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知識點:文言文知識點大全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初一語文下冊知識點:文言文知識點大全,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更多初中一年級
數(shù)學(xué) 語文 英語 單元
月考 下冊 期末 復(fù)習(xí)備考
同步輔導(dǎo) 課件 教案 說課稿
1、趙 普
    一、原 文:
    普少習(xí)吏事,寡學(xué)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fù)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bǔ)綴舊紙,復(fù)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二、實詞列舉。
    1.少習(xí)吏事(熟悉,通曉) 2.寡學(xué)術(shù)(少) 3.每歸私第(自己的住宅)
    4.闔戶啟篋(關(guān))(門)(打開)(箱子) 5.處決如流(比喻快速)
    6.既薨(已經(jīng))(古代稱諸侯或大官死叫“薨”) 7.岸谷(形容人嚴(yán)肅剛正) 8.忌克(對人忌妒刻薄) 9.卒用其人(終于) 10.及為相(做,擔(dān)任)
    11.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作為) 12.嘗奏薦某人為某官(擔(dān)任)
    三、虛詞列舉。
    以:1、 太祖常勸以讀書 (連詞,不譯) 2、 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把)
    3、普又以其人奏 (將) 4、跪而拾之以歸 (連詞,然后)
    四、課文翻譯。
    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應(yīng)處理)的事務(wù),學(xué)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勸說他要讀書。趙普晚年讀書勤奮,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關(guān)上門打開書箱拿出書,整天讀書。等到第二天處理政務(wù),處理決斷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開書箱看到里面的書籍,原來是一部《論語》。
    趙普性情沉著且為人嚴(yán)肅剛正,雖然對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夠以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zé)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職位上的人,大多過分謹(jǐn)慎拘于小節(jié),按常規(guī)辦事,不多言語,趙普卻剛毅果斷,沒有誰能和他比的。他曾經(jīng)上奏推薦某人擔(dān)任某個官職,太祖不用這個人。趙普第二天又上奏請這個人(擔(dān)任某官),太祖還是不用。第三天,趙普又把這個人(擔(dān)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發(fā)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趙普臉色不變,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來回到家。過了些日子趙普把撕碎的舊紙片修補(bǔ)連接起來,又像當(dāng)初一樣上奏。太祖這才清醒過來,終于任用了那個人。
    2.兩小兒辯日
    一、字詞解釋: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東游:到東方旅行。辯斗:爭辯。其:他們。故:原因,緣故。 )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以:以為,認(rèn)為。去:距離。也:表示判斷語氣)
    一兒以日初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日中:中午。 )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及:到,至。則:就。為:是。乎: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滄滄涼涼:清涼而略帶寒意。探湯:把手伸進(jìn)熱水里。湯,熱水。 )
    孔子不能決也。(決:判定。)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孰:誰。為:同“謂”,說。汝:你。知:同“智”, 智慧。)
    二、譯文:
    孔子到東方旅行,(路上)遇見兩個小孩在(激烈地)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rèn)為太陽剛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yuǎn)。”
    另一個小孩認(rèn)為太陽剛剛出來時(距離人)遠(yuǎn),而正午時(距離人)近。
    (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剛出來時大得像車子上的傘蓋,到了正午時卻只盛菜飯的盤子、缽盂(那么大),這不是(距離)遠(yuǎn)的(看起來)小,(距離)近的(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剛出來時清涼寒冷,到了正午時(感到它熱得)像把手伸到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距離)近的(感覺)熱,(距離)遠(yuǎn)的(感覺)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他們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智慧多呢?”
