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施救慘劇詰問學校安全教育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學生施救慘劇詰問學校安全教育,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施救慘劇詰問學校安全教育
    母親節(jié)前一天,廣東惠州市博羅縣有5位母親卻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孩子。5月11日,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zhèn)羅陽一中的8名學生相約到東江邊燒烤,其中一男生疑誤踩江邊砂石滑入水中,有4名同學手牽手施救,也不幸一齊落入江中失蹤。到11日晚9時許,5名失蹤學生遺體全部被打撈上岸。
    (詳見本報今日A13版)
    慘劇發(fā)生,說什么都是蒼白的,矯情的。但盡管如此,也不能隔斷我們的未竟之問,雖然這種追問,有“事后諸葛亮”的嫌疑。
    首先,我們必須要詰問學校安全教育問題。孩子們常年生活、學習在江邊,學校竟不能立足本土,有針對性地實施防溺水之類安全教育,不能不說是學校工作的失職。筆者想,這個失職,大概在于學校安全教育上的保守思想。即不準學生到江邊玩耍,或游泳,更不會專門教孩子們學習游泳,并且對于相關(guān)防范,如滑堤問題,是缺如的;對于江邊險情判斷,是缺如的;對于如何施救,更是缺如的。
    其次,我們沒法怪罪孩子們“手拉手”的施救方式。尤其,手拉手施救,是因為同學之間“感情好”的說辭,也不靠譜。對于心靈純潔、樂于助人的孩子們,就是陌生人失足落水,他們也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施救的。所以,這歸根到底還是安全教育問題。學校沒能正面教會孩子們該采取怎樣的方式施救,才是安全的,正確的。不教育,就沒有能力,沒有素質(zhì),遭遇險情,自然就不知所措,甚至導致無謂的犧牲。
    曾幾何時,我們的教材把《小英雄雨來》作為孩子們勇敢、機智品格的樣板。而目前,我們的學校,是不會也不可能培養(yǎng)出新時代的小雨來的。相關(guān)人物、場景,只能在動漫里,影視里,我們一同陶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幻境里,做一場“精神游”。而對于一個人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應(yīng)立足現(xiàn)實,雖不能求全,也該有針對性。
    我們教育部門一直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但面對險情,學生們就不知所措,救援不當,只能拷問安全教育工作。不然,類似事件,只會不斷上演,永遠難以遏制。