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政府民意征集“零意見”的囧境》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新聞鏈接:
自去年11月份,東莞市政府公告欄上設置反映民意的通道以來,15份最終被通過的征求意見稿中,沒有一份意見稿的投票人數(shù)超過1,也無一人在上面反饋意見。專家說,民意征集窘?jīng)r折射公民意識淡薄。(7月10日《南方都市報》)
評論一:
對被“零意見”弄得尷尬不已的政府相關部門,我想建議他們去網(wǎng)上點開這一新聞的跟評,或許會受到觸動。跟評中,大多數(shù)網(wǎng)民都認為零意見根源于“民眾對政府缺乏信任”、“說了白說”等。報道中一位市民也說:“提意見也沒用啊……征求意見也只是走過場而已?!毙湃位A的缺乏,至少是“零意見”原因之一。
“零意見”不是遽然出現(xiàn)的。報道表明,早在2010年,東莞法制局推出網(wǎng)絡征求意見平臺,第一份征求意見稿投票人數(shù)多達1225人。但從第二份征求意見稿開始,參與人數(shù)就急劇下降,大部分未能超過10人。從1225人到0人,這條不斷下行、達到冰點的公眾參與指數(shù)曲線,未嘗不是一條政府與民眾互動的指數(shù)線。
我也注意到另一個事實:自去年11月以來,盡管“零意見”,但東莞發(fā)布的15份征求意見稿都“最終被通過”。然而按照相關規(guī)定,起草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應當廣泛聽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增加公眾參與程度。增強公眾參與并不意味著僅僅發(fā)布到網(wǎng)絡就可以了。但在無人投票、無意見反饋、無公眾參與的情形下,多達15份的意見稿為何都得以通過了呢?這是不是也印證了一些市民的猜測,公眾有無意見、有無參與在相關部門眼中的確不那么重要呢?
相關部門固然需要廣開言路,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反思如何呵護與激勵公民的參與意識。如果像專家所說的那樣,“零意見”表明了公民意識的淡薄,但這絕不僅僅是公民自身的問題。公眾參與的前提在于能否感到權利在手。由此而言,“零意見”或許才是的意見所在,才是最普遍的意見反饋。
對公民來講,也應重視手中的權利,對政府文件要有較真的精神,既通過政府設定的議程積極表達,也借助大眾傳播渠道參與討論,從而影響政府決策。
評論二:
公民意識淡薄的問題,可能很難簡單作出揣測性結論,甚至直接作為原因面目出現(xiàn),其本身有必要被追問和反思。目前所呈現(xiàn)出的不參與、不關心,是純粹的公民意識問題,還是有不合作、不信任的因素?于前者而言,事關溝通、表達渠道的建設,而后者,則是基于對征求意見誠意、實效的不信任。
擔心征求意見走過場,顯然并非東莞一地的情況,而且公民的此種擔心,本身就是不爭的事實。稍加回顧便不難發(fā)現(xiàn),即便是國家以及地方層面不少法律性文件的起草、修改,盡管征求意見的環(huán)節(jié)被越來越嚴格地要求,成為必經(jīng)程序,但意見征集程序之后的信息整理、反饋與公開,卻長期沒有制度性反思與建設。正如此前南都社論多次提及的,征求意見環(huán)節(jié)僅僅作為孤立的環(huán)節(jié)(甚至變成擺設)而存在,哪些建議具有可操作性,哪些被采納,哪些不被采納(原因何在)等,無法實現(xiàn)后續(xù)的制度化回應與跟進,便很難不被公眾擔心“走過場”。
應當說,東莞市政府直面這些并不好看的征求意見數(shù)據(jù),應當值得肯定,將數(shù)據(jù)公之于眾,并試圖從中尋找原因,是改變的可能起點。東莞政府官員表示,每一條民意表達甚至媒體所表達的觀點“都會納入討論范圍”,但討論之后的情況如何以制度化的渠道和方式進行反饋與披露,卻未有提及。何況,即便像廣州這樣市民參與頗為活躍的地方,雖說出現(xiàn)了不少熱心公共事務的代表性人物與議題,但究竟有多少民意最終被采納,民意是否能真正影響決策進程,也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必須從“公民不說話”的困窘中看到危機,尋找不足,讓民意征集程序真正起到官民互動的作用,需要讓市民在細節(jié)處感覺到他的聲音會被尊重,權力本身要真正放低姿態(tài)、“更用心”。關鍵,還是要建立起對征求意見的后續(xù)反饋與公開制度。
評論三:
專家把征不到民意歸因于公民意識,這一觀點筆者不敢茍同。即使東莞市流動人口太多,影響到參與當?shù)卣哂懻摰姆e極性,但也決不影響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更不會影響當?shù)厝说膮⑴c熱情。以流動人口為例,僅《企業(yè)人才子女入學暫行辦法》一條,就關系到他們子女上學的重大問題,放在一個能夠暢快交流的平臺上,恐怕只會民意澎湃,豈會冷清得以“零意見”收場?
“零意見”也是值得傾聽的網(wǎng)上民意,它至少透露出一些地方收集民意的方式單一,同時,也表現(xiàn)出網(wǎng)民對這種形式的懷疑?!傲阋庖姟辈皇菦]意見,而是民意不知往哪說,或者在民眾的潛意識里,已形成思維的慣性:說了也不管用,因而也懶得說。
如果政府網(wǎng)站本身就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公文晦澀難懂、操作又煩瑣,難免影響網(wǎng)民參與的積極性。如果采用更便捷、直觀、通俗、多樣的方式,說不定情況就大不相同。
政府網(wǎng)站缺乏及時更新與維護是普遍現(xiàn)象,其中有許多都設置了民意征集的頁面,但民意是怎樣處理的,是被尊重還是被遺棄,卻很少有反饋,久而久之,形成了“參與無用”的普遍心理。一定程度上說,網(wǎng)民的“零意見”,是不看好意見會起作用,因而按照既往的“慣例”不予置評。
“零意見”也是意見,它以“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方式,提醒政府部門,征集民意必須廣接地氣,必須尊重群眾的習慣,在與民交流的渠道上、處理民意的方式上,不能在一個冷僻的地方,以“愿者上鉤”的心態(tài)等待民意?!傲阋庖姟北澈蟮臐撆_詞值得傾聽,只要細心聽取,就會收獲一些有用的意見。
【編輯寄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題庫》,僅供大家參考!
>>>>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復習資料 | |||
2013最新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專用題庫》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行測》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專項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套餐》 | 2013各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筆試》資料 | 2013各省單位招聘考試《面試》資料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申論》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文寫作》專項 | 2013事業(yè)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 |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真題 | 2013事業(yè)單位沖刺模擬試題 | 更多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