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優(yōu)質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的教學反思與評價篇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長方形的對稱軸,要找準畫好對稱軸,必須明確什么是對稱軸,但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只有讓學生從折一折的活動中去發(fā)現、理解,有了動手操作的經驗,再讓學生探究怎樣畫長方形的對稱軸,這樣的程序可以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直觀到抽象,準確理解和掌握對稱軸的含義及畫法,最后配上動態(tài)的課件展示,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但課后我覺得課堂效果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教學設計的優(yōu)勢,主要原因是不敢放手,總怕學生對前面的知識理解不透徹影響新知的接受,因此,前面復習時間較長,因而顯得前松后緊,幾個重要的練習沒有保質保量完成。經過老師們認真細致的評課及自己的反思,總結為以下幾點:
    ⒈把科學與數學融為一體,體現了各學科間的整合;
    ⒉課件設計合理,運用得當;
    ⒊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坡度,體現了練習的多樣性;
    ⒋挖掘教材較深,課堂調控地較好;
    ⒌引導學生從折出對稱軸到畫對稱軸過渡自然;
    ⒍注重語言的嚴密性及細節(jié)問題的指導;
    ⒎前面復習軸對稱圖形的時間應適當壓縮,后面折、畫的時間應充分;
    ⒏正方形對稱軸畫法在課件里的總結語存在不準確的地方;
    ⒐板書的內容應接近本課重點難點內容,并具體些更好;
    ⒑學生自己能總結出來的知識,老師不要去代替,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的教學反思與評價篇二
    上周五早上剛到學校,就接到師父的電話:“瑞廷,趕緊準備一下,教研組張老師第一節(jié)來聽你的課!”掛了電話,我心里一陣忐忑,生怕表現不好給學校抹黑。但時間緊迫,容不得我瞻前顧后。于是匆忙跑到教室安排了下學生,然后風風火火地開始上課。
    《軸對稱圖形》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第一課時的內容,屬于圖形與幾何的部分。學生在一年級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本節(jié)課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圖形的運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之前,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通過觀察、操作能直觀地辨認軸對稱圖形。
    2、能通過折一折的方式辨認軸對稱圖形,找到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能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美。
    在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我通過老師買眼鏡這一情境提出“對稱”這一概念,然后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對稱圖形進行分析,總結出“對稱圖形兩邊完全一樣”這一概念。接下來通過讓同學們猜測:判斷一個圖形是否對稱,可以通過“折一折”的方式,再自然而然地開始實踐操作活動。在活動之前,我先出示自己剪的一個圖形,讓同學們猜一猜,想要剪出這樣一個圖形,需要什么步驟,接著就讓他們小組合作,通過“一人折、一人畫、一人剪”的方式驗證猜想。
    實踐操作之后,通過帶領孩子們分析剪出的圖形相同點,引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這一概念,即沿一條直線直線對折,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對稱軸。在鞏固練習的環(huán)節(jié),我通過3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加深同學們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最后,通過欣賞生活中一些漂亮的軸對稱圖形結束授課過程。
    但是本節(jié)課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對對稱現象的概括不夠全面,過于強調左右邊完全一樣,以至于孩子們看到上下完全一樣的圖形時,無法判斷是否對稱;還有,在提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時,對概念的剖析不夠深刻;重點不夠突出、教師講授過多,忽略了孩子的自主能力的發(fā)展等。
    俗話說:“好事多磨”,用在教育方面,應該是“好課多磨”。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鍛煉自己的機會,讓我意識到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教育事業(yè)長路漫漫,但心系學生、心懷夢想,就無畏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