    3.黃鶴樓
    一、字詞解釋:
    州城西南隅(隅:角落),有黃鶴樓者?!秷D經(jīng)》云:“費祎登仙,嘗駕(駕:乘、騎)黃鶴返憩于(于:在)此,遂以(以:用)名(名:命名)樓?!笔铝小渡裣伞分畟?,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gòu)(聳構(gòu):矗立的樓宇(指黃鶴樓),“聳構(gòu)”與“高標(biāo)”意思相同)巍峨(巍峨:高大雄偉:高聳的樣子),高標(biāo)巃嵸,上倚河漢(河漢:銀河),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闥:門)霞敞;坐窺(窺:看)井邑(井邑:城鄉(xiāng)),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好的事物)也。
    二、譯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黃鶴樓。 《圖經(jīng)》上說:“三國時代蜀漢大將費祎成了仙人,曾經(jīng)騎著黃鶴返回到這里休息,于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庇嘘P(guān)這件事記載在《神仙傳》上,有關(guān)事跡還保存在《述異志》上。
    觀看這矗立著的樓宇,高高聳立,十分雄偉。它頂端靠著銀河,底部臨近大江:兩層屋檐,飛檐像鳥翼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樓上,可以遠(yuǎn)眺城鄉(xiāng)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云氣和煙霧:這里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跡中的美的地方。
    4.于 園
    一、字詞解釋:
    于園在瓜洲步(步:通作“埠”,水邊停船之處)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園:動詞,建筑園子)也。非顯者(顯者:指有名聲有地位的人)刺(刺:名帖,這里做動詞用,投名帖),則門鑰(鑰:鑰匙)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攜余往,主人處處款(款:殷勤招待)之(之:人稱代詞,我們)。
    園中無他奇(奇:特殊的,罕見的),奇在磊(磊:壘,堆砌)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植:栽種)果子松數(shù)棵,緣(緣:順著,沿著)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以:因為)實奇。后廳臨(臨:臨近)大池,池中奇峰絕壑(絕壑:陡峭的山溝),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臥房檻(檻:欄桿)外,一壑旋下如螺螄?yán)p,以幽陰深邃奇。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艇子:小船),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蒙叢:覆蓋,叢生或草木茂盛的樣子),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其:它,指水閣)中,頹然碧窈(碧窈:碧綠幽遠(yuǎn)或幽深的草木叢中)。瓜洲諸園亭,俱以(以:憑借)假山顯(顯:顯揚,有名聲),至于園可無憾(憾:心感不滿)矣。
    二、譯文:
    于園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鋪,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園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這座園子門上的鑰匙是不會拿出來打開門鎖開門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帶我前往于園,于園主人處處殷勤地招待我們。
    這座園子里沒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塊堆砌的假山。堂屋前面有用石塊壘成的斜坡,斜坡高兩丈,上面栽種了幾棵果子松,沿坡栽種了牡丹、芍藥,人不能夠到上面去,這里因為沒有空隙滿滿當(dāng)當(dāng)而奇特。后面的廳堂臨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極陡峭的溝壑,直上直下,人們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頭仰望池塘中的蓮花反而好像在天上,這里因為空曠而奇特。臥房的欄桿外面,有—條山溝盤旋而下,好像螺螄回旋形貝殼,這里因為陰暗深遠(yuǎn)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水閣,長長的,形狀像小船,這座閣子橫跨在小河上,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里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坐在閣子里,這里的境界給人舒坦、碧綠、幽深之感。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借假山而有名聲。(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懷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細(xì)構(gòu)思中誕生),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
    練習(xí)題
    趙普
    普少習(xí)吏事,寡學(xué)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fù)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bǔ)綴舊紙,復(fù)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手不釋卷( ) (2)嘗奏薦某人為某官( ) (3)卒用其人(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 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2) 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
    (3)以天下事為己任
    3.閱讀文章后,你認(rèn)為趙普是怎樣的一個人?你喜歡他么?為什么?
    4、《趙普》選自《 》,趙普,字__, __代___ 家,自古有“___ ”的說法,文中“太祖”指__ 。
    6、概括本文記敘了趙普的哪兩件事?
