就是在失重的時候。
    第二問,主要是一個跟類比相關的問題,問了在某個時刻的速度,一樣,跟剛才所說的相同。
    第三問,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間這個物體能夠在達到大速度的時候,功率是多大,以及在前11秒過程中間,然后現(xiàn)在和外力位移。
    這道題第三問問的難度比較大,問在達到大速度的時候,牽引力功率是多少,以及在前11秒過程中間電梯纜繩的牽引力和一起做的功的大小是什么,一個是大速度的功率,一個是做功多少,這個同學們也有一個熟悉的感覺,首先功率如果達到大的瞬間,速度達到大的時候,加速度應該為0,拉力和重力應該是相同的。
    只要你能夠想到這個式子,通過這個圖象分析出這個v和速度大小的值,其實就是前面梯形面積,這個題也沒有那么難。
    后一個問題,兩個力的合力對電梯的作用大小,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間,這樣一個問題一共就兩個力,一個拉力,一個重力,所謂的T+mg是一樣的,在高中范圍內這樣的事情我們學過無數(shù)次,和外力其實是這個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是能量間的重要的變化量,叫動能定律。
    終這道題的問題和難點都說完了,終總結一下這道題特點,以往大題第二題都是新能源,我個人認為今年依然還是新字,只不過是新的表述,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情況下,一個你很熟悉的東西,如果換個形式把它想告訴你的信息傳達給你的話,你的認識就會降低,本來是個很簡單的超重、失重的問題,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可能我們會把很多時間放在文字的分析上,對這種題目的v-t圖研究上,而今年出現(xiàn)一個a-t圖這樣一個新的方法,以這樣一個表述把這道題重新呈現(xiàn)出來,其實這是一個舊瓶裝新酒。
    像今年大題第二題如此新的表述,把這個本質比較古樸的題呈現(xiàn)給大家,其實這可能也代表著大題第二題新的出題方式,這個新字可能會在中間挖掘更多的意義。
    后看一下關于大題第三題,后的壓軸題,今年后的壓軸題,有一件事情是基本上所有老師都能夠猜到的,北京高考物理大題,從獨立命題四五年,07年之后,可能在某些年份涉及這個東西比較少,或者在某些年份直接考這個內容,今年還是一樣,大題后一題還是沒有免俗的,一定涉及到動量問題,雖然今年大題后一題直觀上跟以往非常相似,但是我展現(xiàn)給大家看一下。
    去年是說在一個電場之內,位移關系是這樣,去研究一個帶電離子在這樣一個電場中間運動形式。
    今年的大題,它的條件形式依然也是以圖象形式出現(xiàn),只不過今年縱坐標換成E,橫坐標是X,只不過給出一個橫線,這條線的高度和這條線所持續(xù)的水平位移,這條線我們都知道。我們對比一下今年和去年的給題方式,雖然圖發(fā)生了變化,雖然去年是電勢位移的關系,但是還是考到了對圖象基本的理解,比如對圖象斜率的理解,比如對圖象縱坐標的理解,比如對圖象面積的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講,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通過對斜率、縱坐標、面積的分析。
    去年這個電勢的改變量,換句話說叫電勢差u,今年這個圖象在表現(xiàn)形式上表現(xiàn)得更加直白,沒有讓你研究斜率,只要你能看懂這條線上的兩個坐標,今年這是一個在0到d這樣一個范圍內的一個有界的勻強電場,連續(xù)兩年都是這樣考察,都是以圖象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希望給考生和家長們一個很重要啟示。
    當然也有很顯著的不同,只要你能夠讀懂圖,除了后一道題用到了一個小的細節(jié)叫“動量定律”,但是換句話說,那道題即使不用動量定律也可以做出來,動量定律只不過作為點綴。而今年這樣一個主次關系,我們發(fā)現(xiàn)可能被完全扭轉過來。后一道題雖然給了這樣的圖象,但是后一道題終問的問題是和這樣一些東西相關的,后一道題第一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穿過剛才我們分析得到的,一個電場方向水平,電場的強度為E,位移為d的話,這樣比較簡單,各位首先把加速度解出來,而求加速度呢要用到電場力F,第一個F=Eq,第二個式子是這樣,把這兩個式子寫完之后,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其實它做的是勻加速計算運動,相信計算出這個時間不是難事。
