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2福建高考物理試題點評:堅持能力立意適當控制難度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昨日,萬眾矚目的高考落下帷幕,各科考題大白于天下——今年福建省高考試題難度究竟如何?各科命題怎樣體現(xiàn)出新課改的方向?題型有多少新的形式?對于學生的能力考查,做哪幾方面的側重?有關專家對今年各學科試卷進行評點、說明。不僅僅讓今年考生“再回首”,更重要的是,每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將為高考的后來者給出把握的方向。
物理學科:堅持能力立意適當控制難度
2012年高考物理科試題,突出物理主干知識,兼顧知識的覆蓋面,引導回歸教材。在《考試說明》中所列的108個全部考點(不含實驗)中,考查了69個,占63.89%,具有較高的知識覆蓋面;在所要求的31個Ⅱ級考點中,考查了29個,占93.55%,突出了高中物理主干知識的考查。今年的物理試卷結構穩(wěn)定,總體難度較去年有所降低,符合“順利平穩(wěn)”的命題要求。
首先,命題為避免繁難運算,選擇題只涉及簡單的計算,計算題與壓軸題也設法減少考生的運算量。整卷的閱讀量較去年減少約20%,答題的表達量較去年減少約30%。這些措施更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使物理素養(yǎng)的考查更加到位。
其次,試題選材注重選取考生所熟悉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物理與科學、技術、社會的聯(lián)系,關注社會熱點和科技發(fā)展。第13題振動和波動、第14題理想變壓器電路的分析、第15題點電荷電場、第16題衛(wèi)星繞行星運動、第17題自由落體與沿斜面下滑物體的比較、第18題銅環(huán)下落穿過條形磁鐵、第20題水平轉臺和平拋運動、第21題牽引小船問題、第28(2)題的空氣壓縮機、第29(2)題救生員從小船躍入水中等,都是選取考生所熟悉的、經(jīng)典的問題情境。第22題是壓軸題,具有“新穎而不偏怪、巧妙而不繁難”的特點,有效考查了學生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摒棄題海,引導學生注重體驗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促進物理教學對三維課程目標的落實。
第三,今年的實驗題取材體現(xiàn)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理念。第19(1)題如果考生沒有親自動手做過“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只是死記教材插圖所給的儀器安裝順序就無法正確答題。第19(2)題以“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電路連接、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實驗能力。
第四,科學合理設問,適當控制難度。計算解答題采用由易到難的分步設問,以鑒別和區(qū)分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既有數(shù)字運算又有文字運算,提高了試卷的區(qū)分度和效度。對于兩個選考模塊的試題,第1小題都是考查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第2小題都是簡單的計算,以確保兩模塊試題整體上的難度盡可能相當,體現(xiàn)選考不同模塊考生的公平性。
昨日,萬眾矚目的高考落下帷幕,各科考題大白于天下——今年福建省高考試題難度究竟如何?各科命題怎樣體現(xiàn)出新課改的方向?題型有多少新的形式?對于學生的能力考查,做哪幾方面的側重?有關專家對今年各學科試卷進行評點、說明。不僅僅讓今年考生“再回首”,更重要的是,每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將為高考的后來者給出把握的方向。
物理學科:堅持能力立意適當控制難度
2012年高考物理科試題,突出物理主干知識,兼顧知識的覆蓋面,引導回歸教材。在《考試說明》中所列的108個全部考點(不含實驗)中,考查了69個,占63.89%,具有較高的知識覆蓋面;在所要求的31個Ⅱ級考點中,考查了29個,占93.55%,突出了高中物理主干知識的考查。今年的物理試卷結構穩(wěn)定,總體難度較去年有所降低,符合“順利平穩(wěn)”的命題要求。
首先,命題為避免繁難運算,選擇題只涉及簡單的計算,計算題與壓軸題也設法減少考生的運算量。整卷的閱讀量較去年減少約20%,答題的表達量較去年減少約30%。這些措施更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使物理素養(yǎng)的考查更加到位。
其次,試題選材注重選取考生所熟悉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物理與科學、技術、社會的聯(lián)系,關注社會熱點和科技發(fā)展。第13題振動和波動、第14題理想變壓器電路的分析、第15題點電荷電場、第16題衛(wèi)星繞行星運動、第17題自由落體與沿斜面下滑物體的比較、第18題銅環(huán)下落穿過條形磁鐵、第20題水平轉臺和平拋運動、第21題牽引小船問題、第28(2)題的空氣壓縮機、第29(2)題救生員從小船躍入水中等,都是選取考生所熟悉的、經(jīng)典的問題情境。第22題是壓軸題,具有“新穎而不偏怪、巧妙而不繁難”的特點,有效考查了學生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摒棄題海,引導學生注重體驗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促進物理教學對三維課程目標的落實。
第三,今年的實驗題取材體現(xiàn)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理念。第19(1)題如果考生沒有親自動手做過“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只是死記教材插圖所給的儀器安裝順序就無法正確答題。第19(2)題以“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電路連接、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實驗能力。
第四,科學合理設問,適當控制難度。計算解答題采用由易到難的分步設問,以鑒別和區(qū)分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既有數(shù)字運算又有文字運算,提高了試卷的區(qū)分度和效度。對于兩個選考模塊的試題,第1小題都是考查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第2小題都是簡單的計算,以確保兩模塊試題整體上的難度盡可能相當,體現(xiàn)選考不同模塊考生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