    《兩小兒辯日》
    ⒈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⑵及日中則如盤盂
    ⑶日初出滄滄涼涼      ⑷孔子不能決也。
    ⑸孰為汝多知乎 ⑹及其日中如探湯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孔子不能決也。
    ⑵孰為汝多知乎。
    ⑶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⑷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3、填空簡答。
    1、《兩小兒辯日》選自《    》,據(jù)說是___朝____所作,但可能是后人假托的。
    2、《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兒辯論一天中太陽大小的變化情況,一個從__角度出發(fā),一個從__角度出發(fā),故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說明了____、____道理,表現(xiàn)了他們____的可貴精神。
    3、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
    4、兩小兒能對這個復(fù)雜的自然現(xiàn)象提出疑問,說明了什么?
    5.問題探究——“孔子不能決也”說明了什么?
    6.對《兩小兒辯日》一文給我們的啟迪理解不當(dāng)?shù)囊豁検?  )
    A、要敢于對自然現(xiàn)象進(jìn)行探求和質(zhì)疑。
    B、宇宙無限,知識無涯,學(xué)無止境,即使是廣聞博識的圣人也會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嘲笑和諷刺一切大學(xué)問者,不迷信權(quán)威。
    D、觀察事物要注意本質(zhì),不要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7.“孔子不能決也”說明什么?不當(dāng)?shù)囊豁検?  )
    A、說明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tài)度。
    B、孔圣人也不有知道的東西,這是對他的諷刺。
    C、從認(rèn)識水平看,當(dāng)時的人,包括孔子,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
    短文兩篇
    (一)《黃鶴樓》,回答1—5題。(19分)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jīng)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笔铝小渡裣伞分畟?,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gòu)巍峨,高標(biāo)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也。
    1.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4分)
    (1)四闥霞敞 (2)費祎登仙 (3)州城西南隅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坐窺井邑 (2)遂以名樓
    (3)返憩于此 (4)州城西南隅
    (5)解釋下列每組中加點字的意思。
    遂以名樓 事列《神仙》之傳
    以 以空奇 之 亦荊吳形勝之也
    俱以假山顯 主人處處款之
    上倚河漢 嘗駕黃鶴返憩于此
    上 于
    人不得上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觀其聳構(gòu)巍峨 非顯者刺
    其 者
    坐其中 有黃鶴樓者
    (6)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①嘗 駕 黃 鶴 返 憩 于 此 ②亦 荊 吳 形 勝 之 也
    ③一 壑 旋 下 如 螺 螄 纏,以 幽 陰 深 邃 奇 ④ 富 人 于 五 所 園 也
    3.翻譯下列句子。
    (1)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
    (2)聳構(gòu)巍峨,高標(biāo)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
    (3)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
    (4)亦荊吳形勝之也。
    4.文中概括黃鶴樓外觀特征的句子是 為了說明黃鶴樓這一外觀特征,具體描寫黃鶴樓的位置,外觀以及登樓所見的句子是
    5.對這篇文章解釋與分析,不當(dāng)?shù)囊豁検?( )
    A. 費祎登仙的傳說,給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義色彩。
    B.“荊吳形勝之”這一句,是對黃鶴樓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
    C.“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一組對偶,從正面突出了黃鶴樓的價值。
    D.這篇文章表達(dá)了作者熱愛山川勝跡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6.文中有一個既是議論又是感嘆的句子,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用多種表達(dá)方式從多角度寫黃鶴樓,是以“______”字來貫穿全文的。
    8.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指出其中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文言文《于園》,完成6—9題
    于園在瓜州步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也。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shù)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yán)p,以幽陰深邃奇。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瓜州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于園可無憾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富人于五所園也( ) ②主人處處款之 ( )
    ③緣坡植牡丹、芍藥 ( ④頹然碧窈( )
    2.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不得超過10個字)。
    3.本文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說明于園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間,你有何感受?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
    ②瓜州諸園亭,俱以假山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