    接下來想詳細說一下第二問和第三問,第二問非常強調,如果在這樣一個電場范圍內,我們現(xiàn)在左端O點處放一個帶電離子,計為A,A帶正點,還給了A的質量和電量,好,對于這樣一個例子而言,放在這兒之后,已經(jīng)研究清楚了,再一段時間之后會走出這個電場區(qū)域,走到?jīng)]有電場的真空中間。
    當這個離子a穿過場之后,比如跑到這個位置,它肯定不受到勻強電場的作用,再一個換成離子b,有一個非常關鍵條件說,這個b在被電場加速完外,是不會受到a、b之間的斥力,這兩個電場中間起到的作用無非就是加速度作用,無非就是提供給a和b兩個出速度問題,核心問題是離子b出了之后會起到什么相互作用,我們會發(fā)現(xiàn)和a、b之間有一個斥力作用,而a會給b向左的作用。
    這樣一個過程中間,由于a、b距離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如果你想用純粹的運動學去分析的話,相信是不可能的,但是可能這種情境,如果在這邊上過課的同學會非常熟悉,只要把這兩個看成整體,雖然它們兩個之間的作用力是無法分清楚的,但是這兩個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這樣的作用力,可以看成a、b兩個離子相互作力。
    很多情況下我們應該都能見過這樣的表述,如果你把a、b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無外力的,而無外力情況下,它是處于動量守恒狀態(tài),所謂動量守恒,在咱們高考范圍內有這三種模型,第一種模型叫做碰撞,一種叫做完全彈性碰撞,一般叫完全非彈性碰撞。
    除了碰撞以外,另外一種形式叫做爆炸,這三種不同形式中,在計算過程中都會有或多或少方式,爆炸一定不屬于這道題情形,因為根據(jù)生活常識中都可以知道。那么這道題所研究第二問和第三問,a、b相互作用,我們可以看成完全彈性碰撞或者是完全非彈性碰撞。
    第二問中如果問到如果給b一個電量,當b出去電場之后,問一下a和b之間相互作用的大值,如果我們能夠想到這樣一件事,當a和b之間什么時候能夠達到大值呢?就是它們兩個距離小。而當兩個物體它們物體達到小的時候,就意味著b現(xiàn)在并沒有再繼續(xù)往前追趕,當兩者距離達到小了,下面的瞬間兩者就要進一步分開,我們知道在以前無論是運動學中間追擊過程中,以及更加基礎的兩個塊在拿彈簧連接起來的中間我們會看到,凡是看見兩個物體近,都可以看到兩個物體達到共同速度,兩個物體達到共同速度,各位都應該想到,我們可以把第二次情境,接下來就列一個動量守恒的方程,接下來去解這個題就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接下來第三問,為了使a和b相互作用過程中間,b的作用方向不改變,想問一下這個b自己電量q大值是什么,既然這道題作為壓軸題后一問,這道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道題主要在計算上,因為這樣一道題的電量首先影響到速度Vb,而這樣一個電量大小既然能夠影響到Vb,也會影響到兩個物體中間的作用力。
    可能有的同學會想,到底是以電量作用力來思考,還是都放到一塊思考,基于剛才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往往這樣一個東西是一個噱頭,在a、b相互作用中間,它是內力,既然是內力,我們會發(fā)現(xiàn),改變q,其實是改變b的速度,而改變b的速度是為什么呢?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物體去類比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由兩個彈簧相連接的,當它們共速的時候,也可以說看成它們在完全非彈性碰撞的時候,所謂終b的方向不改變,什么叫終,當這兩個物體達到相互作用力已經(jīng)完成的時候,當a和b一開始距離比較遠,通過相互擠壓、排斥的作用,一邊在相互作用,一邊在相互靠近,終a和b如果能夠完全分開,我們就可以認為它們兩個的距離又恢復到無窮遠的情況。
    也就是說一開始兩者之間距離無限大,到后兩者之間無限大,只要保證b的速度在后這個時刻一直向右就可以了,所謂一開始是無窮大,后也是無窮大,其實就是想說明,一開始兩者之間的電勢流為0,也就是在整個過程中間,其實它們的機械能是沒有任何損失的,當然Em值等于0的,如果各位看到這一點的話,對第三問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思路,既然這兩個物體機械能守恒,這就是更常見的情況,叫做完全彈性碰撞。
    所謂b的速度一直不返向,一直向右,把它變成數(shù)學結論,無非是,我們常常說的,在做動量學的時候,先把方向選出來,選b終方向不能發(fā)生改變,通過你對完全彈性碰撞兩個方程,一個動量守恒,前面這個問題,Vb它自己的末速度,只需要保證它是一個大于0的值就可以,由這個我們就可以回到原來那個問題上,為了使運動速度不改變。
    那么整體這個思路就是這樣,后我們來簡單一下后一道大題的考法: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后一道大題在兩個層面上有一種矛盾思想,第一個,它還是想在非常傳統(tǒng)題上出出新意,所以用了電場圖象,它只不過給你是傳遞信息的形式,去年做了核心考驗,今年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情況下,這只是考察的一個細節(jié)。今年和去年都考察到動量,但是去年動量只是一個非常細小的考點,但是今年這種動量的思考方式其實是決定你能否做出這道題的關鍵。
    用一句話來說,去年的題是披著動量外殼的電場圖象題,今年是披著電場圖象的外殼出動量的題??v觀去年和今年,去年第出現(xiàn)以電場圖象為條件的和動量相關的問題,難度相對較低,今年題目,出題人很明顯預估到了,同學們能夠讀出這個信息,所以在難度上提升了很多。
    好,到目前為止,今年北京高考物理的每一道題都進行了分析,我們總結一下這次考試的特點,總體難度還是適中的,穩(wěn)中有降,今年考試的8道選擇題,其實每一道題都和以前考法相似,在選擇題中間,更重要的是選擇題中間沒有一道題是需要你大量計算的,所以只要基礎掌握得比較牢固,基本功掌握得比較好,選擇題是很短時間處理好的。
    下面幾個特點,第二個,結合剛剛所說的,一個很重要原因,計算量降低了。接下來,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大題中間,圖象的難度,圖象的比重和去年相比進一步增大,關于這個,從去年和今年考題中可以看出來,我在之前視頻錄制中也說過,圖象可能會成為北京高考非常重要的出題方式,果不其然,在今年高考中間,不僅有圖象的識別,慢慢由實驗題轉到大題,今年考試中間,三道大題有兩道都是以圖象的形式出來的,因此,關于圖象,可能接下來圖象作為一個大題的關鍵的出題方式出現(xiàn)在高考中間。
    其實今年三道大題和去年三道大題不一樣,今年的三道大題,尤其是前兩道題之所以會讓很多老師大跌眼鏡,是因為我們基本上沒有看見,以往第一大題都是考力學,大題第二道大題考察的是a-t圖的理解。
    而同時呢后一道題雖然披了一個電學外衣的動學題,總體來看,難度沒有增加,從圖形和力學上都有所增加。
    終我們關注2012年高考試題終目的,還是為了迎接明年2013年高考,在這里對即將參加2013年的考生和家長說一下,接下來復習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點:
    第一,選擇題中間更加考察的不是計算,也不是一些艱深的問題,而考察這幾個詞,一個是定性能力的分析,如何能在不動筆,不計算,看著卷子想的過程中間可以把題做出來,這是對即將的考生的要求。咱們的選擇題其實考察的不是計算能力,而是理解能力,咱們多把精力放在定性上。
    之所以要關注定性,主要原因就是節(jié)約時間,因為高考時間是很有限的,如果你能夠在選擇題中節(jié)約更多時間,你可以把時間放在大題、實驗題,如果你在物理上節(jié)約更多時間,你可能會花更多時間放在生物上,因此大家在復習的時候對選擇題更家關注。
    我們發(fā)現(xiàn)今年實驗題出題思路非常清晰,除了考察到實驗題很多的細微之處之外,包括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等等,像這樣一些常規(guī)的實驗細節(jié)是咱們所要關注的,因為對于實驗題問題上,有很多學生朋友們,總是習慣把更多精力放在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對實驗的計算,實際上在此之前有更多需要關注的,就是在實驗器材,每個實驗過程中間,都會有一些特殊細節(jié),比如電流實驗、力學實驗,計時器來測量物體加速度過程中間,可能更多關注數(shù)據(jù)處理,在實驗中間,其實亙古不變的真理,永遠是得細節(jié)者勝,如果你能夠把所有的細節(jié)關注到,實驗不會很難。
    計算這個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今年實驗給我們啟示非常簡單,實驗中把數(shù)算對,不是能拿到關鍵分,實驗的環(huán)節(jié)考察的,一個就是量綱,我們考察的是物理,不是數(shù)學,關于這個量綱問題也要注意。除了它以外,還有一個東西就是數(shù)量級,關于這個我相信同學們在平時的練習和復習過程中間,如果能夠多做一些實驗題的話,相信這個也是不會被大家遺忘的。
    重要一個,也就是在接下來復習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關心的,絕大多數(shù)要投入的精力,還是圖象,可能我們已經(jīng)提過兩三年,但是沒有像今年這樣,圖象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基本的讀取能力的話,不僅選擇題做得比較慘,可能大題中間因為讀不清楚題而丟分。
    為了避免這些事情,我在這兒主要提示一下,咱們在以后研究過程中間,關于圖象問題一定要關注哪些東西?
    首先第一件事,剛才已經(jīng)提到過,一切圖象終問題都會關系到這幾個問題,一個是斜率,代表是縱軸比橫軸,一個是面積,代表是縱軸成橫軸,只要你把這樣一個核心思想想明白了,接下來就是熟練度問題,包括在力學中間常規(guī)問題,有v-t圖,有今年考察的a-t圖,有很有可能考察的x-t圖,甚至有在去年選擇題中間考察過的各種能量,比如動能、勢能,總機械能和時間的關系。
    好了,除了像這些和時間的關系以外,同樣這樣一些東西,我們也可以把時間非常輕易換成另外一個東西,我們可以把時間換成位移,不管換成什么,只要把握成以上的原則,相信你是可以讀出出題人的思想的。
    除了這些,我們發(fā)現(xiàn)北京出題人至少在兩年內對電學考察是不遺余力的,第一個就是去年的考察方式,無論哪種圖象,其實考察方式不是圖象,一切圖象,不管是斜率還是什么,都是考公式。
    除了圖象以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咱們今年北京高考題后面兩個大題,又回到了這樣傳統(tǒng)的老路子,它的難度提升主要是由于這樣一些東西,它的問題設了很多,而這些設問多的問題,并不是像以前那樣刻意求新,在今年可能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是多個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或者是一個物體的運動,但是這個物體整個運動形式是很復雜的,是多步驟、分段運行,關于這樣的問題,還是體現(xiàn)在終總結的點,無論是多物體,還是單一物體多步的復雜作用,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在力學學習過程中間需要關注的。這些點希望各位同學們在接下來復習中能夠注意,也就是整個物理中可能什么范圍都有,在各個區(qū)域內分布都會比較多,比如光學的,比如原子的,比如電子的。
    力學,無論這套卷子終出成什么樣,一定是整個物理核心的地方,今年考試越發(fā)體現(xiàn)這個趨勢,如果我們脫離了一些本質的能力,比如脫離了對圖象的理解能力,脫離了一些很基礎問題定性能力,如果咱們脫離了一些,相對來說咱們在高一的時候就學到的多物體、多個體分析能力的話,咱們學習過程中間要取得好的成績是比較難的事情。
    因此,北京高考的試題從來不會刻意求偏、求難,北京高考其實終還是想達到一個樸實的目的,希望通過這次考試,更多檢驗出來是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學生突擊的押寶準備。接下來對北京出題的預測,或者押題這樣的工作會越來越難,也許押到一個特定類型的題是可以的,但是要考察到某一道題會越來越難,因此我希望大家在接下來多關注基礎,多關注能力,好,謝謝大家。
    作者:北京新東方優(yōu)能中學 夏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